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隻要有恒心鐵都能磨成針

隻要有恒心鐵都能磨成針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9 07:19:18

深入12個一線現場,河北日報全媒體記者實時記錄河北脫貧攻堅進程成效

“隻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

編者按

“隻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

2012年12月30日,頂風踏雪來到太行山深處,在河北省阜平縣龍泉關鎮駱駝灣村、顧家台村看望困難農戶。全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号角,在這裡吹響。

牢記囑托、奮進追夢。7年來,河北舉全省之力堅決打赢脫貧攻堅戰,把昔日的貧困鄉村,變成今天的幸福家園。

2019年12月30日,在到河北深山區訪真貧7周年之際,河北日報派出12路全媒體記者,走進張承壩上,走進太行山區,走進黑龍港流域,深入火熱的脫貧攻堅一線,記錄下一個又一個“黃土變成金”的感人故事。

從這組“脫貧攻堅·河北一日”報道中,我們強烈地感受到全省幹部群衆苦幹實幹的奮鬥精神、脫貧攻堅的喜人成效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堅定信心。敬請關注。

隻要有恒心鐵都能磨成針(隻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1

12月30日早晨,駱駝灣大戲台前,村民打起霸王鞭,扭起歡快的秧歌,迎接新年的到來。記者趙海江攝

保定市阜平縣駱駝灣村

民宿遊激活小山村

□記者趙書華 徐華

12月30日,7時30分,保定市阜平縣駱駝灣村晨曦初露。

左手牽爸,右手挽媽,47歲的陳三妮前往阜裕公司駱駝灣民宿旅遊公司食堂,去享受令人羨慕的員工早餐。

陳三妮的母親是7年前與唠過嗑的駱駝灣村村民唐宗秀,父親是村民陳德印。一家三口現在都是駱駝灣村民宿旅遊公司的員工。陳三妮和丈夫原來都在外打工,工作生活漂泊不定。8月底,聽母親說,公司又要招聘員工,他們趕緊抓住機會回來了。

走在村裡新修的街道上,她感到既熟悉,又陌生。2012年12月30日,到這裡考察脫貧攻堅之前,村裡滿眼都是黃得晃眼的土坯房,家家戶戶之間是僅能容身的小窄道。尤其是房子,由于都是石頭、黃泥壘成,一下雨就漏。每到下雨,她就緊張地往家裡打電話:“娘,咱家的房子又漏了沒有?”

如今,村裡家家戶戶住上了新房,小道變成了寬闊平整的大路,建起了超市、年畫館,還建起了食用菌大棚,修建了蘋果園。在家裡,父親為他們添置了新床、新櫃子,裡裡外外都發生了新變化。

陳三妮現在是駱駝灣民宿小院的衛生清潔人員。父親在民宿裡管護花草,母親在公司裡打掃衛生,每人工資都是2100元,公司還負責員工的一日三餐。

據阜裕公司駱駝灣村項目運營負責人齊劍介紹,駱駝灣民宿業自今年5月開業以來,非常火爆,目前已接待遊客20萬人。民宿旅遊業給駱駝灣村帶來了多重收益:公司流轉了村民閑置住房70多套,每平方米年租金100元,三年租金一次性支付,這是給村民帶來的第一重收入;村民可以在公司上班拿工資,這是第二重收入;民宿旅遊還帶活了超市、餐飲、土特産銷售等,這都為村民提供了增收渠道。

齊劍說,駱駝灣民宿項目共有員工90多人,其中68人為駱駝灣及周邊村的村民。還有來自縣城和剛畢業的大學生,擔任了講解員、電瓶車司機、會計等。

說起女兒回來工作,唐宗秀滿臉幸福。她說,2016年新房蓋好時,她以為幸福已經到頭了,沒想到現在女兒還能回到身邊工作。她一再感歎:現在的時代真好,感謝,感謝黨中央。

保定市阜平縣顧家台村

“家門口就業,美得很!”

