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季雨 文/攝)“老字号”承載着悠久的曆史文化記憶,很容易獲得社會大衆的認可。人們出于對“老字号”的信任,會為其消費。從外用的洗發水、祛斑霜,到内服的桑葉茶、藍莓葉黃素,“南京同仁堂”在電商平台上,可以說是“無所不能”。不過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這都是出自山寨公司的擅自“貼标”,隻需2萬元就可輕松獲得背書。
消費者質疑:購買到的“南京同仁堂”商品為貼标産品
當你打開各大電商平台或社交平台,搜索“南京同仁堂”,會跳出不少候選商品,五花八門,讓人看得眼花缭亂。從外用的洗發水、祛斑霜、泡腳包,到内服的桑葉茶、藍莓葉黃素等,涉及領域的廣泛,讓人瞠目結舌。而因為它們都冠以了老字号“南京同仁堂”的名頭,所以消費者放下了戒備心,慷慨解囊為它們買單。
不過,隻要消費者細心一點,應該不難發現,這些産品外包裝上的“南京同仁堂”五個字後面,往往都跟着各式各樣的後綴:樂家老鋪、綠金家園、生物科技、養生館、國醫館……現代快報記者觀察到,這些冠上“南京同仁堂”的産品,銷量都很“美麗”,一般月成交量都能達到100單以上,銷量好的甚至能達到五六百單。
銷量這麼優秀,療效呢?在某社交平台上,存在着不少對南京同仁堂相關産品的吐槽帖。“抱着支持國貨的心态支持下,沒想到卻是個假店”“南京同仁堂竟然還出了去紋身水,這難道不是智商稅嗎?”……
衆多評論中,也有一些網友扒出,自己購買的南京同仁堂産品竟然是被“貼标”的。同樣的國藥準字認證、同樣的産品編号,某品牌旗艦店美白體膜300ml的售價是49.9元,而貼了南京同仁堂的标,售價飙升至398元。
記者探訪:電商平台購買的産品,線下門店人員卻沒見過
他們購買的産品真的都是貼标的嗎?
近日,現代快報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在電商平台上,對一款南京同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草本足浴包”進行售前咨詢。當記者詢問,該款足浴包是否為南京同仁堂公司生産的商品時,客服人員表示,“可以放心,是正宗南京同仁堂的商品。”記者以39.9元的價格下單購買了這種草本足浴包。
幾天後記者拿到了這款足浴包。不過卻發現,在足浴包的背面卻清楚标明,生産方竟然位于安徽省亳州市,經銷商才是南京同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當記者想要将問題反映給客服時,卻發現商品已經處于“過期不存在”的狀态了。
現代快報記者帶着這款在電商平台上購買的草本足浴包,來到南京同仁堂位于中華路上的門店。工作人員表示,“這不是我們家的産品,我們家主要賣的是中藥和中成藥。”
那麼這個足浴包,為什麼會用南京同仁堂的名号呢?工作人員表示,這點他們并不清楚,但網上有很多頂着他們名号銷售的商品,消費者要注意辨别。
網絡亂象:老字号品牌被濫用,2萬元就可獲得貼标
“南京同仁堂”為何會演上了“變形記”?其實隻要在網絡上搜索“南京同仁堂貼标”,就可以輕松找到做貼标的代理商。他們大多同時從事南京同仁堂、修正、仁和、白雲山等品牌的貼标。其中,不少拿到南京同仁堂品牌授權的經銷商,做的是二次授權業務。
記者在經銷商處了解到,想要獲得南京同仁堂的貼标,需要交兩部分費用。首先是保證金,單品的收費在2萬元左右,品牌使用費為貼标産品出廠價的25%-30%。當然,每家經營商獲得的授權不盡相同,根據授權商品品類的不同,收費也會有差别。
簡單來說,這些經銷商有的是做内服食品、保健品的貼标,有的是做外用的祛斑産品的貼标。按照行業内的規矩,化妝品貼标價格會高于食品的貼标價格。其中的分成和利潤也會有所不同。
據中國商标網,截至3月15日,南京同仁堂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已申請153件商标,大部分為南京同仁堂、樂家老鋪、遐齡等,并沒有電商平台上一窩蜂銷售的綠金家園、生物科技、養生館、國醫館等商标。
維權:“南京同仁堂”被山寨提起訴訟維權
自己的金字招牌,被人拿去賺錢,南京同仁堂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也沒幹坐着,它拿起了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權利。
天眼查顯示,涉及南京同仁堂的128起法律訴訟裡,有27起是關于侵害商标權糾紛以及仿冒糾紛的。記者注意到,這些案件的被告品牌,包括了“南京同仁堂綠金家園”“南京同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同仁堂養身館”等。
2021年5月,現代快報曾報道過南京同仁堂被山寨一事,當時南京同仁堂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狀告南京同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技公司)。
從股東出資情況看,科技公司是在南京同仁堂管理者和決策者為謀求南京同仁堂更好地發展過程中依法成立的,是南京同仁堂事業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科技公司還辯稱,“同仁堂”注冊商标專用權屬于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同仁堂将其企業名稱簡稱為“南京同仁堂”,本身就是違法行為,沒有合法權益,請求法院駁回其訴訟請求。
最終,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科技公司的企業名稱的注冊使用并不違法,但現有證據表明,科技公司授權其他公司生産産品,在包裝上突出使用了“南京同仁堂”字樣,科技公司的行為已構成不正當競争行為,應立即停止将“南京同仁堂”作為企業簡稱突出使用。同時,科技公司需賠償南京同仁堂經濟損失20萬元、維權合理費用2萬元。
雖然赢了官司,但是侵權并沒有停止的迹象。法律界人士分析,主要原因在于侵權成本較小,但利益卻很大,才導緻侵權方铤而走險。(部門圖片來自網絡截圖)
(現代快報全媒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