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感謝#數字尾巴#提供的領勢LINKSYS MX5300路由器 #尾巴衆測# 機會。
路由器是一個每時每刻都存在于我們身邊的設備,為我們提供了互聯世界的隧道,但消費者對路由器産品的認識卻相當的陌生。我曾詢問了10個家庭對于路由器的滿意程度,多數家庭都給出了連接不穩定,速度時快時慢的反饋。當我問他們是否考慮更換更好的路由器的時候,多數家庭給出的回答都是“可以湊活着繼續用”。個人認為,路由器的好壞并沒有得到消費者足夠的重視,以及消費者也沒有心思去了解路由器的諸多細節。
我不打算在這篇文章裡用激動的心情告訴你們WiFi6能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這也不是一篇對于諸多路由器新技術特性的闡述和驗證的長篇大論。我想聊一聊從一個普通的消費者眼裡,領勢MX5300究竟是一個怎樣的路由器産品,以及我對路由器WiFi 6的一些思考。
//純白方正簡潔的外觀讓MX5300很好的融入了家具中,自然且和諧。
MX5300絕對不是那種一眼看上去就像是個路由器的産品,外觀上采用了白色方柱狀的工業設計,在被多天線路由器統治了多年的今天,顯得格外和諧精緻,猶如海洋中的一座高塔,成為家庭網絡信号的中樞。回想起我們家曾購買過的華碩RT-AC5300外觀像極了八爪蜘蛛,過于可怕的造型導緻我爸想方設法的把它藏在了沙發背後,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路由器的性能。多數路由器的性能好壞和外面那根天線長得多大多粗沒有必然的聯系,就像是手中的這台MX5300,雖然外面一根天線都看不到,但内置了13根天線有着強悍的覆蓋性能。
機身的頂部采用了镂空的圓孔網狀結構,更利于熱量的散發。由于機身的寬度有限,背面的WAN口和LAN口則以豎直的排列呈現,不僅容納四個網絡接口,同時還配備了USB3.0接口,可以用作家庭網絡存儲功能,在性能上得到更好的滿足。但這樣的設計會對網線的隐藏産生一定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有更高的理線能力,需要想點方法才能夠遮掉後面的幾根線材。畢竟在家居擺放裡,線材的收納對美觀的影響尤為重要。
MX5300在外觀的設計上非常符合現代家居品味,其規整純白的外觀使能夠很好的融入大部分風格的家居環境之中。你可以将它放心的擺在家庭的任意位置,不需要擔心它成為家居裝飾中的一個異類。
//APP主動連接WiFi設置的方式快速方便,APP的細節還有改善的地方。
領勢MX5300的連接與其他的路由器有些不同,從盒子内的設置紙可以看到它需要你先下載一個“Linksys”的應用程序。iOS自然是可以直接在App Store搜索到該應用的,但是我嘗試在安卓手機上下載的時候,我發現三星應用商店、酷安無法搜索出該應用,華為應用市場和應用寶則可以正确搜索。
非常獨特的一點是,其他品牌的路由器通常要求你先連接到相應的WiFi内再進行設置,而領勢則是直接打開“Linksys”應用,先注冊賬号之後,再自動搜索周圍設備進行設置連接。使用“Linksys”設置整個網絡的體驗是流暢的,一氣呵成無需過多關注設置上的問題。
我個人是認可這種操作邏輯的,相比于以往的先在WiFi列表裡找出默認狀态下的新WiFi再進入設置,直接由APP出發主動搜尋連接WiFi,可以省去讓用戶尋找哪個才是默認WiFi名字的麻煩,對于不太熟悉路由器産品的用戶來說也更加自然方便。但是打開APP先要求注冊賬戶的體驗着實不是那麼令人滿意,尤其是在用戶還沒有連接到路由器的情況下,用戶會思考我注冊這個賬号和我設置路由器是否有關系,或多或少會引起用戶的疑問。更适合的方式還是打開軟件之後直接搜尋周圍的WiFi自動連接設置,等設置好了之後再要求用戶關聯賬戶,這樣的使用邏輯更符合用戶習慣,也不會造成理解上的困擾。
Linksys的手機應用做的隻能說差強人意,基本功能都可以實現,UI界面做的非常優美也比較清爽。但是APP的細節上還有待加強,沒有适配iPhone 11 Pro Max分辨率,時至今日還需要郵箱驗證設置賬戶,應用内漢堡菜單的切換邏輯都讓人覺得與現代APP落下了一步,希望後續能夠有改善。
雖然使用APP連接和設置WiFi已經是目前路由器市場的通用做法了,一定程度上也能帶給用戶更好的操作體驗,但是市面上一衆的路由器廠商所配套的APP,真的很難找到一個可以稱作是較為成熟的産品。我尤其擔心廠商在更新換代的過程中抛棄了對APP的更新,廠商是否有能力開發出更好用的路由器管理界面,能否持續優化APP的使用體驗,這些都影響到用戶對路由器的直接體驗。