□記者寇國瑩 郝東偉

折邊、裁剪、縫制……在縫紉機的“哒哒”聲中,保定市阜平縣顧家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李瑞風和工友們埋頭幹活,一個個箱包在她們的手中快速成型。

12月30日8時,顧家台村東頭的箱包廠生産車間,一片熱騰騰的工作場景。

“家門口就業,美得很!掙錢顧家兩不誤。”感歎着好日子,手中的活不停,李瑞風負責箱包制作的“油邊”環節,隻見她熟練地在油盒中一提一滾,一根箱包提手變得油亮潤澤。

就在7年前,李瑞風還在為養家糊口發愁。她丈夫患下肢靜脈曲張,手術失敗後留下後遺症,幹不了重體力活,女兒還在上學,家裡的重擔全壓在她一個人身上。為照顧家,她無法出去打工,日子過得緊巴巴。

2012年12月30日,來到顧家台,與村幹部群衆召開座談會共商加快脫貧緻富之策,囑咐大家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汗往一處流,盡快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當時顧家台全村150戶、350人,貧困人口多達110戶、270人。

牢記囑托,精準謀劃脫貧路子。2015年9月,顧家台村從白溝引進了箱包廠,給村民提供家門口掙錢的機會。

聽到招工的好消息,李瑞風第一時間便報了名。剛工作時,箱包廠請來娴熟的師傅做培訓,一個月下來,李瑞風就掌握了加工箱包的技能。“我記得第一個月掙了1500元工資,發工資當天就到鎮上買了2斤豬肉,全家吃的是肉丸餡餃子。”李瑞風笑着說。

離李瑞風工位不遠,顧家台村民方海英正在台面上熟練地翻轉着箱包,她負責将包内襯平整好,交給車工縫制。“月月能開工資獎金,還能領大豆油和大米。”方海英對工作也很滿意。目前全村有18名婦女在此務工。

顧家台村黨支部書記陳國說,7年間,村裡緻富産業多了,工作崗位也多了,守在家門口就能掙錢,街面上再也沒閑人。全村人均純收入由2012年的980元,增長到2019年的16109元,貧困人口已全面清零。

張家口市陽原縣四十畝灘村

第一書記用真情拔窮根

□記者賈楠 米彥澤 李豔紅

“你用腳步丈量了村子的每一寸土地。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

12月30日10時15分,在石家莊舉辦的“感動河北”年度人物頒獎典禮現場,當主持人動情地宣讀評委會給孫國亮的頒獎詞時,現場掌聲雷動。孫國亮起身,穩步走上領獎台,接過證書,向觀衆鞠躬緻謝。

此刻,在孫國亮任駐村第一書記的張家口市陽原縣四十畝灘村村委會,一場“校 村 家”三方育人聯合會交流活動剛剛結束。知道馬上要輪到孫書記領獎,村民們都沒有離開,自發地聚在一起,拿出手機觀看從頒獎典禮現場傳來的視頻和圖片,共同感受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孫書記真心把村裡人當親人了。你看今天的交流活動,就是孫書記走之前張羅的,讓大家一起商量怎麼管好村裡的留守兒童。”看着孫書記領獎的視頻,70多歲的村民楊兆文不停地用袖子抹淚。

楊兆文以前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老伴生活不能自理,幾畝玉米地是老兩口的全部收入來源。孫國亮了解情況後,親自登門動員楊兆文到大棚打工。為了讓他幹活和照顧老伴兩不誤,他給楊兆文“搞特殊”,按小時計算,幹幾個小時算幾個小時的錢。去年,楊兆文僅在大棚打工就掙了8000多元,再加上土地流轉金和蔬菜大棚分紅,收入上萬元,順利實現了脫貧。

四十畝灘村原來是個貧困村,全村132戶中有79戶是貧困戶。2016年2月24日,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辦公室副主任孫國亮駐村扶貧。他墊資、出力、出工,帶領工作隊和村“兩委”定規劃、謀項目,大力發展大棚蔬菜種植、柴雞養殖和光伏發電,為四十畝灘村拔掉了“窮根”。去年,全村實現整體脫貧,村民年人均收入由2600元提高到8000多元。

今年,村民們士氣大增,在孫國亮的帶領下,一鼓作氣,又新建了30個蔬菜大棚。

人在石家莊領獎,心仍惦記着村裡的事。離開頒獎典禮現場,孫國亮直接去了趟省農科院,“村裡大棚蔬菜規模一年比一年大,沒有專家指導可不行。我要多請教省裡的專家,為村裡的大棚蔬菜産業把把脈。”

