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風輕雲淡,歡迎關注槐序~
這裡有沉香千年的古詩詞,亦有最精美的配圖
【一】禍起玄都觀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出自劉禹錫《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曆史總有很多巧合,比如劉禹錫和白居易的“神仙友誼”,他們倆都是公元772年出生,又都是44歲前後遭到貶官,因為這樣相似的經曆,為他們以後的“詩壇轶事”,交織出了很多花火。
比如第一次見面時的“文字交鋒”。
不同的是,白居易被貶官是“天災”,而劉禹錫再次遭貶,則完全是“人禍”。
元和九年十二月,公元815年,此前因為“八司馬事件”而遭貶谪的劉禹錫和柳宗元奉召回朝,10年外放,經曆了許多困苦,按理說該安分一點,韬光養晦的。
可是“刺頭”劉禹錫偏不,在遊曆玄都觀時,看到千樹桃花競相開放後,頓生感慨,揮筆就寫下了這首《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他用這首詩暗諷那些“小人得志”的新貴,于是,他和柳宗元先後又被貶官。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這兩句詩用現代白話文翻譯就是:你們這些宵小之輩有什麼好嘚瑟的,這些桃樹不都是我劉某人被貶官後才栽下的。
實際上,這一年大唐發生了很多事,也是非常敏感的時期,先是宰相武元衡被暗殺、裴度被刺,白居易因替武元衡抱不平,被政敵以“賞花”、“新井”詩安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貶去江州。藩鎮和宦官的權勢越來越大。
由此可見,劉禹錫的确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兒。
【二】初見白居易,以詩會友
時光如驚鴻照影,一晃14年過去了,劉禹錫奉調回洛陽,此時距離他初次被貶官已經整整過去了22年。
在這期間,“生死之交”柳宗元已經病故,臨終托孤,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給了劉禹錫,劉禹錫視為己出,成為千古佳話。
同一年,白居易結束了蘇州的任職,也奉召回洛陽,與劉禹錫在揚州偶遇。因為裴度的關系,兩個人早就神交許久,彼此仰慕。
普通人相遇,話都在酒裡,說多了都是眼淚。但他們是中唐大名鼎鼎的詩人,三杯五盞、觥籌交錯,自然是要賦詩的,于是白居易借着酒勁寫下了那首著名的《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劉禹錫别名劉二十八,他還有個堂哥劉禹銅,别名劉十九,白居易晚年那首《問劉十九》:“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就是寫給劉禹錫堂哥的。可見,他們之間的關系是何等親密。
但是初次相逢,文人骨子裡又有這股拗勁兒,既然人家白居易把詩抛過來了,我“劉郎”也得接招啊!
思忖片刻,劉禹錫寫下了那首更為著名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這首詩很有講究,飽含“人情世故”和做人的哲學。首先,白居易說劉禹錫“二十三年折太多”,但實際上是前後被貶22年,最後這一年是在返回的路上,可是劉禹錫沒有拆穿,就坡下驢,回了一句“二十三年棄置身”,說明劉禹錫情商很高。
如果他寫成二十二年,這件事的性質就變了,既駁了白居易的面子,又辜負了白居易的同情心。
随後在詩的颔聯中,劉禹錫引用了兩個典故,“聞笛賦”和“爛柯人”分别指的是竹林七賢中,向秀的《思舊賦》與《述異記》中,晉人王質入山砍柴,觀仙童對弈,百年飄然而過,手中的斧頭已經朽爛的故事。
中華文化真是太博大精深,劉禹錫借向秀緬懷嵇康、呂安之賦,表達了自己對柳宗元等人的思念(不低頭認錯),同時劉禹錫酷愛下棋,因此才得到棋待诏王叔文的賞識,組閣後開始革新,也是“二王八司馬”事件的來龍去脈。
所以不得不佩服劉禹錫,“詩豪”二字真不是白給的。
能用兩句詩,短短14個字,把22年的事全部交代清楚,且滴水不漏,既表達了對柳宗元的感情,又附和了白樂天的關心,最重要的是把“政見”也都說明白了。
神人也。
随後,劉禹錫在第三聯中,用了“沉舟”和“病樹”來表達了這些年的不容易,可是他又用了“千帆過”和“萬木春”,表示一切都過去了,最終還解勸白居易:有你為我寫詩,又有這麼美的酒,我已經精神抖擻了。
說實話,在這波“較量”裡,白居易是落于下風的,相形之下劉禹錫更加豪放開闊,用詞用句也更為考究。
并且最厲害的一點是,劉禹錫在詩文中,全然不見一處能讓白居易感到不舒服的地方,“今日聽君歌一曲”把白居易捧得很高,表達了深深的謝意,又沒有為長期遭貶的事而耿耿于懷,甚至還無意中表達了自己超然的境界。
語言,當真是一門藝術。
也正是因為這番“友好的交鋒”,此後白居易與劉禹錫成為了莫逆之交,晚年同隐洛陽,都活到七十多歲,常常在一起把酒言歡。白居易晚年憂郁悲傷,每每劉禹錫還作詩勸解他,确實是“神仙友誼”。
【三】再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劉禹錫的為人,真是叫人佩服,五體投地。這首《再遊玄都觀》是他14年後,再回長安時所作。
故地重遊,初心不改,當初因為一首詩被貶官,如今我劉郎依舊不怕。男兒生于天地間,當有這股英氣。
前度劉郎今又來——我劉禹錫又回來了,你可以貶我的官,但無法摧毀我的意志和精神。
也正是因為這種“文人風骨”,所以後人對劉禹錫的評價,一向是不吝贊美。如此豪放、正直、熱忱、真摯的劉禹錫,也配得上所有的贊譽。
-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