//MX5300是首款在國内上市、WiFi6、三頻、Mesh、分布式無線覆蓋路由系統。
WiFi6作為市場熱門的新概念,受到了消費者們的關注,也是MX5300的首要賣點之一。WiFi6的主要提升體現在“速度快”和“容量并發更大”。速度自然是每一次叠代都會提升的地方,WiFi6支持了最高160M頻寬以及4x4的手機天線,MX5300則支持最高5.3Gbps的速率,但就目前絕大多數家庭光纖都沒有過1000M的情況下,能否跑滿自家網線才是最關鍵的。更大的容量并發則能夠顯著改善實際體驗,與WiFi5相比,WiFi6允許更大的客戶端帶寬,允許更多的并發客戶端,并且将延遲降低了三倍,這主要還得益于應用了OFDMA和MU-MIMO技術。
OFDMA技術允許多人同時占用同一個信道,以往是每個用戶每次發包都占用整個信道,新技術下多人根據發包容量大小組合在一起共用信道,充分利用信道資源,提高整體效率降低了時延,直接的效果是“提升每個人平均速度”。
MU-MIMO技術則允許同時響應多個設備的請求,做到多用戶多輸入多輸出同時進行,以前是一個設備一個設備排隊溝通,同時和多台設備進行溝通,速度就得到了提升。
TWT目标喚醒時間特性,支持路由器與設備協商,多久喚醒發送和接收數據,這樣即使在聯網狀态下沒有發生數據變化,那麼就會暫停數據溝通,讓筆記本手機平闆等設備,更加省電。這和手機信号其實是一個道理,手機最大的一個耗電其實就是搜索網絡以及進行網絡信号的收發,在網絡不好的地區,你的手機耗電會急劇增加,因為設備需要頻繁找網。
無線Mesh技術則是一種可以與其它網絡協同通信,生成了一個動态的可以不斷擴展的網絡架構,任意的兩個設備均可以保持無線互聯。在這Mesh分布式網絡系統中不僅SSID統一,無線設備可以自由尋找信号最好的節點連接,無縫切換于各個不同節點。因此無線Mesh技術組成的是一種多節點互聯網絡,不僅通過無線信号放大使得WiFi可以覆蓋更大面積,而且任意一個節點出現問題并不會導緻整個WiFi網絡癱瘓,擁有較強的穩定性。
WiFi6所帶來的強大能力,與WiFi5相比是全面的升級進步。更快的速度能夠服務随之而來的4K/8K超清視頻流媒體以及AR、VR所需要的海量數據吞吐;更大的容量并發則可以服務于即将到來的智能家居時代,當家庭家居萬物聯網的時候,必定需要有能夠支持多設備高速連接的路由器。
對于消費者而言,理論支持更高速度一定不是最值得期待的,因為多數人家裡的網線并沒有到達路由器的瓶頸。而在消費者更關注的實際體驗這塊,MESH、OFDMA、MU-MIMO等技術的加持,使得路由器能夠将各家網線的最大水平發揮出來。換句話說,你大可不必期待WiFi6将家裡200M的網線發揮出500M的效果,但WiFi6能夠讓你無時無刻體驗到無限接近于200M的穩定網速的特性,會使你在家的生活倍感愉悅。
MX5300作為一款已經市售的産品,擁有上述所說的全部新特性,能夠讓更多人率先嘗試到新技術所帶來的暢快體驗,這樣規格的産品,在WiFi6産品市場布局的初期,有着相當重要的戰略意義。
//怪獸級别的WiFi信号覆蓋面積,讓300平米空間每一處都享受穩定高速的網絡連接。
MX5300引入了覆蓋增強技術及13 根高增益天線,有效提高了WiFi的覆蓋空間,官方表示單個MX5300的覆蓋面積能達到3000平方英尺(278.7平米)。目前我家除去室外陽台空間大約200平米,整體包含陽台全面積超過300平米,理論上來說應該單個MX5300就可以幾乎覆蓋整個空間,但實際情況可能會因為穿牆的緣故受到一定的影響,我在如圖的位置點都進行了測試。(我家小鄉村隻拉了電信200M的光纖,跑滿也就隻有200M的速度還請大家見諒。測試工具采用的是iOS版本的SpeedTest,機型為支持WiFi 6的iPhone 11 Pro Max,測速數據每處測試五次取平均值。)
實測的結果的确出乎我的意料,除了已經是隔了幾道牆的戶外有一定程度的衰減,多數地方都能夠跑到将近滿速。我們家平時是使用華為Q2 Pro的PLC電力線方案,在一母二子的情況下可以覆蓋整個家裡的所有地方,在大多數地方都能獲得接近滿速的地方,但仍然會出現信号比較薄弱的地方,比如大廳廁所位置的角落經常隻能跑到60M的速度,在較遠的陽光房區間僅能達到100M左右的網速,而MX5300在這兩個場景依舊可以維持滿速。
其實在拿到路由器的那一刻我還在苦惱隻有一台路由器如何搭建Mesh,我原以為單體路由最大的覆蓋面積不過200平米,就像之前購買的八隻巨大的天線的華碩RT-AC5300連家裡室内都無法完全覆蓋。而測試結果足以證明MX5300信号覆蓋的強大,單個路由器就完整的覆蓋了我家室内室外300平方米的區域,其中還包括了很多需要穿牆進入的地方,從而無須使用Mesh來擴大覆蓋範圍,這刷新了我對路由器覆蓋範圍的認知。
