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一種鳥,春天氣候回暖,它們從南方飛來,深秋迎着晚霞,又從北方飛走,年複一年,從不改變這種生活習性。這種鳥就叫做候鳥。
這種鳥叫做候鳥
1
放眼望去,這個地區從改革開放以來,就一直處在建設的浪潮中,從工人階級哈着氣拿着鋤頭刨土挖塍,到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似乎彰顯着國人那股不服輸的幹勁兒。到後來“廣廈千萬間”,鐵路縱橫,生活質量變好,一步一步過來,實屬壯觀,亦屬不易。
這個樓盤的工作人員昨天坐着升降梯在樓頂丢下了一條“喜封金頂”的巨大橫幅,還朝着天空放了幾聲禮炮。
外網交錯密集,一根根鏽迹斑駁的鋼管也搭建起來了,把外牆畫上線,抹上灰,房子就可以對外出售。剩下的就是從幾十米由上往下一排排貼上瓷磚,用水泥填縫洗一下,外部就能驗收完工。
東北的空氣幹燥,臉上稍微受點風,就像最外層的水泥面兒似的,出現皲裂和起皮。
大老遠都能聽到金屬的撞擊聲,這是工地最常聽見的聲音,呼吸間也滿是水泥和塵土的味道。前段時間剛下過雨,地面有的地方鋪上了木闆,方便過人,也方便混凝土和泥沙的運輸。旁邊是一長排鐵皮房,臨時搭就,有工人的宿舍,有小賣部,有開水房,有共用廁所,也有男女公共洗澡間。
因為天氣冷的緣故,工地上人不多,再過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那些人就會帶着鋪蓋,從南方奔赴數千公裡,在這裡度過他們大半年的“遷徙”時光。
熟悉的建築工地
2
清明節剛過,家華就在微信群裡問工友們今年去哪裡,跟着哪個包工頭幹,然後開始訂票,收拾行囊,家裡的水電斷掉,開始踏上漫長地北上之路。臨行前,家華沒有别的愛好,就是喜歡在餐桌上鋪好筆墨紙硯,一寫就是幾個小時的毛筆字。
所謂的“工友”,就是一些左鄰右舍和親朋好友,東北這幾年建築行情還不錯,沒了别的賺錢養家的法子,就隻能一呼而擁,走上這條賣力氣的苦力生計。當地人稱之“泥瓦匠”。
家華的妻子身體不好,前兩年查出有糖尿病,頸椎病,腰間盤突出,高血壓,睡覺都痛,常年用藥,也自己注射胰島素。她說這些是“職業病”。丈夫在工地20多年,妻子把三個孩子送上學之後,即使百病交加,也在工地幫工近20年。
小城市的火車站這一兩個月擠滿了人,附近也多了很多賣鐵闆、灰桶、水平尺……諸多建築工具的小販。趕車的人,男女老幼,身前身後都挂滿了衣物被褥,鼓鼓囊囊的。
北上的車大都是綠皮,高鐵站太遠,也貴,舍不得。往遠了走,至少一天一夜。到沈陽,29個小時01分,硬座229元,硬卧389元,沒票。家華一行6人,都買的硬座,挨在一起,每年都是如此。他們說,聊聊天,眯一會兒,吃點幹糧,也就到了,也快,沒必要浪費那錢。
對面劉叔今天六十來歲,能吃能走,這歲數在家裡待不住,出去幹個保安嫌錢少,跟着兒子出來做幾年是幾年。他算了一筆賬,以五年來算,在工地幫着開升降機,攪拌混凝土,扛些水泥灰,搬搬磚,每年大概有4萬塊的收入,還可以節省生活開支,五年有20來萬,可以給兒子減輕生活重擔。給他在市裡買房子湊個首付,這輩子也該歇歇了。
劉叔不覺得生活苦,就是坐火車難受這麼段時間,其它的跟在家裡住着一樣。水電不要錢,一家子4個人吃飯一天不到20塊。劉叔本來有2個兒子,前幾年,大兒子在工地上出了事,從五樓外牆吊闆上摔了下來,後腦勺死死地扣在了釘子上,當場斃命。劉叔二老幾乎哭死過去,當年處理好兒子的喪事,劉叔在家病了一年多。
