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潘粵明主演的探秘電視劇《雲南蟲谷》開始熱播,該劇改編自天下霸唱小說《鬼吹燈之雲南蟲谷》,承接《龍嶺迷窟》劇情,講述了由胡八一、shirley楊、王胖子組成的探險三人組查到傳聞中救人性命的雮塵珠成為了古滇國獻王墓的随葬品,特深入瘴疠之地探尋雮塵珠蹤迹的故事。這是鬼吹燈系列的又一力作,其中劇情的兇險、刺激,自不必說。
故事開頭:相傳,兩千多年前,西南邊陲有一群人,從古滇國遷離而出,首領自号獻王。這獻王,精通風水,生性暴虐,又擅使一種詭秘邪門的痋(teng)術,為給自己修建王陵,他竟讓大祭司,把蠱蟲灌入活人體内,将百姓生生制成人俑……
那麼,痋術是什麼,蠱蟲是否真實存在呢?“病”字旁加一個“蟲”字,是不是可以理解為病了的蟲子呢?病了的蟲子又會做什麼用呢?
痋術即可理解為蠱術,據了解,曆史上的确存在巫蠱之術,在很多影視作品和遊戲中,總會蠱術和苗族聯系在一起,最常見的就是女子下在心上人身上的“情蠱”,巫蠱在古代是一種信仰習俗。在原始社會,詛咒盛行,那時的人們認為可以不用親自出馬就能滅掉自己的仇人。
蠱蟲就是把許多毒性很強的蟲子放在一個密閉容器裡,讓其自相殘殺,最後剩下的那個“毒王”便是蠱蟲。頗有一番适者生存、得道升天的感覺,但可悲的是,這些蟲子曆經磨難,還是要被拿來害人的,也就談不上有什麼了不起的了。蠱術大多出現在四川、雲南等西南邊陲地區,因為那裡山高林密、氣候溫暖濕潤,适宜蟲子的繁衍,其毒性也便更強。
蠱蟲需要蠱人的精血喂養,聽上去可怕至極,這就可以理解古人為什麼會害人于無形了。蠱術可理解為給别人下毒,但沒有下毒那麼簡單。宋仁宗曾于慶曆八年(1048年)頒行介紹治蠱方法的《慶曆善治方》一書,在《千金方》、《本草綱目》中也都有對中蠱症狀的醫治方法。由此看來,蠱術的存在還是有一定的事實依據的,不過,經過時代發展,現在社會蠱術早已失傳,大多都是被誇張或者神話後的版本,即使古代有蠱術,應該也沒有現在一些影視作品裡描述的那麼厲害吧!
總之,巫蠱之術似乎都是一些見不得人的歪把戲,不管有沒有巫蠱之術,做人要坦坦蕩蕩,不能心存害人之心,與人為善,善有善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