隻要有恒心鐵都能磨成針(隻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2

12月30日,德青源(威縣)金雞産業扶貧生态園揀蛋工在蛋庫流水線工作。記者趙永輝攝

邢台市威縣沙河王莊村

“金雞”下“金蛋” 分紅好多年

□記者王永晨 邢雲

12月30日11時30分許,一輛滿載20餘萬枚鮮蛋的貨車,從邢台市德青源(威縣)金雞産業扶貧生态園駛出,幾分鐘後就上了高速,直奔北京市場。這些鮮蛋蛋殼上印有品牌、生産日期和追溯碼,不僅暢銷京津,還被貧困群衆稱為“金蛋”。

“德青源”是我國蛋品行業知名品牌,2016年落地威縣建園區,于當年10月投産。“園區運行模式前所未有。它是國務院扶貧辦的第一個資産收益扶貧試點。”園區黨支部書記劉衛華從北京公司總部來到威縣,見證了“金雞”一路成長。概括地說,“金雞”模式就是“國企融資建廠、扶貧資金入股、企業租賃經營、貧困群衆分紅、集體經濟收益”。

與“德青源”園區相隔僅四五百米,就是昔日的貧困村——沙河王莊。張元成父母曾是村裡的貧困戶,常年卧病在床,日子本就艱難。2016年張元成的媳婦兒煤氣中毒,喪失勞動能力。家裡的重擔全壓在張元成肩上,他整日愁得擡不起頭。

轉機,源自“金雞”扶貧。

村黨支部書記張元華告訴張元成,有一筆扶貧資金在“德青源”園區入了股,他父母成了“特惠股東”,每人每年有一份保底分紅。張元華還解釋道,貧困戶拿到扶貧款,一花就沒了,而入股分紅,能分好多年!

張元成把兩畝地流轉給了“德青源”。在村委會和固獻鄉政府幫助下,園區讓他當了保安,“上一天班歇一天,既能掙錢也能顧家。”家裡每年分紅1000元,土地流轉金1800元,加上每月兩千多元的工資,還享受低保政策,2017年底,老人就摘了貧困帽。

園區專門針對貧困人群設立了保安、保潔等愛心崗位,目前帶動就業13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3人。

因為這隻“金雞”,2018年,沙河王莊全村年人均收入達11000多元。

“這隻‘金雞’已在不少貧困地區開始下‘金蛋’。”劉衛華統計過,除了河北廣平縣、涞源縣外,“金雞”模式還在全國30多個貧困縣得以複制。今年10月,威縣“金雞”扶貧項目榮獲“全球減貧案例征集活動”最佳案例稱号。

隻要有恒心鐵都能磨成針(隻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3

12月30日,饒陽縣西趙市村黨支部書記孫富宅(右一)與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左一)到孫寬亮父子的西紅柿棚看長勢。記者焦磊攝

衡水市饒陽縣西趙市村

父子接力 大棚升級

□記者焦磊 馬路

衡水市饒陽縣西趙市村的孫寬亮是種菜的“老把式”。兒子孫彬子承父業,也種起了棚菜。但菜怎麼種,一直由父親當家說了算。

可不久前,孫彬參加了一場縣裡組織的設施蔬菜科學種植專家講座,回來後就把父親剛剛鋪好的地膜全撕了,聲稱要用新方法鋪膜。從沒紅過臉的父子倆翻了臉,孫寬亮賭氣幾天沒進棚。

12月30日中午,聽說溫室大棚裡西紅柿苗不光長得不錯,還沒有病蟲害,孫寬亮終于憋不住了,悄悄撩開棚室厚厚的棉簾子,貓腰鑽了進去。

棚室内,半個月前新栽的西紅柿苗已經長過了膝蓋。孫寬亮蹲下身一會兒看看莖稈,一會兒數數葉面,暗暗贊歎,“這種新地膜覆蓋法,對預防病蟲害還真有效。”

按照孫彬學的新招,地膜不是覆蓋在苗上,而是筆直地鋪在兩行苗中間的壟溝裡。孫寬亮正沿着壟溝仔細研究時,孫彬進了棚,“爸,咱們原來種的菜容易得病,主要原因是濕度大。這種新方法,能降低濕度,減少病蟲害。怎麼樣,聽我的沒錯吧?”

