濰坊城市農業發展?新華社濟南10月22日電 題:山東濰坊:深耕農業産業化 跑出發展“加速度”,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濰坊城市農業發展?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新華社濟南10月22日電 題:山東濰坊:深耕農業産業化 跑出發展“加速度”
新華社記者楊守勇、張志龍
用全國1‰的淡水、1.7‰的土地,貢獻了全國7.2‰的糧食、15.7‰的蔬菜,是我國名副其實的米袋子、菜籃子、果園子和種子庫……山東省濰坊市在農業總産值超千億元後,正瞄準農業農村現代化總目标,不斷拓展“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新内涵,深耕農業産業化,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闆先行區,并為全國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積極探路。
農業現代化闊步前進 構建産業新體系
全國農業看山東、山東農業看濰坊。改革開放以來,濰坊市因先後創造商品經濟大合唱、貿工農一體化、農業産業化經營等經驗,鑄就了農業發展的輝煌時代。
“以農業産業化聞名全國的濰坊市,2020年農業總産值首過千億元,達到1038億元,這在全國地級市極為罕見,說明濰坊農業現代化已發展到較高程度。”山東省農業專家顧問團成員劉同理說。
濰坊農業迅速發展的本質是産業化。濰坊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常祖領說,濰坊順應産業融合發展趨勢,推動三産深度融合。當地老牌商業企業中百大廚房,上遊連着70個蔬菜基地和全國各地30多個水果基地,下遊連着700多家實體店和網店,實現了農産品從田頭到餐桌的無縫對接。
新型經營主體等新力量異軍突起。濰坊家庭農場8949家,農民合作社22958家,在全省遙遙領先。山東省現代高效農業10強民營企業,濰坊占了3家。
科技創新成為農業産業發展中的中堅力量。當地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達67%,國産蔬菜品種市場占有率達70%。壽光市旺林農業研發的戴安娜番茄,普通番茄價格不到2元時,它的終端零售價已達20元。
此外,濰坊建成了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國家現代蔬菜種業創新創業基地等一批“國字号”創新平台,設立30多家農業“院士”工作站;建成智能化大棚3萬多個,智慧大棚發展到第七代,通過手機就能遠程控制施肥、澆水和溫度、濕度等,畝均增産30%以上。
聚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湧現領先新業态
壽光蔬菜、青州花卉、諸城畜産……記者在濰坊發現,當地注重培育縣域特色農業,形成了糧食、蔬菜、畜禽、花卉、苗木、果品、種子、農機等八大優勢産業集群。蔬菜、畜牧、農機三個主導産業全産業鍊産值均超過千億元。
“縣域經濟特色的形成是深耕産業化的結果,建立在尊重農業傳統的基礎上,順應了濰坊南部山區、中部平原、北部沿海的地理結構;尊重市場規律,從追求産量到追求質量效益和競争力的結構調整;尊重基層,多年來濰坊以包容審慎的态度對待創新。”濰坊市委政研室副主任于加斌說。
“安裝了智慧餐廳雲平台,家長可以根據口味、營養在線給學生配餐,學生到食堂隻需要刷臉,飯菜很快就能到位。”位于諸城市的山東惠發集團總經理助理魯金祥說,當前公司新業态平台已經覆蓋服務70多萬學生,逐步向餐飲食材供應服務型企業方向轉型。
諸城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孫炜說,依托惠發、得利斯等龍頭企業,大力推行中央廚房團餐定制模式,當地加快食品産業向高端化、融合化、品牌化轉型,推動企業由加工型向“生産 服務”型邁進。
“新産業、新業态做大做強了縣域經濟。”濰坊市市長劉運說,各縣市區結合各自實際打造了一批新亮點,形成了多點發力、特色各異、全域均衡發展的格局,融合發展的新業态、新産業、新模式在濰坊各個縣區不斷湧現。
構建新型城鄉關系 日漸步入新階段
走進壽光市化龍鎮闆橋村,幹淨整潔的村路、瓜果飄香的庭院……村莊的“高顔值”令人心曠神怡。村民紀作農說,現在村裡衛生環境很好,廣場花園都有,和城市比也不差。
“城裡人買房,還要向農村的‘富親戚’借錢,在壽光司空見慣。”壽光市委書記趙緒春說,這些年,農民錢袋子越來越鼓,城鄉收入差距持續縮小。
濰坊構建以城帶鄉、以工促農新型城鄉關系,通過工商資本推動産業振興。當地多地打造的現代農業産業園、田園綜合體等項目主要來自城市資本投入。
當地始終把促進農民增收、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作為創新提升“三個模式”的重要标準。針對“人、地、錢”領域進行改革,破除妨礙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平等交換的機制障礙,為推動全面振興提供不竭動力。
濰坊市委書記田慶盈說,濰坊把“三個模式”從單純産業經營升華為鄉村全面振興,深耕産業優勢與補齊農村短闆并舉,建設好現代農業強市和美麗宜居鄉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