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牙套臉類似,關于黑三角,你并不能在專業的正畸書籍中找到。許多人在做完牙齒矯正後,發現自己的牙齒之間出現了黑色的空洞,就誤以為這是矯正所帶來的副作用。
為了給牙齒矯正洗白,這裡我請到了華西口腔正畸學碩士—— 宋芳醫生,來講講黑三角究竟是不是矯正造成的?我們該如何繞過這道坎?
當牙龈不能完全覆蓋兩個牙齒的牙頸部與接觸點之間的間隙時,你就會發現在兩顆牙齒之間出現了一個黑色的、空洞的三角形 —— 俗稱為 “黑三角”。
大部分人害怕黑三角,是因為它特别難看。
但黑三角真正可怕的是,它不但無法自我修複(不可逆),反而可能會越來越嚴重。一方面是黑三角容易造成食物嵌塞,另一方面它更容易讓細菌積累,影響牙周健康。
黑三角是一個多因素發病的疾病,主要病因可以分為兩大類:
接觸點(兩顆牙齒相切的那個點)的位置過高
牙槽嵴頂高度降低
我們先來認識兩個東西,一個叫接觸點,另一個叫牙槽嵴頂,大緻就是下面圖示的那樣。
接觸點到牙槽嵴頂之間的垂直距離,是決定黑三角程度的重要因素。
意思是,兩者的距離越遠,黑三角越明顯!
牙周炎
牙周炎會導緻牙龈萎縮、牙槽骨吸收,是導緻黑三角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你平時不注重口腔衛生,沒有養成正确刷牙、使用牙線、定期洗牙的習慣,牙結石就會堆積,為菌斑的進一步積聚和礦化提供理想的表面。
菌斑與牙龈緊密接觸,引起牙周炎,牙結石的多孔結構又容易吸收大量的細菌毒素,從而引發牙周軟硬組織的退縮。
軟組織:表現為牙龈萎縮,牙根表面暴露,當比較窄長的牙根暴露出來時, 比較寬的牙間間隙使牙間表現出“黑三角”現象。
硬組織:牙槽骨吸收,牙槽嵴頂高度降低,導緻鄰牙接觸點到牙槽嵴頂的垂直距離增加進而出現黑三角。
牙冠形态
是正畸治療後黑三角發生的一個明确因素。
可以發現黑三角很讨人厭,基本都出現在前面幾顆牙之間(前牙區),就像是特意跑出來給人看的一樣。
這是因為下颌前牙區的牙齒,牙冠形态相對長和窄、呈三角形,接觸點的位置就會很高,拉長了到牙槽嵴頂的垂直距離,所以更容易發生黑三角。
天生牙周不同
并不是每個人的牙周生來就是一樣的,我們可以簡單區分為:薄的牙周生物型和厚的牙周生物型。
厚的牙周生物型,骨組織較厚、密實,龈乳頭寬而扁,牙周具有良好的血供和生物組織記憶性,牙龈不易萎縮;
相反,薄的牙周生物型,骨形态常呈扇貝狀,龈乳頭狹長,易發生永久性退縮,所以更容易在矯正後出現黑三角。
牙根分散
相鄰牙齒所成的角度,與黑三角的發生密切相關。牙根分散程度被認為是引起黑三角的潛在因素,牙根越分散,發生黑三角的概率越大。
在矯正過程中,不正确的托槽粘接可導緻治療後過大的牙根分散,加大了相鄰牙齒之間的間隙範,這也是牙龈黑三角出現的常見原因之一。
年齡
随着年齡的增長, 牙龈乳頭高度每年平均降低 0.012 mm,黑三角的發病率也會增加。
20歲以上正畸比20歲以下更易發生黑三角,可能與随年齡增長,口腔上皮變薄,角化龈退縮降低,進而導緻牙龈乳頭高度降低有關。
牙齒擁擠
是發生黑三角的一個易感因素。
在正畸臨床中,上下颌前牙嚴重擁擠患者,軟垢牙石不容易清潔幹淨,牙龈長期炎症,導緻牙龈退縮。
通過矯正,原本擁擠的牙齒排齊後,相鄰牙齒間過大的間隙就暴露了,将導緻明顯的牙龈黑三角。
Pic From Majeroni Orthodontics
如果真的那麼不幸,在牙齒矯正中或者矯正後出現了黑三角,目前主要可以通過鄰面去釉和做牙貼面兩種途徑。
鄰面去釉:如果黑三角不嚴重,在矯正快結束時,我們可以通過鄰面去釉,改變牙冠形态。從點接觸變成面接觸,增大接觸區面積,同時配合正畸關閉間隙,從而減少黑三角的發生(具體是否合适需要醫生評定)。
做牙貼面:如果黑三角已經非常明顯,你可以通過做牙貼面,來掩飾黑三角的問題。
所以,黑三角的出現有種種原因,但并不是由牙齒矯正導緻的。
黑三角是個不可逆的過程,它隻會愈演愈烈,我們的首選應對辦法是注意口腔衛生、提前進行牙周治療,預防黑三角的出現,而不是等到它真的出現後再想辦法去彌補。
彩蛋:
有口腔和牙齒方面的困擾無處咨詢?戴牙套的心情無處分享?小貝拉你進高質量牙套群,群内還有不定期福利!比如這周:進口護理大禮包,嘿嘿。
不過,貝緻專屬群不是誰都能進來的喲~ 在此條内容下留言,或直接私信小貝(zenithzh),看誠意(lian)邀請進群。
貝緻,專業的互聯網口腔平台,在上面你能夠便捷地找到好牙醫,能根據牙醫的案例、價格、地理位置等來做選擇。我們通過對醫生的教育背景、從業經驗、案例衡量等多方面進行評估,将真正的好正畸醫生接入到平台上。快長按關注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