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藝術既是藝術之源又是藝術之流它的過去是珍貴的民間藝術遺産他的現在是豐富多彩的群衆生活的藝術體現近日《徐州日報》大篇幅報道了我縣的民間藝術封侯虎
全文如下
↓↓↓
古老的祈願 封侯虎
受訪地:沛縣 受訪者:張振華
1972年8月出生,沛縣安國鎮人,為“沛縣封侯虎”第五代傳人。8歲時,開始跟母親杜素英學做“沛縣封侯虎”,以單頭虎及虎枕造型為主。作品《封侯虎2号》曾獲得“中國民間文化珍貴藝術品”“外國使節最喜愛的民間文化品牌”大獎,并作為國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贈送外國使節,被譽為“大漢卡通—最美的中國卡通”,張振華也被中國文聯授予“中國民間文化品牌藝術家”稱号。多個作品被美國、法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的收藏人士收藏。
在沛縣鄉間,孩子出生後,親戚朋友有送布老虎、虎頭鞋、虎頭帽、虎頭枕的風俗。這種風俗由來已久,它滲透了鄉民們對孩子美好的祝福,即希望生下的孩子長得健康壯實、虎頭虎腦、虎虎生威。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封侯者達143人,其中沛籍23人,僅沛縣安國鎮就有三位,也有“五裡三諸侯”一說。因此,沛縣民間的布老虎得名封侯虎,民俗中送禮常送大紅的封侯虎。
一隻穿越千年的“虎”
這是西漢時期的沛縣王陵府,月下的村莊,夜色撩人,甯靜安詳。
循着幾聲犬吠向村内眺望,一盞接着一盞的油燈次第燃起,點點微光映照一室斑駁,那是一位母親手持針線在燈下縫制的身影。
大大的腦袋、圓溜溜的眼睛、咧開的嘴巴,一隻帶着美好祝願的布老虎完成了。健康成長、讀書上進、衣食豐足、快樂永安……針頭透過布片的每個瞬間,母親都會在心裡祈禱一遍。
這是要送給孩子的禮物,昏黃的油燈下,母親一遍遍撫摸,一次次凝視,嘴角上揚的微笑似是透過布片穿越時光,看到孩子未來成長的每個瞬間。
村子的夜晚是冷的,但燈下縫制的身影卻透着世間最溫馨的暖意。透過那昏黃的細碎光影,孩子笑鬧的聲音似穿越千年,流傳至今。
還是在這樣的一個夜晚,1980年除夕夜,低矮的瓦房内,8歲的張振華縮在暖和的被窩裡,認真端詳着奶奶和媽媽手中的針線,縫制、塞棉、做造型……談笑間,一隻憨态可掬的布老虎呈現在他的眼前。
小屋裡萦繞着溫馨氛圍,蠟梅的香氣沁人心脾,橘黃色的燈光、五彩斑斓的絲線、活靈活現的布老虎……這些都成為張振華難忘的童年記憶。
在那個物質不豐的歲月裡,一隻小小的封侯虎對于一個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
“白天是玩具,晚上是夥伴,這對我來說是最具知性與靈性的美好的禮物。”回憶兒時,張振華滿是懷念。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2023年的初春,張振華坐在孩子們中間,一手持針,一手捏布,講解着封侯虎的制作方法。
“把這兩片裁剪好的布片标齊,然後從直邊處縫補,注意從兩邊抽線,然後再繼續縫。”多年教育一線的從業經曆讓張振華在教授孩子們制作封侯虎時從容有餘。
蹙眉、探身,年過半百的張振華揮舞起手中的針線依然穩健精準。他舉起手中剛縫好的布片做最後的檢查,大紅色的薄紗在燈光的照射下折射出細碎光影,那一閃一閃的光亮,似與千年之前昏黃的油燈倒影重疊。從那裡,張振華看到了更多關于封侯虎過往的故事。
