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納蘭容若的長相思借鑒了誰的

納蘭容若的長相思借鑒了誰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23:22:47
作者簡介:

納蘭容若:清代著名詞人,生于1655年,卒于1685年。原名納蘭成德,為避太子保成名諱,後改為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納蘭家隸屬滿洲正黃旗,武英殿大學士明珠的兒子。康熙十五年(1676年)進士,官至一等侍衛。他的詩詞在清代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納蘭詞”光彩奪目,王國維稱贊他: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次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他生活在滿漢融合時期,貴族家庭的興衰,關聯着王朝的命運,他侍從帝王卻向往平淡的生活,個人生活特殊的環境,與他的心願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所以他郁郁不得志。

納蘭容若的長相思借鑒了誰的(憑仗丹青重省視)1

容若二十歲時,娶了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婚後夫妻二人,情感深厚,琴瑟和鳴,賭書潑茶,容若将盧氏引為知己。這時他苦悶的心情才得到些許的慰藉。或許夫妻感情太好遭到上天的嫉妒吧!三年後盧氏死于産後受寒。備受打擊的容若,痛苦得無以複加。人都說時間會沖淡一切,可是随着時間的推移,他的傷卻是越來越重,思念也是越來越深,隻有寫下大量的悼亡詞,來祭奠他們之間真摯的情意,緩解他那顆受傷的心。這裡就以一首《南鄉子》為例:

南鄉子

為亡婦題照

淚咽卻無聲,隻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視,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别語忒分明,午夜鹣鹣夢早醒。卿自早醒侬自夢,更更,泣盡風前夜雨鈴。

本詞解析:

丹青:丹和青都是古代繪畫常用的兩種顔色,借指繪畫。這裡指亡婦的畫像。

盈盈:舉止儀态美好。

鹣鹣:鹣鳥,比翼鳥,青赤色,相的乃飛。比喻夫婦情意。

更更:一更又一更,指一夜。

“淚咽卻無聲,隻向從前悔薄情”,做着無聲地哽咽着,為自己以前的薄情而後悔。其實,“薄情”并非作者真正的薄情,隻是在盧氏死後,納蘭在沉重的打擊下,變得十分惘然,不知道該把怨恨歸于誰,他的内心極度悲痛,又找不到訴說的對象,所以他隻能無奈地自責,後悔當初沒有多抽時間陪伴妻子,沒有更好地對待妻子,不斷地自責,讓他産生了強烈的負罪感,因此他才會後悔薄情。

納蘭容若的長相思借鑒了誰的(憑仗丹青重省視)2

為了排解這漫無邊際的痛苦,容若開始尋求解脫的辦法,他想到要為亡妻繪一幅肖像,最終卻是“一片傷心畫不成”,套用唐代高蟾《金陵晚望》:“世間無數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納蘭在此借用入詞,表達自己懷念亡妻的沉痛心情,足以說明盧氏的逝去,是容若的新傷到了極點。

既然你我陰陽兩隔,不能再相見,心裡的痛苦又無法排解,那就隻有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夢裡,想着自己在夢中與妻子相會,。天還沒亮,美夢就醒了,分别時的言語依然十分清晰。“卿自早醒侬自夢”傳神的一句,容若想象妻子已經脫離苦海,她醒了,而自己卻依然在苦海中煎熬,仍然沉浸在夢裡。

納蘭容若的長相思借鑒了誰的(憑仗丹青重省視)3

尾句“泣盡風前夜雨鈴”化用典故,白居易《長恨歌》裡“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安史之亂”平定後,唐玄宗北歸,一路泣雨瀝瀝,雨打在皇鸾的金鈴上,玄宗想起往事,寫下一首《雨霖鈴》悼念楊貴妃。容若在此借用表明自己雖然活在世間,但心早已經随妻子死去。盧氏去世後,癡情的容若陷入了無盡的哀傷中,時時刻刻他的腦海中全是亡妻的身影。想着給亡妻繪一幅肖像,就能與她常相伴,可惜丹青未染,已是淚眼盈盈,心生無限感慨。

納蘭容若的長相思借鑒了誰的(憑仗丹青重省視)4

多情的詞人每首詞都以情為本,寫下許多纏綿悱恻的悼亡詞,這首凄楚動人的詞作,容若似乎已經忘卻了自我,将整個生命投入到對亡妻的思念中去,字字句句牽情斷腸,度來讓人淚下。短短的三年夫妻情,納蘭卻用盡一生去懷念。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而納蘭和盧氏的情又是多少年,經過了多少次回眸才修來的呢?或許他們是生生世世将對方的名字刻在了三生石上,才換來今生如此的深情吧!

本文由新月青蓮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