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智文(微信公号讀史專欄作者)
公元前196年,軍事家韓信死于長樂宮旁鐘室,稍後呂後送他的父、母、妻三族人一起下陰間陪他去了。
韓信死之前一直稱病躲在家裡,誰也不信,直到蕭何的出現。這位韓信信賴的人,編了一個謊:“劉邦已經打敗陳豨,你雖然有病,也應該去祝賀,否則會被懷疑。”于是韓信便去了,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
韓信為什麼如此信賴蕭何?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當年蕭何追回了逃離劉邦的韓信,并勸說劉邦讓韓信做大将軍。之後韓信發揮了自己的能力,助劉邦掃蕩天下,一統乾坤。
人盡其用,應該是所有人的夢想。幫自己打開局面的人,自當感恩一輩子,更何況蕭何是一個好人:作戰期間穩固後方,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安安穩穩,愛民如子的人肯定是好人嘛!
這樣的人,怎麼能不信賴?韓信信了,于是死了。如果沒有蕭何,他或許還是要死的,畢竟作死這麼久了。隻是韓信并不想這麼死去,他肯定想掙紮一會。
其實簡單的評說人的好壞隻是小孩子的行為,利弊才是成人的世界。利弊不同,每個人便處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
站在蕭何的角度,韓信能興旺主公,我便助你,主公成功,我便成功;
韓信為主公猜忌,已有不臣之心,我便除你,主公順心,我人生順暢。
蕭何很清楚:我是劉邦這條道上的,和韓信談友情?見鬼去吧!
韓信卻沒明白,他開始以為:即便道不同,好人至少不會在背後捅刀子。然而臨死之前,他恨自己竟被婦人(呂後)、小人(蕭何)所害。天真的韓信竟然沒想過,為什麼倒黴這麼多天,也沒見蕭何來看過,獨獨這時候他會過來。
不必高估人的道德,好人設未做不道德的事情,隻是因為他們覺得還不值得。放在蕭何這裡:韓信已經反叛了。他反叛的東西,正是我們這幫人建立的,道不同,我就沒必要跟你說什麼信義。現在,該是給你一擊的時候了。
所以,韓信寄希望道不同的人給自己好的路子,這本身就是愚蠢的。
道不同,往往隻有傷害,沒有善良。别幻想我不惹你,你也不會犯我!道不同,即使是朋友,即便我隻想過悠閑的日子,别人還是會找上門來。
蘇轼和章惇,兩人以文會友,曾今好的像穿一條褲子。一場“熙甯變法”,章惇成了改革派,蘇轼的思想對章惇來說顯得安逸、陳舊。
章惇的手法非常強硬,保守派被驅趕的四處漂泊,蘇轼未能幸免。據說蘇轼漂泊期間寫了一些苦中作樂的詩,章惇聽了很生氣,直接将蘇轼發配儋州——也就是現在的海南。在古代,流配幾千裡,比死刑還要痛苦。若不是徽宗上台及時,召蘇轼回來,弄不好他就死在發配海南的路上。
蘇轼是幸運的,至少有領導相信他的才華。我們普通人還能指望誰?唯有自己。人活于世有沒有實力是其次,首先得學會自保,隻要活着什麼都好說,畢竟還有時間去改正。
要自保一定要遠離那些道不同的人,不管他們做什麼——笑臉還是好待遇,趕緊離開,千萬别有任何猶豫。他們那麼做,多半另有所圖。
劉備就是聰明人,他被呂布一腳從徐州踢開,連忙找到最近的曹操。沒多久呂布被曹操滅了,劉備随曹操回了許都。
曹操表面上對劉備挺熱心,安排了住處,沒事還拉着劉備喝喝小酒。背地裡,曹操就劉備生死問題召開過專題的讨論會。最後得出結論,劉備來投靠,暫時不能殺,這樣會斷絕人才投靠的念頭。劉備隻不過是幫曹操拉人頭的工具而已。
劉備可不傻,曹操想成就霸業,我劉備也想有一番作為,道不同,趕緊閃。
劉備剛離開曹操沒多久,曹操便反悔了,還想召劉備回來,哪裡還有機會。
這便是高手,道不同,不相為謀,絕不輕信假象。
人生絕不平坦,各種艱險層出不窮。面對顯而易見的危險,我們會很清醒,就像韓信一樣,躲藏的深深的。然而,碰見曾經的友人、情人我們經常迷失自我。被坑之後,多半選擇默默的忍受,發誓再也不來往!
其實隻要發現對方的觀念與自己不同,就該敬而遠之,别想着能改變什麼。在自己受到傷害之前,該拒絕就大膽拒絕吧,反正最後結果就是:要麼他不爽、要麼你不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