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江蘇省的名字來源于江甯府和蘇州府的首字疊加,江蘇省的簡稱是“蘇”。在遇到長三角幾個省市合稱的時候,會用“江浙滬皖”,其中的“江”就是指的是江蘇省。江蘇省的省會城市南京市的簡稱用的是古代江甯府的第二個字“甯”,蘇州市的簡稱也用“蘇”字。那麼,這個作為江蘇省和蘇州市簡稱的“蘇”字是什麼來頭呢?
蘇=胥(須)≠輸其實“蘇”字是由“姑蘇”而來。翻開蘇州的地方志,經常會看到一些地名古今不同的記載,如《吳郡圖經續記》“姑蘇山”條雲:“或曰故胥,或曰故馀,其實一也。”那麼,不同文字何以能夠表示同一個地名呢?
盧熊《蘇州府志》給出了一個“吳音聲重”的理由,說:“故胥台,台因山名,合作胥,今作蘇,蓋吳音聲重,凡胥、須字皆轉而為蘇,故後人直曰姑蘇。隋平陳,乃承其訛,改蘇州。或者謂胥與輸音相近,兵家不取,或又謂吳中魚禾所自出,蘇字兼之,故曰蘇。”
也就是說,在蘇州話中“故胥”與“故馀”是同音的,“胥”與“須”也同音,可是“胥”又與“輸”音相近,這是兵家忌諱的說法。而“須”在蘇州話中自古至今又可讀作“蘇”,比如“胡須”在蘇州話中就說成“胡蘇”。漸漸地便将“故胥”說成“姑蘇”,而且“蘇”字的繁體字“蘇”正好符合“吳中魚禾所自出”這個“魚米之鄉”的特性。而“姑蘇”又因故胥台而來,故胥台是因為建在故胥山上,台因山名。
勾吳(句吳)=工吳=攻吳=故吳
衆所周知,在太伯奔吳時,今蘇州一帶在中原人眼中尚屬“被發文身”的“荊蠻”之地,直到唐代顔師古注《漢書》時還在“勾吳”下面注曰:“勾音鈎,夷俗之發聲也,亦猶越為于越也。”
縱觀中國先秦時期的古籍,通假字似乎是司空見怪的。以春秋時期吳國的稱呼為例,《史記·吳太伯世家》雲:“太伯奔之荊蠻,自号句吳。”《左傳·宣公八年傳疏》用“工吳”,金文中有“攻吳”的寫法,《吳越春秋》一般作“勾吳”,但又有“故吳”的,其文曰:“太伯起城,周三裡二百步,外郭三百餘裡,在西北隅,名曰故吳。”
盡管此處所指吳國尚在今無錫梅裡一帶,甚至有人認為不在江南,但就其實質而言,當與遷都蘇州的吳國是一脈相承,所以仍然可以說是吳國的早期名稱。
《吳郡圖經續記》卷下有雲:“吳舊号‘句吳’,蓋方俗之辭,猶越之為‘于越’也。又說者曰:‘吳者,虞也。太伯于此,以虞志也。’”
如果上述“工”“攻”“故”真象“勾”一樣是發音字,主體落到“吳”字身上的話,應該是同音字才合理,事實上,它們的韻母分别是:“ong”“u”“ou”,隻是聲母相同。
吳=魚=餘“吳”字在今天的吳方言中有三種讀法:“wu”“ou”(濁上聲)、“n”(鼻音)都是零聲母。“吳”字意義應該是吳地先民的圖騰“魚”,即所謂的“被發文身,以象龍子”;從文字的結構來看,它是魚頭、魚身和魚尾的象形,與“魚”字同源,隻是較魚字省去了身上的魚鱗紋。
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舊方志上将“吳城”記作“魚城”,《吳郡圖經續記》上說“宜為吳城,謂之魚城,誤也。”其實“吳” 與“魚”在吳方言中同音(“n”),即同義不同形,确切地說是異體字,根本談不上錯不錯。
《吳郡圖經續記》認為“姑蘇”與“故胥”“故馀”所指相同。筆者認為這三種說法最初時候可能也是“句吳”的記音,理由是:
