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覺醒年代 顧維鈞演講

覺醒年代 顧維鈞演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20:51:11

朋友,請您關注@有女如玉書中尋,這樣您就可以繼續收到更多精彩的文章分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将是我最大的動力。

覺醒年代 顧維鈞演講(覺醒年代顧維鈞借林則徐詩)1

《覺醒年代》劇照 顧維鈞

顧維鈞:“現在我們不能再考慮個人名聲了”

《覺醒年代》呈現了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的“屈”與“倔”。中方代表團駐地的窗外是“打倒賣國賊,還我青島”的呼聲,窗内是代表們的無力無助。原本以為戰勝國的巴黎和會上中方能收回山東,可是,戰勝國中國仍然隻是“被強國處置”,被戰敗國德國占領的山東又要被日本人全盤接收。

和約如果簽字,那就是鐵打的賣國。如果不簽字,當時政府又怕惹惱了美英法日強國,造成更大的損失。 汪大燮緻電代表團:搞一個妥協的提案去求威爾遜。

覺醒年代 顧維鈞演講(覺醒年代顧維鈞借林則徐詩)2

《覺醒年代》劇照 陸征祥

代表團團長陸征祥覺得:“妥協”的度,不好把握啊,搞不好就真坐實了“賣國賊”了。多做可能多錯,不如不做了。

年僅31歲的顧維鈞是代表團重要成員之一,代表團心灰意冷之時,顧維鈞站出來說:“現在我們不能再考慮個人名聲了,國家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唯有奮力一搏。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覺醒年代 顧維鈞演講(覺醒年代顧維鈞借林則徐詩)3

《覺醒年代》劇照 顧維鈞


解讀林則徐名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出自清代林則徐的詩《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這句詩,是林則徐寫給夫人的家書,直譯白話意思是:如果對國家有利,我可以不顧生死。怎能見禍而逃避,見福就趨附呢?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清)林則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于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這首詩,林則徐作于1842年。

我們熟知的曆史“民族英雄林則徐虎門銷煙”發生于1839年。

可是禁煙不久後,55歲的林則徐就成為了投降派的“替罪羊”,各種誣陷、指責、打擊接連降臨。

1840年,林則徐被革職。

1841年,林則徐被降為四品卿銜,貶至浙江鎮海。

1842年,林則徐被從重發往新疆伊犁,效力贖罪。

覺醒年代 顧維鈞演講(覺醒年代顧維鈞借林則徐詩)4

林則徐虎門銷煙

林則徐因主張禁煙被貶伊犁充軍,在古城西安與妻子離别時,寫下這首詩,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感以及性情人格,表達了作者願為國獻身,不計個人得失的胸懷。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我能力低卻擔重任,早就感到筋疲力盡了。一再擔任重任,再而衰,三而竭,我這衰老之軀、平庸之才,支撐不住了。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隻要有利于國家,哪怕犧牲自己也心甘情願;怎麼能趨利避害呢?

谪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于戍卒宜。”我被流放伊利,這是君恩;到邊疆做一個多幹體力活、少動腦子的戍卒,對我才适當吧。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我跟老妻開玩笑說,你不妨吟誦一下“這回斷送老頭皮”那首詩來給我送行吧。這句詩有一個典故:宋真宗訪天下隐者,杞人楊樸奉召廷對,自言臨行時其妻送詩一首雲:“更休落魄貪杯酒,亦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将官裡去,這回斷送老頭皮。”楊樸借打油詩表達不願入朝為官。林則徐讓老妻為自己吟此詩,是在自比楊樸,令人感慨。

林則徐一生都無愧于這句詩:“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覺醒年代 顧維鈞演講(覺醒年代顧維鈞借林則徐詩)5

林則徐紀念雕像


顧維鈞引林則徐詩句表心志

巴黎和會中,在“簽字”與“拒簽”之間,能否找到一個稍妥協的方案?既能維護國際關系,又絕對不損害國家主權?這需要外交家的智慧,也需要強大的國力做後盾。

對個人而言,“拒簽”比“妥協”似乎更容易,畢竟“妥協”若把握不好度,就可能成為“賣國賊”。

在這兩難的處境,顧維鈞站出來了,他表達的是外交官的承擔:“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覺醒年代 顧維鈞演講(覺醒年代顧維鈞借林則徐詩)6

《覺醒年代》劇照 顧維鈞

此刻,說出這番話的顧維鈞,在履行着外交家的職責,但凡為國家有一線回旋的餘地,就要奮力搏一回,無論個人名聲,還是生命。我被這铿锵之語感動得熱淚盈眶。

顧維鈞牽頭,在保證中國底線的前提下,做了妥協方案:

就算不能收回,也不讓日本獨占,戰勝國五國共管——被拒;

和約上注明“日本接管中國山東”這條保留意見,其餘部分簽字——被拒;

和約之外發個“保留意見”的補充說明——被拒;

……

被拒!被拒!全是被拒!真是弱國無外交,吾輩當自強。

覺醒年代 顧維鈞演講(覺醒年代顧維鈞借林則徐詩)7

電影《我的1919》劇照 顧維鈞

外交并不是一味地“強硬”。在說“不”之前,他們為了國家,仍盡力嘗試了各種在底線之上的妥協,然而國微言輕,當時的大國強國根本不在乎中國的感受。

覺醒年代 顧維鈞演講(覺醒年代顧維鈞借林則徐詩)8

青島遺址博物館 顧維鈞蠟像

曆史書上,提到五四運動,就要講巴黎和會,說到巴黎和會,就要提到“顧維鈞”。他代表中國用“拒簽”的實際行動,發出了那聲不屈的“不”,彰顯着中國的力量,至今仍萦繞在曆史的天空。

這片天空中,曆代愛國志士們舍生忘死;這片天空中,回蕩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覺醒年代 顧維鈞演講(覺醒年代顧維鈞借林則徐詩)9

外交家顧維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