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教學中,到底哪一種推理占主導呢?筆者覺得應該是演繹而不是歸納。如果是歸納,計算公式的産生過程就是一個“發現”的過程。如果是演繹,計算公式的産生過程就是一個“抽象”的過程。數學知識的産生有發現的因素,但更多的應該是抽象的過程。皮亞傑提到過“反身抽象”也叫自反抽象,這是數學抽象的主要方式。如果以歸納推理為主要方式,整個教學過程隻突出一種動作——“算”。在算的過程中發現數字之間的相乘關系,然後得出一般結論,“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接下來就是記憶公式和大量運算。這樣的學習過程是機械的,而且這樣的“發現”也是淺層的。因為數字之間的相乘關系的發現在二年級就能做到,如“5○4○2=40”。數學抽象即反身抽象,是對自己動作的反思及抽象。這種抽象建立在主體兩種動作協調之上,在本課中,在測量長方體體積過程中,一種動作是“擺”的動作,另一種是“數”的動作,兩種動作協調的結果是“算”的結論。
皮亞傑說:小學十一至十二歲同學,具有體積守恒及三維測量的心理結構。學生掌握了長方體的長、寬、高改變時,内部體積或積木中所包含木塊可以不變這一觀念,學生知道一些小木塊擺成的3×1×4與3×2×2這樣的長方體它們的體積是不變的。《課程标準》也指出:以圖形測量為載體,滲透度量意識,體會測量的意義,了解掌握測量的基本方法,從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了讓學生感受“有溫度的數學”思想,通過“擺”的直觀動作及“數”的思維動作的協調,抽象出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在一系列思維活動中,自己構造直觀,努力使學生空間觀念的最近發展區最大化。同時此課也有統一“測量”思想與方法的意圖,二年級的一維測量、三年級的二維測量、五年級的三維測量,都是在經曆一個由“數”到“算”的過程。
在探索過程中,通過兩種動作的協調和兩種水平的抽象,得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第一次抽象是“客體抽象”,以實際操作為依據,在操作中通過“數”的動作,初步抽象出長方體的體積等于體積單位的數量。第二次抽象是将第一次“數”的動作内化,進一步抽象出“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在第一次用小正方體操作時,學生已經知道長方體的體積就是所含體積單位的數量,隻是這種認識還沒有内化。通過操作,便于學生将“擺長方體”的動作内化為自己的知識結構,這一結構是學生繼續同化後續知識基礎。在學生的測量動作完成後,不必讓學生觀察體積和長、寬、高的關系,因為這是“找規律”,是淺層“發現”。讓學生說一說如何測量長方體的體積,這仍然是以“數”為前提,但這時的數已經不止是“動作”,裡面有了充分的“運算”,學生已經跳過動作表征,會用符号表征體積,即“長方體的體積=長(每排體積單位數)×寬(排數)×高(層數)”。數學學習要讓學生探尋數學産生的本原,即有溫度的數學。操作後急于得出結論,有悖認知邏輯,發生認識論認為,認識的發展是随知識本身的發展而進行的。在最初,人們測量長方體的體積時可能經曆漫長的“數”體積單位的階段,雖然在課堂上我們要極力縮短這一過程,但也不能太過着急。在這個操作的過程中應突出這樣一點——活動内化,如果始終停留在實際操作,卻未能在頭腦中實現必要的重構,就根本不可能發起任何真正的數學思維。這樣,在學生有了“長方體的體積=體積單位的數量”這一結構後,抽象水平就要有所提升,進入皮亞傑所謂的“反身抽象”階段,就是對抽象的抽象。這時學生得到的結論是“長方體的體積體積單位的數量”,對于能測量的長方體很好解決,不方便測量體積的長方體怎麼辦?這時就會引起學生思考,長方體的長、寬、高和體積單位的數量有什麼關系?一系列的問題在學生頭腦裡迅速翻炒,前後對比,發現長方體的長就相當于每排體積單位的數量……于是又得出結論“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學生開始用思維把握對象。塵埃落定,在這個不斷探索、不斷抽象的過程中,總是伴随着學生的不斷發現,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對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我們不應滿足幫助學生很好的掌握體積公式,然後機械的套用它進行所謂的解決問題,而是應十分重視幫助學生很好的理解體積公式,要讓學生經曆公式的産生過程,這個過程是什麼?就是“數體積單位”。皮亞傑發生認識論的基本假設是,“兒童邏輯上的進展與相應的心理形成過程之間存在着一種平行關系”,兒童認知的發展,是通過科學概念本身的發生、發展進行的,教師傳授學生
一個新概念,應盡可能按其自發的認識過程進行,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什麼是“有溫度的數學”。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是一個怎樣的發展過程呢,對兒童來講,毫無疑問它是一個“數體積單位”的過程,小學生分階段經曆了長度測量、面積測量、體積測量。從測量的維度看,恰好是從一維測量到二維測量,再到三維測量的過程,測量的實質就是單位累加的過程。但我們要在這樣累加的過程中進行必要的抽象,積累活動經驗很重要,但結果同樣重要。我們的數學學習最終還是要抽象出邏輯數學知識,大道至簡,我們探究出來的體積公式,仍然是在“數體積單位”,隻是數的更簡潔,這也就是數學的魅力所在。這正向皮亞傑認為的那樣,人類的知識不管多麼高深、複雜,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時期。
本課的核心問題是“怎樣測量體積更快?”核心目标是“經曆體積公式的形成過程”。學生開始在“數”體積單位的數量時,各有各的标準,有的橫着數有的豎着數,但無論怎麼數,都是先數一層再數幾層。對于體積單位數量每位同學都不是一個一個數的,此時學生已經開始進入形式運算階段。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學生的邏輯運算思維已經占據很大一部分,确切的說,學生是邊數邊算。開始學生進行一個順向思維的測量,有的擺長方體,再數體積單位的數量,有的擺出長、寬、高,再算體積是多少。但光有這樣一種操作式的測量還不夠,還不足以引起學生對體積單位數量的關注,接下來要讓學生思考“怎樣測量更簡單?”,學生馬上想到用“公式”測量更簡單,這個過程中,就是“數學化”或“結構化”的過程。開始用小正方體擺滿了測量長方體的體積,然後知道隻測量長方體的長、寬、高也可以知道體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數”與“算”兩種動作協調在一起,逐步抽象出“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這就将學生已有的測量手段“結構化”了,這也是學生測量動作不斷内化的結果……
這樣一來,體積公式悄然形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