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集,劉小敏和陳卓還是分手了,兩人雖然充滿了不舍,但還是理智戰勝了戀愛的沖動。
對于小敏來說,筆者覺得離開陳卓挺好:
畢竟鬧心的事接連發生,就像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産生了一系列不良的影響。
一則,兩家小孩子早戀被大人發現,還把佳佳媽媽李萍氣得肚子裡的孩子也流掉了。
另一則,小敏和陳卓戀情被撞破。
再有,如果陳萍和洪衛内部也出了什麼事兒,洪衛再把外面養的孩子領回來。
那就亂了套了。
哎呀媽呀,編劇你行,就你能編。
還有就是當年蘇老師的生死未蔔,也是小敏心中一直揮不去的痛,導演怎麼編不管,但是筆者自認為在小敏的潛意識中肯定是已經愛上了蘇老師。
不然的話,兩個有家室的人,到底是什麼魔力,才能讓信件頻繁的往來?那就隻有四個字兒能解釋,好聽叫“靈魂伴侶”,不好聽就叫“精神外遇”。
要不是蘇老師的妻子和金波對小敏又鬧又打,筆者不相信他倆就是單純的談人生,談理想,兩個不如意的人,肯定會往下發展的。
再有,出了事兒,蘇老師選擇自我了斷也好,躲起來不見熟人也好,表面是不能忍受如此屈辱,可實際上就一個字“慫”。
他一個大男人丢下自家的孤兒寡母,還有孤立無助的小敏一走了之,可是小敏卻心灰意冷,遠離了家鄉,遠離了孩子,到了北京,就是想尋找新的人生,可這心裡的梗怎麼能過去呢?畢竟一個那麼大的人,就是因為她而有可能離開這個世界。
小敏嘴上不承認,可是她的潛意識已經把蘇老師當成她的白月光。估計蘇老師也把小敏當成了朱砂痣。
真是暧昧,害死人呐 。
尤其是他們互傳的詩歌,大多都是有關愛情的,你看這首:愛是亘古長明的塔燈。
看看百度百科:
所以小敏是滿骨子浪漫,是個徹頭徹尾的中年文青。
她為什麼喜歡陳卓,還不是陳卓也有點小浪漫,對她還特别地暖,但陳卓還是沒達到她自己的理想型,隻是在北京這麼多年孤苦伶仃的一種寄托罷了。
所以你看她和陳卓的關系,不想讓單位同事知道,也不想讓家裡人知道,反正就是不想公開,表面上是因為怕孩子有想法,怕這個有想法那種想法,但主要還是自己的坎兒過不去,而且陳卓的魅力也沒達到讓小敏足以能跳過去砍的那個程度。
如果兩人就是談談情,說說愛,不談家庭,不談工作,不談婚姻,這都蠻好的。
但是一旦他們戀愛的事兒被金波,李萍,她母親,甚至是兒子俊俊,也就是當年蘇老師事件的見證者摻和進來,小敏就覺得臉面沒有了。
另外,陳卓在女兒和俊俊的早戀問題上,明顯是護自己女兒的,畢竟最後佳佳還是順了李萍,願出國去學習了,而陳卓不但沒反對,還極力贊同。
還有,陳卓明顯也是不希望孩子們繼續走下去,因為他隔應金波,怕有其父必有其子,所以他骨子裡,就認為駿駿配不上佳佳。
糾結過程中,當然也就沒心思和小敏聯系了。
看看陳卓和同事的對話,就明白陳卓的想法了。
“你跟小敏姐要是陌生人,你同意佳佳和家駿在一起嗎?”
“家駿這個孩子,學習好、長得帥,但是對于他的爸爸,以前常喝酒,後來又讓兒子熬夜打遊戲幫他還債…”
而這時候,暖男人設的陳卓是不是應該對小敏噓寒問暖?可是他卻一直沒聯系她,這足以讓敏感的小敏知道陳卓的想法。
所以,當小敏來到陳卓家提分手的時候,兩個人已經失去了以往的恩愛,反而生分了不少。
而且,陳卓對于小敏提出的分手沒有一絲挽留,直接就同意了。
雖然之後,兩人都默默的流淚,對這次分手有無奈和不舍, 但是成年人的理智還是讓他們走了這一步。
這也證明了半路夫妻的悲哀,一旦他們的感情影響了孩子,他們可能會馬上把自己的感情犧牲掉,以保全家太平,這也是成年人骨子裡的那份自私——親情至上。
現實當中當然也一樣,半路夫妻有的甚至在經濟上各顧各,暗地裡都忙乎前方家的孩子,這樣導緻現任的配偶及其不滿,最後過着過着還是走散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