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通常是指一日三餐和宵夜之外的時間裡所食用的食品。一般情況下,人的生活中除了一日三餐被稱為正餐食物外,其餘的一律被稱為零食。”
這是百度中對于零食的定義,那麼對于零食這類食物,甯波人方言中又是怎麼叫的呢?
在甯波話中關于零食的叫法有好幾種,除“零食”外,常聽到的有“吃場”、“閑(hgae2)食”、“碎(saq7)食”。(吳拼,“碎”也可用sə來拼,但“閑”字用漢語或英語都拼不出[捂臉],求幫助)
還有兩種叫法,現在可能已經沒有人會說了,我在七十年代時,還知道去外婆家總有“湯水”(thaon1 syu3)等着我吃,親戚來我家也總會帶點“伴小果”,“湯水”和“伴小果”自然也是好吃的零食。我也不清楚這兩種叫法在甯波多少地方流傳過,反正我小時候有過的,我的祖父輩說過,他們過世也有幾十年了。
七十年代的時候,生活條件差,一年到頭平時是很少有零食吃的,也隻有過年到節有點零食吃吧,大人往往是不吃的。
要說零食最多的時候,莫過于春節了,甯波人叫正月裡,正月前幾天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各種吃的,很多是自家做的,比如蕃薯糕,年糕片,炒花生,炒屙豆,香瓜子,我媽都用沙子來炒的。有的人家自己還會做冬米糖,就讓我很羨慕,我媽媽是不會做的,那些小糖、餅幹、糕點、水果隻能去買了。
對了,還有祭竈果,十二月廿三祭竈後就可以分吃,那時候我們都會等着祭竈的。一盤祭竈果中有芝麻糖、油棗(有叫黃鼠狼尼巴的)、油繩(市區的叫油贊子)、印糕、花生糖、豆酥糖等。
有時正月裡剛好有上海人客來,總會帶來些好看的糖果,那時就能吃到上海糖果餅幹了,我印象深刻的有大白兔奶糖、金猴奶糖,還有各種餅幹。記得小時候我還收集過小糖紙,夾在書裡壓平,還用糖紙折小人玩。
随着改革開放,甯波的經濟發展也很快,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各類零食可以說應有盡有,各大超市、零食鋪,還有許多網店,都能方便地買到你喜歡的零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