“現在講究的是科學種植,我這‘老把式’插不上嘴了。”孫寬亮服了氣。

孫寬亮父子最開始種棚菜是在2014年。這年,饒陽縣對貧困戶和貧困村進行精準識别,孫寬亮一家被列入其中。縣裡依托果蔬産業優勢,從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對貧困戶建大棚全程幫扶。孫寬亮申請了5000元建棚補貼,建起兩個冷棚,引進了西紅柿新品種,當年收入就翻了番,第二年就摘掉了“窮帽子”。

這兩年,西趙市村将村外700餘畝土地規劃為百畝棚區,村裡也從零零散散的幾個冷棚,一下子發展到了300多個棚室。今年,孫寬亮父子通過饒陽縣“黨建 信用 金融”服務“三農”模式,無抵押信譽貸款15萬元,在棚區再建了2座溫室葡萄大棚,管道滴灌、自動卷簾機……智能化設備應用一改傳統管理方法,既省工又省時。

“爸,有了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您就放心把這接力棒交給我吧。”孫彬對父親認真地說。

看着即将發芽的葡萄秧,孫寬亮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咱爺倆一起甩開膀子加油幹,日子肯定越來越好!”

隻要有恒心鐵都能磨成針(隻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4

12月30日,在邯鄲市魏縣趙棗林村扶貧微工廠——愛心箱包廠,工人們正在制作書包。魏縣以村建、企用、鄉管、縣補的模式探索創建扶貧微工廠,使貧困戶實現“零距離”就業,微工廠實現“零風險”生産,村集體實現“零投資”發展。據統計,全縣目前共發展扶貧微工廠156家,帶動貧困人口就業2500餘人。記者史晟全攝

邯鄲市魏縣前大磨鄉趙棗林村

愛心箱包廠 暖心故事多

□記者喬賓娟

12月30日下午,位于邯鄲市魏縣前大磨鄉趙棗林村村南的扶貧微工廠内,李愛玲穿着淺色圍裙抱着一摞書包在與一名員工交流。

這座扶貧微工廠的名稱是“愛心箱包廠”。李愛玲是趙棗林村人,王俊波是相鄰的連棗林村人,二人是一對80後夫妻,是愛心箱包廠的主人。

王俊波與李愛玲之前在邯鄲、北京等地打工。2013年,頭腦活絡的王俊波與李愛玲決定在老家開個箱包廠,取名“愛心箱包廠”。當時他哥家的幾間空房子就是廠房。

2017年,魏縣采取村建、企用、鄉管、縣補的模式創新創建扶貧微工廠後,趙棗林村也在村南林地上建起了共計1600多平方米的兩個大車間。

車間建設不用花錢,雇用貧困戶、購買設備還能享受補貼……2018年5月,縣裡扶貧微工廠的各項優惠政策促使王俊波把愛心箱包廠遷到了這裡。

今年60歲的張海蓮是廠裡的老員工。她說,前幾年老伴得了病不能幹重活兒,家裡經濟困難成了貧困戶,“廠裡不嫌棄我,給我安排了活兒,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家裡前年也脫貧了。”

趙棗林村的孫巍巍一邊忙碌一邊告訴記者,以前全家隻靠老公一個人掙錢養家,被評定為貧困戶。2018年,倆孩子都上幼兒園後,她來到箱包廠上班。“廠裡像我這樣的貧困戶有20多戶,現在全部脫貧了。”

隻要有恒心鐵都能磨成針(隻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5

12月30日下午,承德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講師李維(中),來到磴西村許建東家中,為其夫婦倆指導電商圖片如何拍攝。記者田明攝

承德市承德縣磴上鎮磴西村

野山珍借網走出大山

□記者尉遲國利 宋平

12月30日,天寒地凍,承德市承德縣磴上鎮磴西村的最低溫已經降到了-15℃以下,村黨支部書記許建東卻忙得熱火朝天。

臨近春節,到了蘑菇等野山珍銷售的旺季,每天的訂單不下幾十單,配貨、打包、發貨,每一單都要嚴格把關。

盡管很忙,他還是為參加下午在村委會舉辦的電商培訓擠出了時間。

2018年,承德縣成功申報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2019年2月,該縣與無界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進這項工作。縣裡組織的電商培訓,許建東能趕上的絕不落下。

