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我的家風故事為題作文1000字

我的家風故事為題作文1000字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30 03:25:59

用一顆真心,傳作文真經。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談談“家風”主題作文創作這個話題。

我的家風故事為題作文1000字(主題作文怎麼寫)1

#01.緣起#

前幾天,我“遠程”布置了一道作文題“家風”給女兒,這次休假,看到女兒的作文,發現孩子沒有抓住這類作文的要領。一番交流下來,我從女兒口中得知,主要原因是不知道用什麼關鍵詞來寫家風。我環顧客廳,指着中堂上的兩副對聯說:“我們可以從這兩副對聯中選擇一副提煉關鍵詞。”

看着女兒有點迷惘的眼神,我帶着女兒讀起來: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隻是讀書。”

我的家風故事為題作文1000字(主題作文怎麼寫)2

讀畢,我問女兒:“你覺得哪一副更适合作為家風呢?”

“第二副。”女兒的目光不再那麼迷惘。

“好!那我們就從第二副對聯中提煉關鍵詞來寫,也就是祖輩希望我們怎麼做?從這個角度再想想。”

“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說的是要行善積德;第一等好事隻是讀書,說的是要勤奮讀書。”

看到女兒能夠很快地把握住對聯中的關鍵詞,我對女兒寫好這篇作文更加有信心了。


#02.謀篇#

看着這副作于農曆己卯年秋的對聯,飄逸的毛筆字和落款上那個在黃山市頗有名氣的書法家汪鐘鳴,這是孩子爺爺的外甥求的汪先生的墨寶。屈指算來,已有二十餘年。這副當初作為喬遷志喜的賀聯的對聯已經沾上一些浮塵,但是依舊成為洪家人的家風,成為家人待人處世的标杆。

從孩子爺爺輩算起,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這代人,往往都沒有機會讀更多的書。孩子爺爺自年輕時,就扛着加工棉被的工具走遍徽州的山山水水,足迹甚至遠至績溪、旌德、郎溪,上門給人家做棉被。手藝人行走城鄉,除了勤勉,更需要與人為善。

我的家風故事為題作文1000字(主題作文怎麼寫)3

到了孩子媽媽這一代,改革開放初期,“打工潮”湧動下,初中畢業的年輕人除了少數走讀書這條路之外,大多數都來到城市,來到工廠,來到他們灑下青春汗水的地方。

到了孩子這一代,讀書成了他們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任務。或許每個孩子都背負着把書讀好的希冀,内心都有一些壓力的。徽州人自古以來就尊崇讀書,有的人家到現在家裡還挂着“耕讀人家”的匾額。那些沒有條件讀書的古徽州少年,大多是當學徒,要麼學做生意,要麼學一門手藝。“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這副對聯成了徽州人的勵志名聯。


#03.成文#

我的家風

從我記事起,我家客廳的牆上就一直挂着兩副對聯。它是用繁體字寫的,年幼時我便常常仰着頭,和爺爺一遍又一遍地讀着。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隻是讀書”

我的家風故事為題作文1000字(主題作文怎麼寫)4

這兩副對聯都蘊含着深奧的為人處世的道理。尤其是第二幅,我認為它不僅僅是一副對聯,更是我們家風的寫照。

從小,家人便教導我“凡事能幫襯,就一定要幫襯”,而他們也是以身作則,隻要是村子裡的人,不論是誰家遇到一點困難,能幫的就一定會幫。

有一次,鄰居家建房子,因為他們家經濟條件不太好,沒錢請人幫忙。爺爺知道後,便叫上媽媽一起去幫忙,還把家裡用來吊水泥的吊機借給他們。

我們家住在山區,去縣城不方便,後來,我們家買了汽車,也就方便多了。每次去縣城的時候,我們都會在不超載的情況下幫一些順路的人帶到他們的目的地。還幫村裡人代購一些生活用品、取快遞。

奶奶還是個“土醫生”,她擅長給人治療積食不消化的毛病。有一次,是在暑假的時候,我就目睹奶奶的“妙手回春”:村子裡的一位大媽,因為吃的油膩的食物不消化,就來向奶奶“求治”。隻見奶奶讓大媽趴在沙發上,兩手在大媽的腹部使勁揉搓,不一會兒,奶奶的額頭上出現了豆大的汗珠。不過,大媽看上去也不像來的時候那麼痛苦了。奶奶囑咐大媽回家多喝溫開水,好好休息一下。 第二天,大媽已經痊愈,還帶上一籃子土雞蛋登門感謝,說要是到縣城看,少說也要花幾百塊,用這種方法,省了錢不說,還不用吃藥打針。可奶奶說什麼也不收,對大媽說:“你的心意我收到了,雞蛋你帶回家補補身體。我們住在一個村子裡就是緣分,我的這點小醫術能夠幫助到你,我也開心。”大媽隻好不再堅持,一再道謝後才離開我們家。

我的家風故事為題作文1000字(主題作文怎麼寫)5

村子裡那些得到幫助的人,言語之中都可以看出對我們十分感激,我們也從中收獲了好多快樂。

很多人都問我們為什麼要幫他們,而我們卻隻是笑着說“大家都是鄉裡鄉親的,能互相幫助嘛。”在大人們的言傳身教下,我們這些小輩自幼就種下善良的種子,養成了積德行善的品質。

