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泥鳅網箱養殖還是池塘養殖好一點

泥鳅網箱養殖還是池塘養殖好一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8 11:45:51

大家好!我是農村仔學農業。

水産養殖的模式有很多種,對養殖場地建設的要求也是多種多樣。特别對于某些剛起步的特種水産來說,我們往往沒有成熟的經驗去借鑒,在從養殖設想轉變成實際生産的過程當中,往往面對的第一步就是如何去建設養殖池。

泥鳅網箱養殖還是池塘養殖好一點(為什麼泥鳅養殖多采用池塘圍網模式)1

池塘圍網模式 (空心菜水培-----淨化水質,提供泥鳅栖息場所)

養殖池建設思路:

養殖池規劃建設其實就是一個仿生态的過程。歸根結底,就是參考養殖對象的原生态環境,根據其生活習性和生物學特性,去人為的滿足其所需要的自然生存環境,順應其生活生長所需。

對于設施農業中的溫室、畜禽類養殖來說,也是以着相同的思維模式去規劃建設其基礎建設和配套設施的。

拿泥鳅養殖這個例子來說吧!為什麼大多數泥鳅養殖戶都采用池塘圍網方式進行養殖?當然有人會說,你的說法比較片面,有很多人也在用網箱、水泥池、薄膜無土養殖的方式進行養殖,而且也好像搞得風生水起的樣子。但是這些養殖方式,成功率有多高?推廣率有多高?管理方不方便?養殖設備成本又是多少?我們不得而知,好多東西都存在着套路,這些模式的存在,往往隻是在強調我們對産品的要求,往往卻忽略了生命體自身對環境的需求(當然因為效益追求而加大養殖密度造成水體環境惡化屬于另外的範疇)。池塘圍網養殖模式的普遍性存在,還是有着一定的道理的,其本身也是經過血與淚的實踐考驗而推廣開來的。


首先我們來看看泥鳅的生長環境:泥鳅喜歡栖息于靜水的底層,常出沒于湖泊與池塘淺水處、溝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層,對環境适應力強。

泥鳅生活習性和生物學特性又有哪些呢?通過多年養殖塘和野生環境實地觀察:

1、生長水溫10-30℃,最适水溫為25-27℃,屬溫水魚類,喜活動于腐殖質豐富的水草溝渠;

2、泥鳅具有三種呼吸方式:鰓呼吸為主,腸呼吸為輔,同時兼用皮膚呼吸;

3、鑽泥特性:水溫高時,鑽入泥中度夏,水溫低時,鑽入泥中越冬,且鑽泥垂直深度多在30公分以内;

4、對水流敏感性,4、5月逆水而行,8、9月順水而下;

5、泥鳅水體中的運動:泥鳅在水體中容易成群,以個體的上下活動和群體的水平移動在水體中運動,這與其腸呼吸方式、捕食浮遊動物及水生生物方式有着密切的關系;

6、泥鳅喜歡在塘梗周邊區域活動攝食,三五成群在塘基打坑,活動區域較小時,容易在邊角處聚堆;

7、泥鳅屬于小型魚類,在從小苗生長至成品的過程中,生物敵害較多:青蛙、蛇、老鼠、兇猛鳥類、水蜻蜓、蝌蚪、肉食性魚類等。

泥鳅網箱養殖還是池塘養殖好一點(為什麼泥鳅養殖多采用池塘圍網模式)2


建塘要求:

1、保障泥鳅所需水溫及水位條件:建塘深度一般在1.5米。初春一般保持水位50-60公分,随後慢慢加深水位,盛夏提高水層深度至1.2以上,秋天降低水層深度至70-80公分,冬季加深水位至最高水位越冬。

2、保障泥鳅池光熱資源:魚塘一般坐北朝南,有利于水溫及光照,利于浮遊植物生長,保障溶氧,泥鳅屬于耐缺氧魚類,相比其他魚類來說,可适當加大泥鳅養殖密度。

3、由于泥鳅鑽泥特性,池塘底質以粘土為佳,沙質土最好不要建塘。泥鳅鱗片埋于皮下,屬于無鱗魚範疇,鑽泥易使皮膚受傷感染病菌,不利于病蟲害防治。

4、對水流的敏感性,要求魚塘進排水口做好防逃措施,進水口懸空高出水面,進排水口設置防逃網。

5、泥鳅群體在水體中水平運動,采用地籠捕撈方式可增加起捕效率。

6、泥鳅喜歡在塘梗邊活動,建塘過程中減小池塘寬度,可有效利用池塘養殖面積,同時能與地籠捕撈方式形成完美配合,減少捕撈所用的地籠數量。

7、減少生物敵害,池塘四周圍網,空中架設防鳥網。


總體說來,泥鳅養殖塘建設要求:(1)水源豐富;(2)坐北朝南;(3)粘土底質;(4)進排水口做好防逃措施;(5)寬度25米左右,長度100米之内;(6)四周圍網,架設防鳥網。

泥鳅網箱養殖還是池塘養殖好一點(為什麼泥鳅養殖多采用池塘圍網模式)3

水産養殖的對象往往被我們限定在固定水深、固定面積的水體之内,很多時候我們給予的條件往往是我們一廂情願,根本沒有順應生命體自身對環境的需求,特别是對特種水産養殖來說,往往我們沒有相關的資料和經驗可以借鑒,很多時候都是摸着石頭過河,那麼就需要通過我們細心的觀察,用敏銳的眼光去甄别一些事情的真僞,去識别養殖道路上的諸多套路。

活到老,學到老,我是農村仔學農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