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帖“擊球力中,誰的貢獻最大?”發表,提出了一種用身體水平扭轉角度來推斷正手拉弧圈時,各肢體發力對擊球力貢獻相對份額的假設,簡稱“角度辨力法”。下面詳細解釋一下其中的主要思路和相關原理。
該法總體思路是:1 擊球力大小來自球拍速度。2 把拍速看成人體剛體末端水平旋轉的線速度,且線速度可換算出相應角速度,與身體扭轉角度挂鈎。 3 以髋線、肩線、小臂線的旋轉角度來推斷各肢體對擊球力貢獻的相對大小。
圖1 正手揮拍120度拉弧圈
下面解釋一下該思路的基本原理。(參看圖1)
1 擊球力(一般為50-150牛頓,耗時1毫秒左右)來自球與球拍的碰撞(圖1,D點),具體說擊球力大小來自球拍速度。碰撞時拍速越大則擊球力越大。所以看肢體對擊球力的貢獻可以參考其對拍速的貢獻。設定一些條件,根據動量守恒定理從拍速v10 可估算出出球速度v2,再根據動量定理可算出沖力 F ,即擊球力。可證明拍速越大擊球力越大。非完全彈性碰撞可引入法向恢複系數 e 計算,結論相同。公式, Ft=m2v2–m2v20, m1v1 m2v2=m1v10 m2v20
2 拉弧圈從引拍結束A到擊球瞬間D,全程1到2米的揮拍弧線ABCD,耗時約200毫秒。其間拍速一直都在增大(參看圖1,圖2)。圖中紫圓為人體軀幹,紅圓為球拍,藍線為持拍手臂,小綠圓為乒乓球。
圖2 120度拉弧圈動畫圖
根據公式v =ωr,從拍速v可換算出相應旋轉角速度ω。因弧長與圓心角成正比例關系L=α×r可知,角度越大,弧長越大。
參看圖2,擊球拍速VD就是在弧線ABCD的全程一段一段的加速中積累起來的。假設球員擊球發力對球拍是一個勻加速運動(參看圖3紅線),即球拍在全程弧線ABCD上受力處處相等。換句話說,身體旋轉角度越大,意味着球拍在弧線運動中被恒力加速的機會越多,獲得的速度增量越大,即對擊球拍速VD的貢獻份額越大。公式vi 1=vi at,或ωi 1 = ωi βt
圖3 拉弧圈實測速度曲線
3 全身水平轉動運動的效果加起來就正比于擊球力。而擊球動作是由下肢、軀幹、上肢共同配合完成的。三者的貢獻就可以從轉髋、轉肩、揮臂(轉手)的角度來粗略量度。三個角度的觀測線可分别定為髋線,肩線,小臂線。因為揮臂的半徑小于轉髋和轉腰(圖4中BC<AC),所以乘一個權重系數2/3。如果這個原理說得過去,那麼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測量三個角度,進行數據計算了。
圖4 270度揮拍全程示意圖
注意,圖4揮拍擊球的有效加速段到了右上方小綠球處就結束了(約180度)。後面都是随揮制動階段。
本假設模型合理的一面在于擊球合力肯定是各肢體發力的總結果,三部分各自都有貢獻也是确定無疑的。總希望找一個近似合理的評價方法,免得憑感覺說話,很難達成共識。
該模型局限也很明顯,首先,球拍一直在加速,長的弧線不一定加速時間長(如果它處在低速區呢?)。而且揮拍期間也并不是勻加速的,球拍是受一個變合力在加速。再次,轉髋、轉肩、揮臂各自也不是一直都在加速的,有一個此消彼長、相互制約的過程。這更增加了問題的複雜性。最後,真實揮拍弧線并不是水平的,而是一種三維立體空間曲線。對複雜的人體力學,考慮得太細緻,想建立模型難度有點大。
有一個相關問題讨論一下。有球友說肌肉力量大的對擊球力貢獻大,首推大腿臀部。問題是如果擊球力要落實到拍速上面來,就要考慮一下,腿部發出這麼大的力量(比如100公斤),能全部用來加速球拍嗎?當然不是,它要推動幾乎整個身體(70公斤)和球拍(0.2公斤)一起加速。F=ma,所得加速度并不會很大。應該說,大多數腿部力量都消耗在給全身加速了。100公斤分攤到球拍,隻有0.285公斤。而手臂揮拍力量即使10公斤,加速持拍手臂(4公斤)和球拍(0.2),分攤到加速球拍上的力反而更大,有0.476公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