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口碑不俗的韓劇《我的解放日志》揭示了當代年輕人所面臨的精神危機。
每天睜開眼睛就是通勤和工作,日複一日毫無變化;被迫面對不近人情的領導、拉幫結派的同事,隻能假裝外向合群;想要愛情救贖卻又苦尋無門……
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陷入沒有盡頭的壓抑和苦悶之中,不知如何擺脫,隻覺得自己一天天在枯萎死去,卻期待着某一天,能夠從疲憊不堪的職場、虛幻脆弱的愛情關系、虛無主義的生活中徹底解放出來。
《我的解放日志》劇照
年輕人尋求解放的方式多種多樣:用“佛系青年”“摸魚哲學”等理論對抗職場的内卷和996;精修“社交糊弄學”,應付生活中那些無法推脫之事;加入豆瓣摳門小組、撿垃圾小組,嘗試節儉、低消費的物質生活……
人人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内,追求最大程度的“解放”。
這屆年輕人,
正在經曆一場“貼地飛行”
年輕人尋求解放的第一步,是捍衛平凡。
承認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擁有每個普通人都有的無力感和小确幸,學會接納自己,是每個年輕人在這個滾滾向前的大時代中的必要選擇。
于是,一場聲勢浩大的“貼地飛行”運動在年輕人中流行開來。
審美上,年輕人不再以昂貴、繁榮、鮮豔為美,簡約、實用、粗粝成為新一代的審美傾向。
豪華氣派的家裝風格不再受歡迎。在四面灰白的家中,放上幾件線條硬朗的家具,這是年輕人效仿劉亞仁、白敬亭、金·卡戴珊、羅伯特·德尼羅等時尚達人,追求出的“赤貧風”家裝。
金·卡戴珊的“赤貧風”家裝。
唯美又精修感十足的ins風照片不再是年輕人的社交貨币,像素極低、畫面五光十色的表情包,用起來才得心應手。
生活方式上,年輕人開始删繁就簡,專注小而美的娛樂和消遣方式。
密室逃脫、劇本殺、看展打卡成為很多年輕人的時尚風向标。這些消費水平不高,但能帶來無限新奇體驗感的活動,給了年輕人更多線下聚會的選擇。
桌遊、盲盒、漢服等新消費也成為年輕人的新寵。2019年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95後最燒錢的五大愛好是:手辦、潮鞋、電競、攝影、Cosplay。其中,盲盒收藏成為增長最快的領域,僅在天貓上就有近20萬名消費者每年花費2萬多元在盲盒上。
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
年輕人的自我意識和決斷力強,也願意為自己的興趣愛好買單。《騰訊00後研究報告:00後來襲》顯示,有62%的00後表示會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投入很多時間和金錢。
但他們并不是肆無忌憚地無腦消費,2020年5月發布的《中國青年消費報告》顯示,55.8%的年輕人表示消費時更傾向于“隻買自己生活必需的”,40%的年輕人則選擇“少買點,買好點”。
日常生活中,代表着品質生活、準入門檻又不高的手沖咖啡,便宜大碗、自帶BGM的蜜雪冰城,瘋狂星期四的肯德基促銷活動,等等,已經能讓年輕人過上所謂的“輕奢”生活。
手沖咖啡把儀式感拉滿。
豆瓣上甚至有一個“消費主義逆行者”小組,核心理念是“理性消費、物盡其用”。30多萬名小組成員在裡面分享自己買過的踩雷品、智商稅品、僞需求品,幫助其他組員省錢,其中不乏衆多年輕人的身影。
心安理得地接受平價商品、打折商品、拼單商品,懂得貨比三家,這是年輕人的消費觀。
不花無意義的錢,同時盡量兼顧生活體驗感,找到一套平衡适度的消費方法論,崇拜簡約、實用的生活法則,這是屬于年輕人的“貼地飛行”運動。
萬物皆可拼,書也一樣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下意識地作出金錢的選擇。換句話說,我們其實過着一種超乎自己想象的、被金錢擺弄的人生。”
日劇《錢斷情始》中,兩位擁有完全不同金錢觀的男女在巧合之下開始了同居生活,這個故事也啟發了我們,到底應該如何面對與金錢和消費的關系。
《錢斷情始》劇照
毫不疑問,消費主義正在綁架我們的生活。消費邏輯、商品邏輯,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中的大衆無意識。
人們通過物品的獲取、占有和炫耀性消費,确立自己的社會地位,甚至制定人生目标,以至于在物欲之中迷失自我。
我們逐漸意識到,這種對于消費手段和目的的本末倒置,越來越限制年輕人的發展和提升。為了沖破消費主義的區隔和禁锢,“拼單經濟”順勢而生。