磴西村位于承德縣東北部,群山環抱,森林資源豐富,山上盛産蘑菇、榛子、木耳等野山珍。這些野山珍從來沒有被村民們當成重要的收入來源。

地薄、路遠,收成不好,磴西村148戶村民中有22戶是貧困戶。在外闖蕩過的許建東知道,要讓村民增收,就得把當地的特色做起來。

讓野山珍走出大山,許建東想到了借助網絡。他和縣裡一家網絡公司合作開了網店,松蘑、肉蘑、榛子……村裡的十幾種山珍上了網。許建東購進烘幹機,烘幹的蘑菇體圓齊正、菌傘肥厚,品相好,很是搶手。

“有了許建東的幫助,我采的各種山珍也能賣上好價錢了。”賣山珍已成為貧困戶陳素琴家裡重要的收入來源。

現在全鎮9成的村民都将采的野山珍賣給許建東。貨源多了,網上的顧客也多了。許建東開發出了由八種山珍組合成的“八珍湯”。

怎樣讓磴西村的“八珍湯”賣上好價錢?15時許,電商培訓課一結束,許建東就趕緊向講師咨詢。“你們應該打造自己的品牌,注冊商标。”講師李維的回答簡單明了。

“對,這是關鍵。”許建東頓時興奮起來。讓村裡的野山珍在網上打出品牌,他有了新的目标。

石家莊市行唐縣昊騰殘疾人雙創園

大紅燈籠高高挂

□記者潘文靜 馮陽

12月30日16時,石家莊市行唐縣昊騰殘疾人雙創園。

一串串大紅燈籠高高挂起,殘疾人雙創園扶貧微工廠裡喜氣洋洋。新年将至,他們的燈籠訂單猛增。

轉動模具,塗抹膠水,糊上紅布,一個燈籠在王利合的手中迅速做成。

“王大哥,手上的活兒越幹越利索,可别忘了帶着大家一起進步啊。”來查看燈籠制作情況的賈茹向王利合打趣道。

賈茹是昊騰殘疾人雙創園園長。自2018年5月開園以來,園區安置就業161人,其中殘疾人108人,殘疾人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7人。

王利合是園區扶貧微工廠燈籠生産線的負責人。他今年53歲,是行唐縣龍州鎮東街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雖因小兒麻痹症導緻行動不便,但做起手工來卻是一把好手。

現在,越來越多像王利合這樣的貧困殘疾人在這裡找到了收入穩定的工作。

“當我們被風吹雨打的時候,是您為我們撐起一把溫情的傘。謝謝您像太陽一樣,給了我們明媚的陽光……”前兩天,賈茹收到了一封手寫的信。信中質樸的文字,讓她深受感動,更提醒着她扛好肩上的責任。寫這封信的,是在園區工作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崔立英。崔立英告訴記者:“馬上過年了,也沒啥能送給園長,就寫封信表達我的感謝。”

殘疾人雙創園裡的每個人,都有一段苦難的故事,都在這裡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時針撥轉到7年前。通過幫助殘疾人居家制作和銷售服裝,賈茹已經走在了助殘扶困的路上。“讓殘疾人從精神上站起來。”這份信念,讓賈茹在困難面前選擇堅持下去。殘疾人雙創園在全縣搭建了70個扶貧助殘巧手坊,輻射帶動4000餘名殘疾人、貧困群衆實現居家就業。今年10月17日,在第六個國家扶貧日,賈茹獲得了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

保定市順平縣北大悲村

“釘子戶”變成“土專家”

□記者林鳳斌

“你看,去掉這個粗的強枝,來年那個細的弱枝才能坐果。剪枝的一個要點就是去強扶弱。”

12月30日17時許,在保定市順平縣北大悲村南山的太行山第一農業創新驿站——順農果品現代農業園區,村民王明紅在果園裡向新員工傳授剪枝技術,一邊講解一邊示範。

順農園區所在的北大悲村人均約1畝山坡地,種植的都是玉米等傳統作物,基本上是靠天吃飯,不少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2013年,村裡流轉土地,依托河北農大孫建設教授團隊建立農業創新驿站,采取新型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現代科技手段推廣種植新品種蘋果。

王明紅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家四口人全靠他外出打工維持生計。他家有2畝地位于園區内,村幹部先後六次上門協商,他死活不同意流轉,成了村裡有名的“釘子戶”。他認為,“這山坡上糧食都長不好,能種出好蘋果?”

