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道德經中哪些話是真的

道德經中哪些話是真的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4 05:07:44

大家都知道,老子的《道德經》是聞名世界的東方智慧寶典之一。據說,《道德經》在全世界的發行量僅次于《聖經》。《聖經》排第一,《道德經》高居第二,事實上,《道德經》發行量幾年前就超過聖經了。而且它的版本還在增加,銷量直到現在仍處于上升狀态。

實事求是地說,這本僅僅五千餘言的《道德經》也是世界上創造名言最多的巨著之一。我們都知道,在中國,《論語》比《道德經》影響大。但是在海外,《道德經》卻比《論語》影響大。事實上,老子的思想不僅被看作是中國人的精神财富,更被看成是全人類的精神财富,是人類最早的自由先聲。德國哲學狂人尼采稱贊《老子》:“像一個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日本學者湯川秀樹說:“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已預見到了未來人類文明所達到的狀況。”

《道德經》裡面的經典語句随處可見。在這篇小文裡面,我隻拿出第二章裡面的兩句話,與大家一起探讨,更希望方家指正與批評。“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筆者參考查閱了多種版本,這兩句話,一般的權威專家基本都解讀為“如果天下的人都知道什麼是美,那麼醜的觀念就産生了,都知道什麼是善,那麼惡的觀念也就産生了”。

很長時間,我對這兩句話的理解就與大多數權威解讀很不一樣。我認為,這兩句話應該解讀為:如果天下的人都知道什麼是美,那麼這個世道就壞了(斯惡已)。都知道什麼是善,那麼這個世道就世風日下(斯不善已)了。筆者不揣淺薄,竊以為這裡面的“斯”是一個指示代詞,意思是“這個(世道)”。為什麼這麼理解,因為老子在這裡的意思,一言以蔽之就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是一個道理。

這也就像我們今天,吃什麼都不香一個道理,因為我們天天吃好的,所以吃啥都不香了。如果食不果腹,吃什麼都香了。“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您把它放在《道德經》的具體語境中,放在老子那個具體的曆史世道中仔細品品,看看我說的是不是有點道理。

歡迎各位一起交流探讨,傳承優秀文化,造福宇宙蒼生。

道德經中哪些話是真的(你理解道德經裡面的這兩句話嗎)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