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co3的雜化軌道類型以及分子構型

co3的雜化軌道類型以及分子構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3 06:04:35

近日,一項關于c-SiC3等含矽分子在漸近巨星分支(AGB)恒星IRC 10216星周的形成機理的研究結果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該成果是原子分子與化學動力學實驗、量化計算、天體化學模拟強強聯合、共同攻關的一個典型例子,展示了天體化學這門新興學科“高度交叉融合”的本質特點。此項工作由華東師範大學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楊濤、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台天體化學團組研究員李小虎,及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夏威夷大學等的科學家合作完成。

AGB星是演化到晚期的恒星。它們以星風的形式不斷向其星周抛射氣體分子和塵埃,形成一個緻密而溫暖的星周包層,是宇宙中著名的“分子工廠”,尤其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富碳AGB星IRC 10216。迄今為止,太空中已發現約200種星際分子,其中一半以上都可以在IRC 10216這一顆AGB星的星周探測到。近年來,AGB星周分子的相關研究引起了越來越多的實驗物理學家、理論化學家以及天體化學家的興趣。

在該項目實驗方面,研究人員制備了Si(3P)、Si(1D)和SiH(X2Π)三種原子和分子束,并通過激光誘導熒光光譜标定它們相應的量子态。實驗發現,Si(3P)與CH2CCH2或CH3CCH在碰撞能量30 kJ mol-1的條件下無法反應,而Si(1D)和SiH(X2Π)卻可以與它們反應,但反應機理也各不相同。通過精确控制氣相分子動力學的方法,研究者研究了Si(1D) 與CH2CCH2或CH3CCH的反應能與勢壘、中間态分子結構等重要信息及各種可能的反應,最終發現H2解離的通道為最主要的反應通道。量化計算方面,通過ωB97X-V 密度泛函與cc-pVTZ基組對反應物、中間态和最終産物的結構進行了幾何優化和頻率計算。對過渡态的搜索,使用freezing string方法生成一個初始态結構與Hessian矩陣,之後使用P-RFO eigenvector following方法對過渡态結構進行優化,最後通過頻率計算确認最終的過渡态。通過高精度的量化計算,科研人員甄别出了H2C=C=C=Si與c-SiCH=C=CH等主要分子的産物通道,以及在Lyman-α光子作用下生成c-SiC3(X1A1)等分子的光解通道。天體化學模拟方面,将實驗和量化計算所得到的反應結果成功應用于AGB星周化學反應網絡模型,細緻研究了c-SiC3分子、SiC4分子、SiC3H2分子、CH3CCH分子及其同分異構體在IRC 10216星周的空間分布、形成和解離機制并給出了它們的豐度和柱密度等信息,為未來可能的天文觀測提供重要依據。

近年來,射電天文領域進展迅速,高靈敏度和分辨率的望遠鏡不斷建成并成功運行,極大地促進了天體化學領域的迅速發展。高性能的射電望遠鏡包括歐洲太空總署的赫歇爾(Herschel)太空望遠鏡、智利的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ALMA)望遠鏡、中國貴州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上海天文台天馬(65米口徑)望遠鏡、新疆天文台未來的QTT(110米口徑)全向可動射電望遠鏡,以及中國作為成員國之一的平方千米陣(SKA)巨型射電望遠鏡陣等。中國以及世界的天體化學領域正面臨着一個蓬勃發展的“黃金時代”。天體化學模拟與物理化學實驗以及多波段射電觀測之間的交叉融合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此項研究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中科院天文大科學研究中心高端用戶專項經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的資助。

文章鍊接

co3的雜化軌道類型以及分子構型(c-SiC3分子在AGB星周包層中形成機理研究取得進展)1

IRC 10216星周分子示意圖(Li et al., A&A, 568, A111, 201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