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2022種植牙價格下降最新消息

2022種植牙價格下降最新消息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8:38:20

一邊或将省采,另一邊甯波市将種植牙納入醫保支付,種植牙降價靠政策入場就能實現嗎?

昨日(11月23日),四川省藥械集采平台(下稱“集采平台”)披露了該省今年第四、五批醫用耗材分類采購申報産品挂網結果,涉及類目包括外科低值耗材及多種介入手術、骨科創傷類高值耗材,口腔類基台及配件的聯動參考價也囊括其中。

文件恰好呼應了集采平台17日發布的《關于開展部分口腔類高值醫用耗材産品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其被認為是其開啟種植牙集采的重要信号。

2022種植牙價格下降最新消息(一省一市率先行動)1

關于開展部分口腔類高值醫用耗材産品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

本次披露的各類耗材中,包含美敦力、波科多個國外醫械廠商,口腔類耗材僅有北京仕諾康醫療科技的多款不同型号的基台産品挂網公示,産品有340元和580元兩個價位。

2022種植牙價格下降最新消息(一省一市率先行動)2

2022種植牙價格下降最新消息(一省一市率先行動)3

仕諾康醫療部分挂網産品信息

1.耗材僅占整體治療費用的30%左右

種植義齒主要由種植體、基台和上部結構(牙冠)組成。相比固定義齒與可摘義齒,種植義齒修複具有存留率高、保持無牙颌區域骨質、減少基牙齲壞和缺失的優勢, 是牙齒缺失修複的首選方式。

有評論指出,從邏輯上看,集采更傾向于高血壓、冠心病等常見病藥物,抑或血液透析、結直腸癌等重大疾病,“補牙鑲牙種植牙進醫保進集采,不可謂壞事。”

但實際上,國内口腔市場主要分為牙科修複、正畸市場和牙科服務(診斷和治療)三大類,耗材僅占一部分的市場,通策醫療、時代天使等上市企業多采取“服務 器械 耗材”的發展模式,尤其以通策醫療為例,其2020年醫療服務收入達20億元,占營業收入 的 96.20%。

這意味着耗材無法成為一家企業的營收主力,不僅如此,耗材花費也僅占到手術治療費用的一部分。

口腔耗材是用于口腔科疾病治療的一系列醫用耗材的統稱,包括口腔颌面外科植入物、種植體、骨修複材料、義齒等。

今年8月,在甯波市口腔種植牙價格管理工作座談會上,市醫保局價格和招标采購處處長高文輝表示,種植牙費用包括植體、牙冠及手術費用,目前,國産植體的費用為6000~7000元/顆,韓系品牌為8000~10000元/顆,歐美品牌為12000~16000元/顆。

北京某醫院口腔科醫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透露,牙冠費和手術費價格較為固定,分别為5500元和3680元左右,“種植體就要視具體生産廠家而定了,3000~7000元不等。”總體花費在1.4萬元左右,耗材僅占到30%左右,前述醫生補充道。

盡管此次四川省要求填報品類基本囊括了一套完整的種植體系統需要的所有産品,但足見依靠集采并不能實現終端費用的降低。

基于此,甯波提出要建立有關種植牙品牌的報銷目錄,并用醫保個人賬戶的曆年賬戶支付目錄内的種植牙項目。

支付标準上,國産每顆3000元,進口牙每顆3500元,這個價格包括了種植體系統、牙冠等全部耗材成本和醫療服務費在内。

然而如前述觀點,以通策醫療和時代天使為代表,目前國内企業的口腔醫療服務業務的體量較大,承接國内主要口腔診療市場的是私營口腔診所與口腔醫院,而短期内,這部分醫療服務機構接入醫保并不現實。

但政策走不通的背後還有諸多現實因素。

2.市場尚不成熟

據統計,2019年,奧齒泰、登騰和士卓曼三家外企占據了我國80%左右的種植牙市場,國産品牌占比較低。

且根據 straumann2018年年報,在各國的口腔種植滲透率中,韓國滲透率最高,每萬人中約有 500人進行口腔種植;西班牙、意大利、德國等發達國家,每萬人中有超過 100 人進行種植牙;中國種植牙滲透率較低,每萬人中有不到 10 人進行口腔種植,僅高于印度。

倘大範圍集采,首當其沖的必是國外品牌,盡管我國尚有較大的待開發市場,但市場推廣仍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

同時,根據瑞爾集團(2020年國内第三大口腔醫療服務提供商)招股書,我國牙科從業門檻較高,需要研究生以上的學曆,且從業後需要持續完善的培訓,這部分機制在國内也尤為缺乏。

從生産商和終端消費市場來看,情況也不盡相同。

目前,國内市場上有常州百康特、泰安康盛、威海威高潔麗康等十餘國産種植系統上市,但其在産品質量與材料技術上仍和進口廠家還存在差距。

如種植體的表面處理和産品加工的精密度上,國産種植體零件的使用壽命較短,産品性能也可能存在不穩定的問題。

相比之下,國外品牌擁有更多技術優勢,如Bicon短種植體在治療上颌後牙區骨量不足的患者時存留率較高,效果更好。這導緻國内對于國産品牌的認可度也相對較低。

且國産種植體起步較晚,這不僅導緻了缺乏具有說服力的臨床數據,也給了國外品牌的更多先發優勢,使得國産品牌的市場推廣難度加大。

再加上大衆對口腔健康意識薄弱、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及發達國家等因素,導緻了種植牙滲透率低的局面。

但根據中國産業信息網, 過去韓國種植牙市場也被進口種植系統占據,直到韓國奧齒泰的産品開始銷售,以高性價比的優勢逐漸占領韓國市場,且随着新進入者的增加,該國市場中種植體價格才逐步走低。

同期增長的還有牙醫數量和質量、醫療保健支出等指标。随着種植牙技術的提高和韓國公民對牙齒健康需求的增長,到2012年,韓國18000名牙醫中,就有15000 名可以進行種植牙手術,占比達到 83%。

因此,從現實邏輯和既有案例看,國内種植牙尚不具備被集采的資質,但信号已然釋放,結果如何仍需靜待靴子落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