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稱他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甯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順治帝第三子,生母為孝康章皇後佟佳氏。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執政初期,國内國際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嚴峻局勢,他堅持大規模用兵,以實現國土完整和統一。康熙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鳌拜,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成年後康熙帝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争勝利;消滅在台灣的明鄭政權;三征噶爾丹,并取得勝利;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争,聯絡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注意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籠絡漢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現吏治敗壞的現象。另外,衆位皇子因為廢太子事件而争奪皇位,對康熙帝晚年政治産生了不良影響。
康熙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學者尊之為“千年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農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暢春園,終年69歲。廟号聖祖,谥号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傳位于第四子胤禛。
《全球通史》裡亦指出,康熙時期中國對外貿易急劇膨脹且發展快速,大量的茶葉、絲綢、棉布、瓷器和漆器經廣州口岸運往歐洲銷售。同時,康熙對歐洲國家表示警惕,他曾說:“海外如西洋等國,千百年後中國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康熙帝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争勝利,消滅台灣的明鄭政權,顯示了康熙軍事指揮才能。另一方面,康熙少年時就挫敗了政治對手鳌拜,年老時利用“文字獄”打擊漢族異議人士。康熙舉行“多倫會盟”取代戰争,懷柔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他開創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偉大的政治家,部分人甚至稱之為“千古一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