直至2017年春天,園區種植規模發展到1000多畝,開始産生效益,他才同意流轉土地,還在園區上了班,經過培訓當上技術員。“2畝地每年租金1000元,每月工資3000多元,當年就摘了‘窮帽’。”

記者在園區裡看到好多稀奇的設施,王明紅卻耳熟能詳:氣象觀測儀實時收集氣象數據,能提前知道雨情,就不用澆水了;有了土壤濕度監測儀,土壤幹旱了自動提示,用手機就能下發指令灌溉……

天漸漸黑了,收工回到創新驿站培訓樓,正趕上園區在搞技術培訓,王明紅趕緊找地方坐下,專注地聽起來。在他看來,多學點兒是點兒,藝不壓身。

順農園區負責人焦金同介紹,許多村民像王明紅一樣,目前已基本掌握了全套的果樹栽植管理技術,成了園區的“土專家”,整個園區才得以紅紅火火。

隻要有恒心鐵都能磨成針(隻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6

在大棚忙碌一天,平泉市桲椤樹社區村民趙玉明剛回到自家樓房裡,妻子王蓮紅就備好一桌豐盛晚餐。圖為趙玉明正在給嶽母夾菜。記者陳寶雲攝

承德市平泉市桲椤樹社區

搬出幸福生活來

□記者李建成 陳寶雲

12月30日18時,承德市平泉市桲椤樹社區村民趙玉明收拾好農具,騎上摩托車準備回家。

趙玉明不到10分鐘就回到了金興嘉園小區。金興嘉園是桲椤樹社區易地扶貧搬遷三期工程,七棟五層樓共吸納350戶村民入住。

爬上五樓,邁進家門,趙玉明脫下皮棉靴,換上棉拖鞋。“今天大棚摘了黃瓜一千來斤,賣了1780塊錢。”趙玉明跟正在做飯的妻子王蓮紅交賬。

“這一天的收入頂得上過去一年了。”王蓮紅喜滋滋的,菜炒得起勁。

47歲的趙玉明中專畢業,是村裡少有的文化人,但出名卻是因為窮。他25歲時,父親身患重疾,住院多次終撒手人寰,留下外債近20萬元。

“過去住的地方偏啊!一條大河擋在鞑子溝溝口,想出村夏天趟河、冬天涉冰。4畝山地,好年景收入也到不了兩千元。”

2011年底,平泉把金杖子、毛家溝、郭杖子、王家溝、郝杖子、馬杖子等6個行政村整合成桲椤樹社區。2730戶、11829口人,當選全省最大的農村社區黨委書記後,金旭東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脫貧。

社區33個自然村,有19個地處深山老峪。咋拔“窮根”?金旭東決定:搬!

2017年,社區易地扶貧搬遷三期工程竣工,趙玉明老屋換新房,僅支付1.2萬元,就住進了133平方米的新樓房。社區已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小區8.6萬平方米,入住村民563戶。

金旭東鼓勵趙玉明到社區有機蔬菜産業園區搞蔬菜種植。4個大棚,享受扶貧政策,趙玉明第一年隻付租金3400元。2017年,趙玉明純收入5萬多元,光榮脫貧。2018年,純收入8萬多元,第一次有了存款。

18時24分,趙玉明換上花800多元買的高檔皮鞋,出門去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參加“迎新春、話發展”座談會。锃亮的皮鞋踩在積雪上嘎嘎作響,趙玉明挺胸擡頭,雄赳赳、氣昂昂。