可以說,如今我們已經進入“萬物皆可拼”的時代。
網購已經從“淘”到“拼”全面過渡。以前,消費者們上網購物需要大海撈針、貨比三家,如今,人們可以通過拼單,以更低的價格買到心儀的商品。
出行可以拼車,餐廳就餐可以拼單,甚至買杯奶茶、點個外賣都可以和同事、朋友拼運費……拼單經濟幾乎彌漫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所有縫隙之間。
連我們平時觸手可及的圖書,也成為“萬物皆可拼”的一分子。
我們可以在拼多多的圖書評論區、豆瓣、微博、小紅書、微信圈、拼小圈等社區,感受到拼多多購書用戶的拼書熱情。
豆瓣“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和“藏書如山積,讀書如水流”小組中,60多萬名組員分享了自己的買書和藏書經驗。尋找一本舊書的艱難、得到一本好書的歡喜、舍不得買書的心酸、房間裡的書放不下的無奈、看着滿書架書的幸福……無數的個體情緒彙聚于此,形成一個巨大龐雜的閱讀空間。
幾十萬網友在豆瓣小組上分享買書和拼書經驗。
在剛剛過去的第三季“多多讀書月”期間,我們也目睹了這樣一股拼書熱潮。
愛讀書的人自發在各個社區組成社群,相互薦書,分享拼單經驗和流程指南——如何進入拼書通道、如何鑒别正版圖書、如何湊單最劃算、什麼書最值得買……
無數陌生書友由此走到一起,書籍成為他們隐秘的精神聯結和精神慰藉。
“拼書”讓書籍不再是一種高高在上的消費符号,而成為每一位普通消費者都可以随意購買的“小玩意”。
就像作家梁曉聲所說的,在閱讀資源、社會資源等方面,每個人或許都有些差異,但在閱讀這件事上,大家都是平等的。
閱讀本不應該有門檻。/視覺中國
平價好書,成就一場精神解放
在這個速朽的時代,閱讀的表象和内涵已經發生劇烈變化。
技術的更叠改變了我們與文字、書籍的關系。電子閱讀設備和軟件興起,各類互聯網博主激情推薦圖書,與書籍相關的綜藝、紀錄片相繼推出……閱讀滲透進大衆娛樂的方方面面。
與此同時,紙質書籍并沒有退出我們的生活。相反,出版市場搭載上互聯網的快車,專家學者通過各大網絡平台無私分享書單、越來越多的平價好書湧現……不同門類的書籍蓬勃生長,降低大衆的獲取和閱讀門檻,繼而不斷拓寬我們看待世界的眼界。
5月20日,為期一個月的第三季“多多讀書月”告一段落。活動期間,上百家出版社及圖書出版公司參與其中,由拼多多讀書基金官方補貼的逾500萬冊經典書籍被廣大讀者熱情搶購。
“多多讀書月閱讀榜單”顯示,活動期間,35.8%的下單者購買了5本以上的圖書,對照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成年國民人均閱讀紙質圖書4.76本的數據,可謂“一次性囤了一年的書”。
讀書月是囤書黨的高光時刻。/《編舟記》
其中,《流感大曆史:一部瘟疫啟示錄》《瘟疫與人》《蒼白的騎士:西班牙流感如何改變了世界》等審視人類與疫病關系的書籍銷售火爆,旅行文學《從大都到上都》《午夜降臨前抵達》《禅與摩托車維修藝術》《走過興都庫什山:深入阿富汗内陸》等書目也大受歡迎……
值得注意的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社科經管類圖書因内容相對專業、枯燥而遭受冷遇。但或許是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在本屆“多多讀書月”活動期間,社科經管類書籍成為類目裡的黑馬,以《置身事内:中國政府與經濟發展》《貧窮的本質》《社會心理學》《法治的細節》《貪婪的多巴胺》等為代表的社科經管類書籍,訂單占比達到32%,僅次于文學小說。
《置身事内:中國政府與經濟發展》 蘭小歡 著
從好吃不貴的農産品到惠而不費的出版物,拼多多始終秉承“消費者需要什麼,就補貼什麼”的思路,讓利消費者,站位消費者。
“這季讀書月活動遭逢疫情,我們希望通過大力補貼那些真正能夠帶給讀者精神之力的優秀作品,幫助大家用書籍築起心靈慰藉的‘隔離牆’,豐盈居家隔離中的精神生活。”“多多讀書月”相關負責人表示。
就像毛姆在《閱讀是一座随身攜帶的避難所》中所說:“培養閱讀的習慣能夠為你築造一座避難所,讓你逃脫幾乎人世間的所有悲哀。”
平價好書,是一場現代人的精神盛宴。
通過閱讀,獲得解放。/unsplash
[1]《我們的生活,正在經曆一場“向下”運動》塔門
[2]《當代青年消費報告:年輕人的錢花哪去了?》時代數據
[3]《你需要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家徒四壁》門紀
作者 杜恩
校對 吳玉燕
排版 風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