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新入坑的小夥伴經常會問一篇産品分析報告應該怎麼寫比較好。我差不多寫了50多篇分析報告,所以有那麼一定的心得吧。對于一篇稍微比較優質的産品分析報告需要花費比較長的時間。所以,一開始我們需要确定寫報告的規模有多大。一般有以下幾種。
1、長篇報告
一般需要10個小時左右的資料整理和寫作時間,字數在5000字左右,包括大量的截圖,會用到各種工具,包括xmind、ppt等,數據來源一般包括艾瑞咨詢、36氪、百度字數,ASO100等。
2、短篇報告
大多數産出短篇的分析報告,需要在2、3個小時裡寫完。今天主要讨論的就是這種比較簡短的産品分析報告。
3、競品分析
競品分析報告一般看分析的功能點有多少而決定。一般分析好那麼一兩個功能點,就夠了。
以上報告的選擇,主要看你想用來幹什麼。新手階段,我建議還是寫一些比較短篇的報告,因為新人可能對行業的把握,需求的把握,數據的分析還是比較生疏,所以比較短的報告更能快速的産出,促進新人更快是push自己提出不錯的想法和觀點。
分析的結構如圖所示。以下,我們分點介紹。
産品介紹
分析的産品的簡單介紹,包括版本,最新的日活、排名等數據,産品的slogen,産品目前的狀态等等。
産品定位
介紹産品的定位,确定産品需要滿足用戶的哪些需求,解決了哪些痛點。
目标用戶
根據産品需要滿足的需求,确定産品目标用戶,分析目标用戶的屬性及喜好等。可通過百度指數得到一個大概的用戶畫像。
産品的主要功能(研究産品有哪些功能來滿足需求。區分出産品的核心功能、輔助功能)
從功能上來讨論哪些功能滿足了用戶的什麼需求。注意區分出核心功能和輔助功能,比如說,基本大多數APP都有搜索功能,那麼搜索功能其實不算APP的核心功能,但是每個APP的搜索功能雖然從功能上都類似,但是分析其深層次的原因,是不一樣的,有的搜索有分類,有關鍵詞推薦,有運營的推薦,有精準營銷等等。要通過搜索功能來分析APP的搜索為什麼這麼做搜索,其業務邏輯是什麼。
核心功能
核心功能可以多用些篇幅來介紹。就是該APP的核心業務邏輯、需求、效果,針對這些功能,提出自己的發現的問題及優化方案,當然這些優化方案不是随便提的,是要有一定的依據,滿足了用戶什麼需求來進行提出的。當然還可以提一些核心功能邏輯上的缺陷等,不過一般能發現缺陷還是比較難,特别是大廠的産品。
輔助功能
輔助功能不用分析所有的。一般輔助功能都比較多,可以挑幾個和業務相關較為緊密的,或者自己感興趣能提出不少看法的輔助功能。輔助功能介紹可以短一些。
可選拓展内容
産品的結構、信息架構圖、交互流程圖
這三個圖,不是必須要有的,有的同學為了提高文檔的B格,喜歡畫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對分析産品是有幫助的,但是對于讀者來說,不一定喜歡看,特别是有的同學為了參加某個面試做的産品分析,面試官對自己的産品的業務邏輯、産品架構都是比較熟悉的,畫圖反而會容易找到你的纰漏。當然自己玩的産品分析,是可以多畫畫,讓自己更有流程化的思維。
産品的框架實現
界面設計、導航設計、信息設計——控件、按鈕等布局
這個就偏向于設計了,特别是界面設計,目前市面上的APP同質化較為嚴重,所以界面設計不是核心和重點,不過有的APP界面設計還是很有意思的,我個人就特别喜歡豌豆莢設計獎的一些APP的界面設計。包括控件、按鈕布局和一些動效。導航設計和信息設計,可以看出信息的分類和展示方式,在一些電商、營銷類APP中運用比較多、比較成熟。我們可以多寫一些點評和自己覺得哪些設計好,哪些不好,對于不好的改進和看法。
視覺呈現
設計風格,包括顔色、按鈕風格等
這一點,主要就是視覺上的了。一般在公司都是有專業的視覺設計師負責,産品負責這一塊較少。所以一般讨論得也不多,除非你自己有一些自己獨到的看法。
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對于新人來說是比較難以把控的,簡單的商業模式大家都懂,廣告啊,流量變現啊,電商啊之類的。分析一個産品的商業模式,一般是公司中高層需要考慮的,所以該點也不是核心。不過,該點可以多查查行業資料,還是有東西可以講的。
運營策略
在一些重運營的公司和APP,運營策略是必然要提到的東西。最典型、最火的運營就是杜蕾斯的運營,把握熱點、引人入勝,有非常好的效果。還有比如直播平台、小視頻APP的運營策略,還是可以多讨論的,因為他們産品可以發揮的地方不多了,多的就是内容,那就是内容運營了。
總之
産品分析報告,主要要提現出作者對于一個産品自己的看法,而不是羅列産品已有的功能和特色,要看到産品未來要做什麼,應該做什麼。如果産品後面某個版本真的如你分析報告所說做了這個功能或者改動,你就成功了。加油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