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淺秋楓樹枝頭三五微紅的葉兒随風清揚,一點點慢慢浸染,到漫山紅變,最後達到“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極緻震撼。“楓葉荻花秋瑟瑟”的晚秋,直至最後的一片楓葉飄零,秋唯美的落幕。
加缪說:秋是第二個春天,此時,每一片葉子都是花朵。紅色似火,黃色耀眼,紫色典雅,燦若朝霞。“數樹深紅出淺黃”,“誰言秋日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老舍先生說秋:“秋山秋水虛幻地吻着,山不動,水微響。”走進秋,入了畫。秋之美,是鋪天蓋地的,濃烈而靜美。
秋天,是一首靜美而又婉轉的詩,走過唐詩宋詞,碧水映晴空,清夜畫月明,盈一懷婉約,将一箋心語吟成滿紙風情,讓斑駁的印記訴說着秋水長天的故事。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李煜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裡念行客——晏幾道
楓葉千枝複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魚玄機
相思綿綿無絕期,那是古人,他們受封建思想的桎梏,再加上交通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見面難比登天,期盼鴻雁傳書。我們這個時代交通四通八達,高鐵,飛機,私家車應有盡有,楓葉漫山紅遍時,其實最适合相見。
“我畫藍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愁。秋月溶溶照佛寺,香煙袅袅繞經樓。”碧水,紅葉,秋月,輕煙,何等的良辰美景,奈何“良辰美景虛設”,卻一個“愁”字了得。這是唐寅寫的一首藏頭詩,“我愛秋香”。
周星馳版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之所以吸引人,一是看着搞笑,還有影片演繹了一段有趣的愛情故事,結局是完美的,從此“王子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複合大衆的愛情觀。
周星馳爆豆一樣念了他的賣身契:我唐寅今十六歲蘇北人氏身家清白素無過犯隻,為家境清貧賣身華府充當書僮身價報五十兩自,秋節起暫存帳房三年後取從此承值書房每日焚,香掃地洗硯磨墨等事聽憑使喚從頭做起。立此為據。意思是:我為秋香。
唐寅的《我愛秋香》,是一首好詩,唐寅有才學,妥妥的“狀元之才”,奈何他卷入了科場舞弊案,這也直接斷送了他的仕途。于是他便隻能埋首書畫之間聊以慰藉不得志的人生。
電影“唐伯虎點秋香”杜撰而已,真假美猴王,人們喜聞樂見就好。
記憶那麼璀璨,2019年秋天,和幾個高中同學相約去本溪關門山賞紅葉。那醉人的紅葉啊,棧道兩邊,近處,遠處的山上,随處可見紅豔豔的一片片楓葉,你唾手可得,摘一片楓葉放在手心,用心體味。不同的楓樹,楓葉的形狀、色澤都不一樣,那光陰裡的故事就在你手裡了。
兩面的山就像上帝打翻了調色盤,紅的似火,綠的鮮亮清新,黃的金黃絢麗,流光溢彩。人說恨不得長出一對翅膀,你會覺得像二郎神三隻眼最好,好把這美景勁收眼底!絕對是視覺的饕餮盛宴,讓你留戀往返。
熱烈的楓的顔色,如團團燃燒的火焰,凝聚着激情,升騰着自信。期待着,從這份浪漫中追尋美好,憧憬着,在驚歎的目光中閃爍輝煌。
相信美好,遇見美好。路邊楓樹掩映下一塊大石 ,上面赫然寫着“遇見”兩個大字,來一張美拍,待白發蒼蒼老的哪也去不了了,回味這美好快樂時光
我們見到了壽星樹,據專家考證,這棵楓樹大約有500年曆史。民間流傳的順口溜“壽星樹上摟一摟,能活九十九,壽星樹上趴一趴,能活八十八,壽星樹上摸一摸,能活七十多,如果連摟帶趴能活一百八。”壽星樹有多粗,估計三個成年人環抱不過來吧,在歲月裡安然無恙,透過它的兩個大枝幹去觀賞,景色别有洞天。
風姿綽約的“楓後”豔麗無雙,無論是色澤,枝幹都無出其右,驚世駭俗,美輪美奂,如埃及豔後吧。
十多裡地的唯美詩意畫卷,最後終于一睹200多年“楓王”風采,别的楓樹真的不能與之媲美,枝株繁茂,挺拔俊郎,王者風範,與楓後英雄美了女,天造地設的一雙。我們在神清氣朗的“楓王”前合影留念。惟願時光不老,我們常聚!
蘇轼曾問:“幾時歸去,作個閑人?”
“萬花都落盡,一樹紅葉燒”
趁這秋光正好,秋風清揚,放飛自我,一定要去看,與愛的人或三五好友,攬秋水長天,看萬山紅遍,秋水盈盈,萬山逶迤,好一派秋光無限!
秋天的風,一秋天都是楓!
go,去大自然領略“楓情萬種”風光無限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