隻要有恒心鐵都能磨成針(隻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7

河北日報記者采訪國家信訪局駐滄州市海興縣張常豐村第一書記張巍婷。記者李東宇攝

滄州市海興縣張常豐村

鹽堿地拓出“常豐”路

□記者張岚山 戴紹志 王雅楠

12月30日晚6時許,滄州市海興縣張常豐村,一輛貨車駛到村電商中心門口。

“馬上是新年了,要咱‘網紅年貨’多的,我們就給送過去。”國家信訪局駐張常豐村第一書記張巍婷一邊招呼司機下車,一邊帶我們進入電商中心。石磨精白面粉、石磨全麥面粉、石磨玉米面粉、石磨黑麥面粉、面花、辣椒醬等特色農産品琳琅滿目。

張常豐村曾是國家級貧困縣海興縣貧困人口較多的一個村,全村共438戶150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5戶。這裡是退海旱地,土壤鹽堿,耕種一季能否豐收,完全看“老天爺”臉色。

2018年5月,張巍婷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進村入戶調查時,村民塞給她的一塊饅頭,讓她發現了這裡的“寶”。“咬一口,很有嚼勁,滿口香甜。”張巍婷說。一了解才知道,這裡的鹽堿旱地适宜種一種叫“大紅王”的小麥,基本不用農藥,更不能澆水。從種到收全憑小麥“自由生長”,是地地道道的綠色食品。

怎麼讓這優勢變成财富助力脫貧?張巍婷開始了辛苦奔走——

成立海興鑫鵬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讓125戶貧困戶全部入股;注冊“張常豐”商标;開通“駐村扶貧幹部”微信公衆号微商城,請人手把手教村裡人學網上銷售……

面粉還是那面粉,通過轉變加工方式和經營方式,身價從每公斤2元多漲到9元多。村裡40多戶貧困戶的收入當年就翻了番。截至目前,村裡貧困戶已全部脫貧。現在村裡開發的農副産品達到了20多種,主打産品是“三面”“四醬”:面粉、面條、面花,辣椒醬、牛肉醬、黑豆醬、芝麻醬,通過網絡賣到了全國各地。

張家口市張北縣德勝村

小小馬鈴薯 做出大品牌

□記者高振發 劉雅靜

12月30日中午,室外寒風刺骨,張家口市張北縣德勝村馬鈴薯儲藏窖裡卻溫暖如春,5名村民正在幫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徐海成分揀微型薯。

今年62歲的村黨支部書記葉潤兵沿着窄窄的鐵梯下到薯窖。看着一顆顆鮮亮的微型薯分揀、過數、裝袋,他樂開了花。

“微型馬鈴薯可是我們村民心裡的‘金豆豆’。”葉潤兵說,2017年1月24日,踏雪到德勝村視察,在與村幹部交流時指出,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同時鼓勵鄉親們把馬鈴薯産業做大。

德勝村共有443戶,2013年時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12戶。過去每戶種一兩畝馬鈴薯,小打小鬧,收入不穩。

“必須搞規模種植,選種微型馬鈴薯。”經過一番市場調查,葉潤兵下定了決心。

2017年春天,在省工信廳駐村工作組的幫扶下,德勝村一口氣建起280個微型薯大棚,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隻需花1000元,就可租一個大棚。

過去的德勝村人冬天都是貓冬,一天兩頓飯,從早喝到晚。現在可是有了大變化。

來到白雪覆蓋的馬鈴薯大棚裡,村裡的“土專家”劉桂榮正在給村民進行馬鈴薯種植技術培訓。

“從這幾年的經驗來看,一是要選優質馬鈴薯種;二是管理經營要跟得上,比如說澆水,要早晨趁太陽出來前澆,減少蒸發;三是要經常觀察,注意及時發現病蟲害。這樣苗才能長得好,微型薯高産、個頭均勻。”

“劉大姐講得在理。”德勝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徐學海聽後笑着說,去年他由于選種不好,最低的每顆才賣3分錢,兩個大棚僅掙7000多元。今年租種了3個大棚,純收入能達到5萬多元,主要是因為選用的薯種好,跟專家多請教技術,管理跟上了。

280個微型薯大棚種植,已成為德勝村脫貧緻富的主導産業。全村種植微型薯的農戶達到180戶。2018年,僅此一項,村民人均收入就有4790元;村集體收入113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12500元。2018年底,德勝村全村脫貧出列。

令全村人自豪的是,德勝村馬鈴薯成功注冊了“禦富德勝”商标,并通過了國家綠色認證。德勝村還入選了第八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