說到讀書,爺爺奶奶那一代人,因家庭經濟貧困沒有機會讀書,而爸爸媽媽這一代人才逐漸體會到了讀書的重要性,從我入學起他們就常常告訴我要勤讀書,而我也時常提醒自己。

我的家風故事為題作文1000字(主題作文怎麼寫)6

在家人眼裡,讀書重要性永遠排在首位。每次放假,他們就會在勞作時盡量不發出噪音,甚至連說話都是低聲綿語,為我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生怕影響到我們學習。

正所謂“勤讀書”,最主要的就是“勤”。讀書一定要勤快。今年疫情防控期間,我在家上網課,奶奶很早就起床燒飯。而爸爸媽媽就是我的監督員,每天早上六點以前,就讓我起床洗漱,然後早讀一個小時,上午學習三個半小時,下午學習三個小時,最後晚上再學習一個小時,九點才能睡覺。我想,後來我在期中考試中首次進入年級前150名,和這段時間家人的督促也有關系。

我的家風故事為題作文1000字(主題作文怎麼寫)7

當我再次将目光聚焦到“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隻是讀書”上時,我在心裡默念道:

積德行善薪火永續,

讀書求知世代相傳。

(作者:祎程)


#04.技法

“家風”類似主題作文的創作技法主要有:

1.切口小:可以從祖輩流傳下來的一句家訓或一副對聯來切入,不宜大談特談家國情懷這些不易把握的大主題。

2.選材實:有一句廣告語說得好“藥材好,藥才好”,對于文學創作而言,也是如此,取材真實才能讓讀者感到“接地氣”。

3.思路清:材料選定後,我們需要理清思路,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哪裡詳寫,哪裡略寫,做到思路清晰,條理明朗。


#05.交流深一度#

古代徽州青少年成長路線溯源

我的家風故事為題作文1000字(主題作文怎麼寫)8

聰明的徽州人很早就明白,世間“第一等好事隻是讀書”,于是,經商而後富足的徽州人被尊為“儒商”。但是,徽州人并不死讀書,而是從讀書中悟出了道理,因此,便有了“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的通達,有了“百年事業在讀書”的祖訓,有了“咬定一兩句書,終生财寶”的經驗,有了“嚼詩書其味無窮”的樂趣,進而就有了“求名求利但須求己莫求人”和“創業難守業難知難不難”的總結,受用終生。徽州人的生活哲學無不和讀書連在一起,雖然和“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功利目的沒有本質的不同,但是,徽州人把讀書的目的表達得是如此儒雅和文氣,不那麼直白和俗氣,就和他們經商方式一樣。

我的家風故事為題作文1000字(主題作文怎麼寫)9

世人讀書的目的,從根本上講,無非是給人生找一條好出路,尋一隻好的飯碗。但是,“好”出路或者“好”飯碗的“好”是相對的,“好”也分出許多的高低等級,雖然在尋找好飯碗的路上,也會生出無數的枝蔓,其間的曲折和歧路,使得大部分讀書人的命運總是“一生坎坷,半生起伏”,欲棄不舍,欲罷不能,但是,即使退其次做了商人,也要做半個文人,做一個“儒商”,書是不能丢的,文是不能舍的。

我的家風故事為題作文1000字(主題作文怎麼寫)10

我們在說到徽州人讀書的時候,總是舉出衆多的成功的範例。其實,不成功的或者說不能入仕的大有人在,否則就不會有“讀書好經營好效好便好”的自我解脫,就有了“咬定一兩句書,終生财寶”的退而求其次,經商也是需要文化的,也是需要讀書的。

中國古代是不把“匠”作為知識分子看待的,哪怕你是“華佗”,哪怕你是“張衡”,都一律視為五行八作,不入“仕”流的,當然,“商”也在其列,也是不能入“仕”流的。徽州人的讀書首先是為入仕準備的,而不是首先為經商準備的。徽州所說的“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丢”生動地再現了“青少年成長路線”。“往外一丢”的原因大緻有兩個:一則家裡窮,不能繼續讀書,二則先生認為不是讀書的料。即便如此,從小也還是在私塾讀過一點“人之初,性本善”和“天地元黃,宇宙洪荒”之類的啟蒙讀物,出門做夥計,當學徒,識得一些字,讀過一點書總是有好處的。專業知識(商)和文化知識(儒)并進,說不定哪天就成了老闆,成了名副其實的商人,帶着一肚子,或者半肚子墨水的儒商。于民,他們是誠信的大賈,于家,他們是耀祖的子孫。經商是徽州人讀書不能入仕的另一條路,相對于入仕而言,也是一條力所能及,命中注定的前程,而且于國、于民、于家、于己都不失是一條風光無限之途,徽州人退其次也還是要以讀書為前提的。而徽州人“官”“商”易位的人并不少,譬如汪士達,少承父業事鹽業,後由貢生授知州。

徽州不但有許國、汪大燮,汪兆璋這樣的“仕”,還有程白庵、胡雪岩、汪定貴這樣的“商”。他們僅僅是徽州的代表人物,無數的“徽駱駝”和“績溪牛”對家鄉、對國家的巨大貢獻造就了“徽儒”和“徽商”永不消逝的形象。

我的家風故事為題作文1000字(主題作文怎麼寫)11

對此,我的理解是無論是讀有字之書,還是無字之書。讀書已經融進徽州人血液裡,刻入徽州人的骨子裡。而不管是從仕,抑或是經商,其中不乏關心民衆疾苦的世代善良之輩。

【版權聲明】請尊重作者原創成果,未經作者同意,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及商用。圖片源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