事故賠的錢不多,劉叔是退伍兵,也不是那種鑽空子獅子大開口的性子,這些錢還了兒子生前的債,再就是花在了二兒子結婚上。
劉叔跟家華在拜年時相互走動,家華就跟劉叔說,趁現在還能動,多賺錢,存點棺材本兒。往後幾年,劉叔也就加入到這北上一夥兒。
其實寫的就是我的父親
3
表弟去年6月份結的婚,25歲,在父母眼裡,不可置疑的晚婚。
初中還沒讀完,家裡拿鞭子往學校趕,軟硬兼施。不到一個星期班主任打電話過來尋人,才知道他逃課有好幾天了。辍了學,才十四五歲,不能找工作,隻能跟着父母去到東北,幹起了搬磚砌牆的活兒。這一幹就是七八年,從最初的幫工,到“出師”,不管是水平線調測,犄角旮旯的貼磚,轉移工地,尋找睡覺的地方,都輕車熟路,倒成了個“小師傅”。
淩晨4點多鐘的北方,天邊兒現出魚肚白,遠處的工業在那一抹透亮的燈光中冒着煙。長輩們的“一覺睡到自然醒”就是這個時間點,刷個牙,擦個臉,帶上安全帽,工具籃子,背着鐵鍬,準備開工。“小師傅”們還沒醒,也不叫他們。
昨天剩餘的混凝土已經幹了,拿開透明膜,中間掏個洞,倒一桶水進去,滲透流動個五分鐘,松軟一些再混合翻動。
家華喝了一口水,把家裡不要的外套穿上,抱了一袋水泥灰過來。貼内牆瓷磚是個精細活兒,因為排水管,線槽,開關口,都會涉及到瓷磚相應尺寸的切割,留的縫也要一緻。水平儀打開,綠色“井”字型縱橫的光打在牆上,放平,微調,轉身又把水泥灰倒入大桶,加水,用小鏟刀攪動均勻。内牆磚尺寸很大,800×800mm,先倒置在桶上,舀上5鏟刀水泥,抹勻,保持厚度1cm左右,沿線,挨着白色小卡子,搬磚上牆,換塑料錘四面捶幾下,大約三分鐘,這塊瓷磚就能固定在上面。
剛貼這麼大面積的外牆磚時,容易掉下來,那次就把腳給砸了,大拇指淤血發黑,或者不符合水平線規定,說明調制的水泥粘合度不夠,抑或是混凝土沙和水泥灰的配比有問題。後來熟練了,好在沒再出過事。
遇到牆角,把切割機通上電源,用卷尺量好尺寸,取下夾在耳根的鉛筆,畫好線,切割機運轉,聲音刺耳,灰塵彌漫。然後把瓷磚放回去比對,打磨邊緣,上水泥,貼牆固定。
三四個小時過去,一面牆貼了五分之一。早上的陽光很暖,幫工們踏着這一縷光芒也正式出工了。
妻子端着早飯,爬樓,把飯盒打開,遞給家華。
家華嘴裡咬着鉛筆,取下來在瓷磚背面一個角上打了個叉,問,“你吃了嗎?”
“吃了。”裡面都是灰,妻子把早飯拿到外面,又朝裡說,”吃了再做,待會兒冷了,放坨了不好吃。”
家華出來找水龍頭洗了手,接過面條,咬了一口花卷,暖意直抵心田。妻子去一旁篩沙,又去過道上搬了一箱未拆的瓷磚,明顯的感覺,身體一年不如一年了。
4
隔壁傳來了吵架的聲音,表弟和他的父親因為喝水上廁所的事吵起來了。黎叔叔說表弟做事喜歡偷懶,早上睡懶覺從來都不說他,但真正做事了就好好做,一會兒去喝個水,三回兩頭上廁所,不是偷懶是什麼。
這個活不比在企業上班,這是算面積的,做得多,錢也就多。
表弟下了樓,十幾分鐘也沒再上來,黎叔叔氣還沒消,跟妻子念叨,“放着好好的書不讀,他還想幹嘛。”手裡的活計一刻也沒停。小姨嗔他說話不中聽。
又是十幾分鐘過去,表弟還是沒上來,黎叔叔挪了一下水平儀,往窗戶外看了一眼,對妻子說,“你去找找看。”
一旁的劉叔笑:“上來了。”
表弟上來就一句話:“我不想幹了。”
黎叔叔有點吃驚,這麼多年,平時挺灑脫的兒子,今天竟然說了一句不想幹了。也是,自己20多年來,每天4點多起床,晚上八九點收工吃飯,睡覺,面朝黃土,背朝天,每天周而複始,毫無人生可言,他也很想說一句:我不想幹了。