一、它們的首字聲母相同,“蘇”字在吳方言中讀“Sou”,韻母與“吳”的第二種讀法相同,“馀”字現在漢語中與“魚”同音,在古代也應該與“吳”的第三種讀法相同。
二、從字形分析,“蘇”字由草字頭和魚、禾組成,如果是形聲字的話,“魚”很可能就是聲符,這樣無疑與“魚”是同音字了。
三、從文字學角度考量,“馀”字是“餘”的後起字,它的初始形狀也應該是“魚”的象形。古代漢語中常常用“餘”表示第一人稱。也許這“餘”字表示第一人稱最初就是來自吳方言也未可知。
因為時至今日,吳方言中的第一人稱盡管各地略有差異,但是還或多或少與“吳”“魚”的幾種發音相接近,如蘇州城裡多數人将第一人稱念同“鵝”;城郊如長橋一帶則說“奴”;吳江盛澤作“吾”;吳江黎裡稱“n鵝”或“n奴”;吳江震澤人是“n啊”等等。
勾吳=姑蘇很顯然,要解讀許多古代的地名,需要從音韻學的角度去思考。30年代,曆史學家衛聚賢曾撰文《姑蘇台》,認為:蘇在虞韻,胥、餘俱在魚韻,虞、魚古同音,虞虢之虞,青銅器稱吳,吳城《吳郡志》作魚城,句吳金文稱“攻敔”,以此證明蘇、胥、餘、吳為同音,句、姑聲近,姑蘇即句蘇,姑蘇台即句吳台,以其為句吳所建,因名句吳台。
不論是作為地方曆史文獻的地方志書,還是古人镂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對于“勾吳”和“姑蘇”有很多不同的記載形式(文字不同),也許這些都是中原人根據吳人發音的音譯,而用一種語言音譯另一種語言往往找不到一一對應的詞,于是我們的先人便想出了反切之法,也就是說用第一個字的聲母與第二字的韻母構成需要表示的字音。如果這種說法成立的話,“勾吳”和“姑蘇”有那麼多的寫法就不足為怪了。
《姑蘇繁華圖》
緻于後來省去“勾”音,隻稱“吳”,除了古人認為“勾”是發語詞無義的原因外,也可從音韻方面作解釋。同樣的,蘇州之名也是來自“姑蘇”省去了“姑”。《吳郡志》稱:“隋平陳,改曰蘇州,以姑蘇山為名。”此類省去聲母的現象不隻是吳地,膠東半島方言中将“日”念成“一”(入聲字)就是這種情況。
如果以反切上下字來說,以“勾”為上字“吳”為下字的反切,與以“姑”為上字“蘇”為下字的反切結果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勾吳”與“姑蘇”的記音對象是一緻的,即同源,甚至是等同。
2012年,蘇州市區劃調整,将原來金阊、滄浪、平江三區合并成立姑蘇區,其區名源頭可以上溯到3000年前泰伯奔吳成立的勾吳。随着吳國強盛,在太湖邊的姑蘇山上建造了象征吳國強大的姑蘇台。到了隋朝,還因為這個曾經的标志性建築姑蘇台設立了蘇州。明清時期,蘇州府成為國家的“賦稅重地”,在江南分省的時候,江甯府與蘇州府的首字結合便成為了江蘇省的省名,而“蘇”字又榮幸地成為江蘇省的簡稱。
END
作者:陳其弟。從事地方志工作32年,指導評審省、市、縣區、鄉鎮志、村志、部門志各類志稿一百多部計5000多萬字,撰寫理論文章及地情文化的文章300多篇,出版《感知蘇州》《感悟修志》等個人專著6種,整理出版《洪武蘇州府志》《弘治吳江志》《嘉靖昆山縣志》等20多種舊志。
審核、發布:張一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