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老胡是個熱心人,誰家要有紅白喜事什麼的,他總是跑前跑後招呼人:“老高家的白事宴,你去不去?” “明天是老李家的紅事宴,咱們幾個厮跟上。”
老胡是晉西北人,說話的腔調硬撅撅的,把“去不去”說成“氣不氣”,把“事宴”說成“四月”,聽起來很有趣。
吃席
在晉中一帶,人們管紅白喜事的酒席不叫“事宴”,而叫“擺席”。去赴宴叫“坐席”,也叫“吃糕”。糕是山西人的最愛,黃米面做的,軟糯香甜,再蘸點白糖,咬一口,總會讓人想起夕陽下村口那棵老槐樹。
黃米年糕
晉方言保留了很多上古音,是語言演化的“活化石”。無論是晉中人口中的“擺席”,還是晉西北人所說的“事宴”,都是非常古老的詞彙,早在先秦時代就有了,兩三千年來,一直留存在晉人的日常用語中。
隻不過,晉方言“事宴、擺席”,在古典文獻中寫作“肆筵、設席”。
山西人把紅白喜事叫“肆筵”
“肆筵設席”這個詞,最早見諸于文獻,似為《詩經·大雅·行葦》:“戚戚兄弟,莫遠具爾,或肆之筵,或授之幾,肆筵設席,授幾有緝禦。”
這是寫周代貴族燕飲酬酢的詩。詩中主人非常熱情,說大家都是親密兄弟,不要見外,都快請入席就座,接受款待。
山西方言把紅白喜事叫“肆筵”
這裡的“肆筵設席”,就是設宴、置辦酒席的意思。
肆,讀作sì(音同“四”),北宋官修韻書《廣韻》釋義為“陳也”,陳列、陳設的意思。作坊、街市、店鋪是陳列工藝品或商品的場所,故由陳列引申出作坊、街市、店鋪的意思,如茶樓酒肆。
古代典籍《說文解字》
筵,讀作yán(音同“嚴”),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義為“竹席也”。《周禮》載:“先設者皆言筵,後加者為席。”唐朝孔穎達解釋說:“設席之法,先設者皆日筵,後加者為席,假令一席在地,或亦雲席,所雲筵席,唯據鋪之先後為名。”
唐朝之前沒有椅子,古人多席地而坐。地上冰冷潮濕,又不衛生,就得鋪席子。
漢代畫像磚上的宴飲場景
古人設席每每不止一層,緊靠地面的一層稱筵,筵上面再鋪一層比較小的坐墊,稱席。在漢墓壁畫、畫像石和畫像磚上,經常可以看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分餐制場景。
後來的“筵席”,正由這坐席而來,而現代還沿用的“酒席、席位、坐席、入席”等等詞彙,也都是與此相關。
“筵席”本指坐具,後因“肆筵設席”往往用于比較隆重的場合,如宴請、會客等等,所以就專指設宴,即社會化的進食活動,往往有許多行為規範标準,是為禮食。
古代筵席
比如《論語.鄉黨》:“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坐席放得不端正,不坐;不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不吃,就是說的那時的筵宴之禮。
古人舉行宴會的時候,會先在大廳裡肆筵、設席,即鋪好“筵”和“席”,等待賓主落座,舉杯暢飲,把酒言歡,不醉不歸。宴會結束後,收拾完杯盞碗筷,筵席也會被撤掉,所以就有“千裡搭長棚,沒有不散的宴席”這種說法。
古代筵席
咦?到底應該說“筵席”,還是“宴席”?
宴,《說文》解釋為“安也”,就是安逸、平安的意思。《易經·随卦》:“君子以向晦入宴息。”這裡的“宴息”就是休息的意思。是說天黑了,大家都準備吃晚飯然後去休息。
鴻門宴
又,唐代鄭錫《日中有王子賦》:“河清海晏,時和歲豐。”是說黃河水清澈了,大海平靜了,天下也就太平了,後來人們用“海晏河清”比喻太平盛世。
據此,“宴”字的本義跟吃吃喝喝沒有什麼關系。今天我們常說的“宴飲”,即設宴聚飲,在上古漢語中寫作“醼飲”。
“醼”字讀音也是yàn(音同“宴”),宋代韻書《集韻》釋義為:“醼,合飲也。”就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吃吃喝喝的意思。
古代宴飲圖
如,《後漢書·酷吏傳·李章》:“章與對醼飲,有頃,手劍斬綱。”
漢光武時期,李章為陽平令(治所即今山東莘縣)。當時,清河大姓趙綱在縣界築塢壁,修造兵器,危害地方。李章到任,舉行宴會,請趙綱會晤。趙綱帶着文劍,披羽衣,率衛士百多人來。李章與他對飲,一會兒,李章手劍斬趙綱,事先埋伏好的士兵把趙綱的衛士統統殺了,然後突襲塢壁,破之,百姓遂得安甯。
置辦酒席
《後漢書·郅恽傳》亦載:“汝南舊事,冬飨,百裡内縣皆持牛酒到府醼飲。”是說汝南郡(今河南上蔡)的舊例,冬至大祭時,所轄百裡之内的各縣都要拿着牛肉和酒到郡中郡守那裡宴飲。
吃席
大概是“醼” “宴”讀音相同,人們在書寫的時候,往往把這兩個字混為一談。如北宋官修韻書《廣韻》:“醼、讌(“醼”的異寫)同宴。”
如唐朝白居易《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又,明朝歸有光《項脊軒志》:“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這些都是我們在高中語文課本上學過的。
農村酒席
說了這麼多,有個問題又來了:我們給客人下請柬的時候,到底應該是寫“宴席”,還是“筵席”呢?
這兩個詞,嚴格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區别的。隻不過到了現在,沒幾個人去費心掰扯“宴”和“筵”到底指什麼,反正都是個吃飯喝酒,吃飽拉倒,寫哪個都行。(張文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