黎叔叔說:“走,我帶你去火車站買票,你回去了要是能找到一份輕松點的工作,我也替你高興。”
表弟像頭牛,站在那裡,任黎叔叔怎麼拉都拉不動。從窗戶角斜照進來的光,氤氲着另外一個模糊世界,表弟的眼角挂着淚,無奈,迷茫,是那個世界的主線。
5
誰都清楚這樣的日子何其苦悶,沒有網絡,沒有時間出去看看美好的風景,從暖春,經曆酷暑,到初冬,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鐵闆混凝土,是這幹燥氣候裡肆虐的風沙。日未出而作,日深落而息,全身上下,發根到鼻孔,沒有一處能是幹淨的。
家華在頭上綁個大頭燈,把剩下的活兒幹完就可以回去吃飯了,明天換到另一個大廳,隻要有活兒幹,心中就有奔頭,賺點錢回家團圓。許多年前也折騰過,跟着娘家兄弟做生意賣豬肉,話不多,不是胡謅海侃的料,幹了一個星期,覺得浪費時間,及時止損。放下屠刀,回頭買了一張票,把鐵闆磨得锃亮,不日還是踏上那趟熟悉的K974綠皮車。
東北的夜色比南方來的稍早,要是在家,這個點應該一家三口在廣場上遛完彎往回走,洗個澡,看兩集電視劇。家華把東西整理到籃子裡,準備回去,過幾天要轉工地,這裡的活兒得抓緊。
好大一群人圍成一團,在工地幾個碩大燈泡下推搡吵鬧。男的都光着上身,頭發蓬松淩亂,女的穿着睡衣,剛洗完頭發。他們把一個少年圍在中心。八九點的夜晚有點寒意,少年的衣服被剝光了,跪在那裡,瑟瑟發抖。他的身上大大小小十幾處傷疤。
“這小子偷看女人洗澡,也沒辦法,罰他跪這兒反省。”
男女洗澡間隻隔了一塊鋁塑闆,都是農民工出來,圖生活,幾個男人一起洗澡,這種事會相互監督。少年被抓了個正着,這小子竟然在隔闆上開了個洞,無法無天。少年被揪了出來,一個勁兒說不知道這個洞是怎麼回事。
跪了兩個多小時,人群退去,少年的父親出來給他披了件衣物,扶他進屋。其父親老來得子,妻子多年前難産大出血走了。這裡能容萬物,卻也是無盡深淵,看不到一絲對未來的光。深淵周圍都是各種鬼魅,撕扯,呐喊,啃噬。
少年倚在父親的懷中,哭得無聲無息。
6
工地那邊請了車,這邊的工錢沒結,那邊的活兒等着動工,所有婦女幫工在這邊等着要錢。過去一個半小時車程,限載7人的面包車硬生生塞了12個人,工具籃子放不下,綁在車頂,斧钺刀叉在黃昏的夕陽下反着光。
結賬是每個工地的包活兒幹完之後最為頭大的事,催催等等,半個月過去。找小工頭,小工頭找大工頭,大工頭找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找開發商,開發商走流程,批預算,領導簽字,少說一個月過去。回過去看,硬是有一種“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淤泥”之現象。
12個泥瓦匠在面包車裡聊了會兒天,又都各自發呆,他們心中的想法就是吃飽穿暖,把錢寄回家。每個人都已不會去想人生的價值,能挑兩桶水,就不會偷懶隻挑一桶。在這樣物欲橫流複雜多變的世界,沒有學曆,沒有頭腦,就隻能颠沛流離賺一些力所能及的錢。
時間過得好快,家華站在外牆修複的升降梯上,居高往下看,一覽衆山小,遠處的風景總是那麼美好。兒子要結婚了,今年回去得比往常晚,趕上春運,買票也是個難事,或許隻能跟前年一樣,買站票,在樓下小賣部買個小馬紮,也能到家。
擡頭看到遠處晚霞之中,大群的鳥振翅翺翔,路途遙遠,為了生活,它們必須每年飛來,又飛回去,周而複始,一年又一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