劉邦有子亦屬虎
公元前202年,劉邦開創了大漢基業。
從沛縣走出,定都長安,漢高祖劉邦君臨天下,長袍一揮,封侯者達143人,其中沛籍的就有23人。封侯虎的寓意也由此而來。
所謂“五裡三諸侯”,即劉邦登基所封的這23個沛籍諸侯中,僅沛縣安國鎮就有三位,分别是颍陰侯灌嬰、安國侯王陵、绛侯周勃。他們的居住地相距不足五裡路。
“虎,百獸之王、山中君子,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觀念裡,虎為生命的保護神。”對于封侯虎的淵源,張振華再熟悉不過,“在衆多布老虎中,我們沛縣地區的封侯虎,絕對稱得上是中華民族布老虎家族中的一朵奇葩。”
史載伏羲的後代部族有以白虎為圖騰崇拜的傳統。西周的王後和嫔妃懷孕後,為了期盼生個健壯而勇敢的男孩,會在孕婦的住室内挂虎鼻壁挂,用虎作祈願。
在沛縣鄉間,孩子出生後,親戚朋友有送布老虎、虎頭鞋、虎頭帽、虎頭枕的風俗。這種風俗由來已久,它滲透了鄉民們對孩子美好的祝福,即希望生下的孩子長得健康壯實、虎頭虎腦、虎虎生威。
沛城民風淳樸,對沛籍諸侯十分敬重。因沛人喜送寓意吉祥的布老虎,“封侯拜相”又是那個時代對于子女成長美好的期待,于是寓意祝福的“虎”就漸漸變為“封侯虎”。人們在年節及給産婦送賀禮時,往往會送上大紅的封侯虎,寓意吉祥幸福。
“漢湯沐邑”沛縣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和發迹之地,千百年來,沛縣關于劉邦的傳說代代相傳。劉邦還鄉的傳說中有一段關于封侯虎的插曲,也由此讓沛縣的布老虎成為皇家的吉祥物。
據傳說,安國侯王陵的鄰居中,有一位巧手婦女,在高祖還鄉即将離開時,親手縫制了封侯虎、虎頭鞋、虎頭帽、虎頭枕送給高祖劉邦。因太子劉盈是屬虎的,代表沛人送此禮物祝福太子健康,高祖大悅,賜予巧手婦人許多田産,并把這種手藝和民俗帶到了長安。
秦人尚黑,漢代尚赤。紅色代表勇猛、熱血,所以傳統的封侯虎多以濃烈的大紅色為主色調,圓圓的腦袋、大大的眼睛,輔以各色的紋飾,别具一番鄉情韻味。
屬于孩子的禮物
兒時的那隻布老虎,漸漸成為陪伴張振華成長最親密的夥伴。也是這隻布老虎,打開了他藝術思維的大門。
八九歲的孩子正是貪玩的時候,每逢課間,孩子們都會出去嬉戲玩耍,隻有張振華靜靜地坐在教室一角,描畫着心中最美的封侯虎。
從小熱愛畫畫與縫制的他在1988年以徐州市文化課總分第一的成績考取了徐州師範學校美術教育專業,而後又在1991年走上三尺講台,成為一名美術教師。
如何讓農村美術教學課堂更具實踐性,讓孩子們從繪畫中感受文化之美?帶着這些疑問,張振華悶頭鑽研。終于在1993年,張振華感覺機會來了。
那是江蘇省首屆青年美術教師基本功大賽的比賽現場。才藝展示環節,張振華現場穿針引線,縫制布老虎的手藝得到了不少贊歎。
比賽的收獲讓張振華萌生了将封侯虎帶進學生課堂的想法。“封侯虎本就是屬于孩子們的禮物,現在用另一種方式再帶給孩子們有何不可?”30多年來,張振華潛心研究,如今,“沛縣封侯虎”手藝課程已經成為一門系統可操的實踐課程。“學虎、畫虎、做虎、悟虎,從封侯虎中,孩子們不僅學到了美術知識,還對沛縣傳統文化和手工藝術加深了了解。”
因祈願孩子美好成長而生,如今又在孩子們的手中得以繼續傳承,封侯虎的故事就是這樣,在一輪又一輪的傳承中不斷被賦予更新的含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