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人寫詩的格式

古人寫詩的格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6 07:05:16

文\常清君

鄭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體平台發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專業知識、自身經驗以及人生閱曆等,經過獨立思考後,認真撰寫并反複修改的原創作品。

常清君導讀:在源遠流長、浩如煙海的中華古詩詞曲中,描寫愛情、親情、友情等情感的作品,占了相當比例。這些情真意切、情投意合、情意綿綿、情有獨鐘、感人至深、沁人心脾、催人淚下的作品,成為永久的傳世經典,千古絕唱。

比如這首唐代詩人張籍描寫在秋季裡給家人寫寄家書的七言絕句。

張籍(約766年 — 約830年),字文昌,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唐代中後期詩人,唐貞元(唐德宗李适的年号)十五年在長安進士及第,曆任國子監助教、秘書郎、國子博士、水部員外郎、主客郎中、國子司業等職。世稱“張水部”、“張司業”。

張籍是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積極支持者和推動者,和李紳、元稹、白居易等交遊甚密,其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内容頗多反映當時社會現實之作。其詩風格語言凝練而平易自然。

古人寫詩的格式(古人如何給家人寫信)1

01

自進入信息網絡時代以來,随着電腦特别是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之間的交流方式已經發生了可謂巨大的根本性改變,那就是紙質書信已經逐漸被電話、聊天軟件(包括文字、語音和視頻等)諸多現代科技方式所取代。

常清君至今依然還記得自己在上世紀就讀大學期間,除了學習之外,每天的其他業餘時間,大多用在了寫信給分布在全國各地就讀大學的中小學老同學們,然後就期盼着收到回信,并回到寝室裡拆開來慢慢讀信。至今家裡還保存着不少這些手寫體的原始信件。

好了,言歸正傳,常清君下面就來解讀點評張籍這首《秋思》:

秋 思

洛陽城裡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複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古人寫詩的格式(古人如何給家人寫信)2

從詩歌的題目可以看出這是描寫詩人在秋天裡的思鄉情感。

前兩句:“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洛陽城裡面又開始刮起陣陣秋風了(意即又到了秋季了),身在外地的自己,打算給家人寫一封書信,此時此刻感覺思緒萬千,不知如何下筆。

02

本來,在一年四季的任何時候,出門在外的人,都可能會産生對家人的思念懷想之情。但在中國古代的詩詞曲中,描寫秋天思鄉懷人情感的作品就占了相當比例,其中最為經典出名的,就是元代馬緻遠的那首被譽為秋思之祖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又是為何呢?

古人寫詩的格式(古人如何給家人寫信)3

在常清君看來,人是感情最為複雜豐富的高等動物,而古代那些文人墨客又是最為多愁善感的一個群體,所謂觸景生情、睹物傷懷,在花草樹木飄零凋落、陣陣秋風瑟瑟吹來的秋季裡,則更容易讓那些遊子們産生葉落歸根的思緒。

古人寫詩的格式(古人如何給家人寫信)4

03

詩歌最後兩句:“複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先要弄清楚其中兩個詞語的确切含義,否則會産生誤會、歧義,也無法解讀。這裡的“行人”不是在路上行走之人,而是特指的古代送信的郵差;這裡的“開封”也不是地名,而是指把已經封好準備寄出去的信件又重新拆開。

古人寫詩的格式(古人如何給家人寫信)5

這兩詩句的意思是說:好不容易把信寫好交給郵差,因為擔心寫得太過匆忙,而把該說的事情都忘了說到,于是在送信的郵差即将出發前,又再次拆開信封來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

關于這一點,身在信息時代的我們可能感受并不太深,比如平時打個手機、發條消息,如果忘了什麼,可以立即再撥打一次、再發送一次就行了,在古代可沒這麼輕松,一旦把信寫完封好交給郵差,人家快馬加鞭一溜煙早就跑得沒影了。

古人寫詩的格式(古人如何給家人寫信)6

古代官方用于送信的馬匹,一般都會選擇奔跑速度和耐力較強的良馬,而且驿站還備有其他馬匹随時替換,所謂“換馬不換人”,而且送往某個地方的信件的次數也是有定數的,不可能單獨為了某封私人信件而長途跑一趟。

所以,如果這次寫信的時候沒想好,下一次又不知要等多久了。

詩人通過寥寥二十多個字,就把古人如何寫信、封信、寄信,如何又在封好信封後,再次拆信、讀信,又再次封信、寄信的神态、動作、心情等刻畫得生動實在,令人讀之動容。

常清君雲:家書下筆話千語,遊子思鄉意萬重。

常清君用心用情寫好每一篇原創文章,期待着您的關注、點贊和評論

原創作品,如若轉載等,請标明文章作者、出處等信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