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IC photo
立夏是夏季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正式開始。此時春夏交接,餘寒未盡,天氣忽冷忽熱,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李金輝提醒,應根據天氣變化,适時增減衣物,以免損傷陽氣。清晨适宜運動鍛煉,提高機體新陳代謝,但不宜過度。運動出汗,及時擦幹,避免吹風着涼。
立夏之後,氣溫漸高,人容易情緒急躁。老年人因對熱的調節能力下降,更容易生氣上火,憤怒易誘發心腦血管病。也可因煩熱,食欲下降,飲食不香。此時尤要注意調暢情志,除煩戒躁,避免憤懑惱怒。
立夏時節,晝長夜短,作息要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晚睡早起,以利于機體陽氣外發,晚睡的時間以23點入睡為宜,午間最好小憩一下,正所謂“子午覺”。午睡既可以彌補夜間睡眠不足,又可以有效緩解日間工作的疲勞。
立夏之後的飲食應注意健脾和胃,以清淡為主,少食油膩,以免助濕。天熱出汗多時,應注意清暑生津、益氣養胃。夏季水果蔬菜豐富,黃瓜、蘿蔔、西紅柿、西瓜等可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綠豆湯、荷葉粥、銀耳粥亦可常喝,有清暑、滋陰的作用。濕熱明顯者,山藥、扁豆、冬瓜等可常食用,以清利暑濕。生姜是夏季調味之佳品,做菜可适當加點,不但開胃,有助于陽氣的生發,還可以避免夏季寒涼食物吃多了損傷脾胃陽氣。
李金輝還為大家推薦了幾個立夏時節食療、藥膳、代茶飲方。
山藥冬瓜排骨湯
以冬瓜、山藥、排骨加蔥姜蒜、适量肉桂、胡椒、鹽炖煮,喝湯吃肉。功效健脾益氣,清暑化濕。尤宜于夏季脾胃虛濕熱盛,便溏,小便短赤,甚至水腫者食用。
山藥薏米芡實粥
粳米、山藥、生薏苡仁、芡實适量。鍋中放入生薏苡仁、芡實、粳米、山藥熬煮成粥。可加少量白糖調味食用。
山藥益氣養陰、補益脾、肺、腎,健脾止瀉。芡實健脾補腎,止瀉、止遺、止帶。薏苡仁健脾清肺、清熱利濕。立夏後,濕熱重時,可适量多食此粥,以健脾胃祛濕熱,脾胃虛濕熱盛者尤宜。
代茶飲方
夏季尤宜飲用以清暑生津、清熱解毒、健脾化濕為主的代茶飲方。夏季出汗多,疲勞乏力者,以黨參、麥冬、五味子(生脈飲)代茶飲,功效益氣養陰,生津止渴。夏季上火,心煩、失眠、尿赤者,以竹葉、麥冬、蓮子心三味代茶飲,功效清心瀉火,除煩安神。代茶飲的中藥,每次選用5-10g,開水沖泡,每日飲用3-5杯即可。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陳荻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