我們家由于沒有使用台式電腦、打印機、Nas設備等,唯一需要網線的就是電視旁iPTV的機頂盒,其餘的所有設備都均為無線接入。而在多設備同時接入的情況下,網速依舊保持同樣接近滿速的表現,不會出現網絡速度波動的情況,并且由于單隻就可以覆蓋整個家庭,實測總體體驗明顯要優于需要來回切換不同子母節點的華為Q2 Pro。
有點遺憾的是我家的網絡基礎條件的确較差,無法發揮出MX5300全部的能力。如果想要知道它的WiFi覆蓋面積有多大,可能還需要更大的房子才能夠一探究竟。Mesh之後的MX5300肯定擁有巨大的WiFi覆蓋面積,這種性能的産品或許可以應用在飯店等再大型一點的場所,畢竟空間越大設備越多,才能發揮出這台性能怪獸的全部功率。
//向高端用戶打造的集前沿的技術與強大的性能的怪獸級路由器,需要有更大的空間釋放。
從MX5300上滿載的新技術特性可以看出它必定走的是高端路由器線路,作為首款在國内上市WiFi6 Mesh路由器,優先搶占市場空間,随着越來越多新的手機和電腦都支持WiFi6的特性,在不遠的未來仍有不小的潛力。Mesh、OFDMA、MU-MIMO等技術的加持可以提供高速率、低延遲、多通道的網絡服務。高通四核芯優秀的性能加上支持VELOP和跨協議mesh組網,MX5300可以作為主控路由器輕松組建MESH網絡,獲得非常廣的無線信号的覆蓋面積。這些特性都将讓領勢MX5300成為2020年上半年高端路由器市場強有力的競争者。
高端産品所帶來的價格問題仍是這款路由器最大的問題,雖然做到同樣性能的同類産品都高居4000元的價位,但MX5300新品價格2599元确實讓人不得不再三思考。對資金寬裕且尤其是那些大平層豪宅和别墅家庭來說MX5300是一台可以一步到位享受優質的網絡服務的機器,利用MX5300和AC3900組成1 3Mesh網絡可以讓整一個大家庭裡無死角的享用高速網絡。而對于更多普通家庭來說MX5300的性能用于覆蓋100平米的房子,無疑是有點法拉利引擎裝在拖拉機上無處施展的味道,性能的溢出以及高昂的價格阻止了他們嘗試這些新鮮的技術,隻能寄希望未來有性能和價格更為适中的WiFi6産品能夠讓更多家庭體驗到新技術所帶來高速穩定的網絡服務。
在了解路由器産品現狀之後,我認為對于消費者而言,路由器參數以及前沿技術名詞過于複雜,即使花了一定時間去了解技術帶來的優勢,也未必能真正發揮出完整的性能。消費者所關心的是路由器是否快、是否穩定,但這兩個因素恰恰又非常依賴實際場景,在安裝布置路由器時也會因為房屋結構問題、網線問題、電源問題對網絡質量産生意想不到的影響。
要發揮路由器全部的性能也依靠消費者終端設備的支持,而多數的普通用戶其實無法獲知自己終端手機或者電腦設備的頻寬和天線數量,例如目前支持WiFi6的手機設備的頻寬大都是80M的,筆記本網卡有一些可以支持到160M,而設備内的天線數量又有有1x1到4x4,要求消費者詳盡了解這些内容并不現實。這就會讓現在的很多潛在用戶放棄對路由器的更新換代,畢竟要讓一個路由器發揮出廠商宣傳的能力,已經是一件非常極客的事情了。
不可否認的是,2020年必定是5G和WiFi6高速增長的一年,智能終端設備廠商都前赴後繼的投入到了新技術的研發,新的技術特性給了消費者們和廠商可預期的“行業革命”,在殺手級的應用場景出現之前,誰能夠打出名氣搶占市場,誰将會在未來的行業裡站穩腳跟。
這兩者在目前都處在了行業制定了相應的技術标準,但相應的應用終端以及應用場景都十分有限的狀态。從技術特性上來說,WiFi6和5G一樣都具有同時支持大量設備接入的特性,應用于像機場、車站、餐廳等人流量較大的公共場所有着明顯的技術優勢,能夠顯著改善海量人口連接公共網絡的體驗。這些場景裡明顯要比家用環境要更加适合WiFi6特性的發揮。在不遠的未來,智能設備的普及和LOT物聯網時代的來臨,會使得家庭中湧入更多需要聯網的設備,這時一個能夠穩定為多設備提供網絡服務的中樞就尤為重要,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對WiFi6有需求。
我從不懷疑WiFi6光明的前景,因為接下來會有很多的場景給WiFi6施展手腳,就現階段而言,除非你的家庭裡需要大量的設備聯網或是剛裝修好新家想要為将來打下良好的網絡基礎,否則你們家裡目前正在使用的普通WiFi5路由器也能很好的服務于家庭網絡環境。
我一直都相信WiFi6是正确的方向,隻是還需要一點時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