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線度測量方法概述
直線度誤差的定義為實際被測直線對理想直線的變動量。直線度誤差的測量方法有間隙法、指示器法、水平儀法、自準直儀法、跨步儀法和坐标測量法。
按照其測量原理不同,直線度測量方法可分為三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定性檢驗法,主要有塗色檢驗法和量規檢驗法,此種方法隻能檢驗産品是否合格,并不能的到具體的直線度為多少;
第二種方法是能直接讀出直線度誤差值,并不需要被測要素各點的數據,也不需要中間計算的測量方法。這種測量方法主要有光隙法,幹涉法;
第三種方法是需要先獲得分段處的測量點數據,再經過計算得到直線度誤差值的測量方法。隻有第三種方法需要對測得數據進行分析,才能獲得直線度誤差。
在進行直線度測量時,第三種方法的應用最為廣泛,我們重點讨論第三類方法的單點測量不确定度。根據處理測得數據的方法的不同,第三類方法又可分為兩類:
一類測量點測量結果不需要經過累積計算或坐标轉換等處理,與直接測量方法相對應,測量點測量結果可看作是相互獨立的,如坐标測量機法、光軸法、鋼絲法,使用最多的是坐标測量機法;
第二類測量點直接測量的結果需要經過累積計算或坐标轉換等處理,與間接測量方法相對應,此時測量點的測量結果或者與前面的測量或後面的測量有關,如水平儀法、自準直儀法、跨步儀法等。
根據測量原理不同,測量點直接測量不确定度的評定也不相同。下面對坐标法和自準直儀法進行分析,從而得到測量點直接測量不确定度。
直線度評定方法概述
直線度誤差分為給定平面内、給定方向和任意方向的直線度誤差等三種形式。本節分别讨論這三類直線度誤差的評定方法。
1.給定平面内直線度誤差的評定方法
(1)最小包容區域法
根據給定平面内直線度誤差的定義,由兩條平行直線包容實際被測直線S時,成“高、低、高”或者“低、高、低”三極點相間接觸,則這兩條平行直線之間的區域就是最小包容區域U(簡稱最小區域)。這成為給定平面内直線度誤差最小區域判别準則。他們之間的寬度fmz即為符合定義的誤差值。
(2)最小二乘中線法
最小二乘中線Lls是一條穿過實際被測直線S的理想直線,它所處的位置使實際被測直線上各點至它的距離的平方之和為最小。以該理想直線作為評定基準,取得各點相對于它的偏離值中的最大偏離值hmax和最小偏離值hmin。之差作為直線度誤差值。在它上面的測點的偏離值取正值;在它下面的測點的偏離值取負值。
(3)兩端點連線法
以實際被測直線S的首、末兩點的連線lbe作為評定基準,取測得各點相對于它的偏離值中的最大偏離值hmax和最小偏離值hmin之差作為直線度誤差值。在它上面的測點的偏離值取正值;在它下面的測點的偏離值取負值。
2.給定方向的直線度誤差的評定方法
根據給定方向直線度公差帶的形狀,由兩個平行平面包容實際被測空間直線S時,沿主方向(長度方向)上成“高一低一高”或“低一高一低”三極點相間接觸,則這兩個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就是最小區域U。也可按投影方向進行判别,其投影方向應垂直于主方向和給定方向。這稱為給定方向的直線度誤差最小區域判别準則。這兩個平行平面之間的寬fMZ即為符合定義的誤差值。
評定給定方向的直線度誤差,也可采用最小二乘中線法和兩端點連線法,按垂直于主方向和給定方向的投影方向确定數值,方法同給定平面的直線度。
3.任意方向的直線度誤差的評定方法
(1)最小包容區域法
根據任意方向直線度誤差的定義,由圓柱面包容實際被測直線時,其中具有最小直徑fmz的圓柱面内的區域就是最小區域。該圓柱面的直徑即為符合定義的誤差值。
(2)最小二乘中線法
用軸線平行于實際被測軸線S的最小二乘中線lls的圓柱面包容該實際被測軸線時,取其中具有最小直徑的圓柱面的直徑fls作為誤差值。
(3)兩端點連線法
用軸線平行于實際被測軸線S兩端點連線lBE的圓柱面包容該實際被測軸線時,取其中具有最小直徑的圓柱面的直徑fbe作為誤差值。
上面分别介紹了直線度誤差的評定方法,其中最小包容區域法最為嚴格準确,但計算相對複雜,兩端點兩線法雖然計算簡單,但精度不高。因此最小二乘中線法應用最為廣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