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保健食品提防騙局

保健食品提防騙局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4 10:01:29

保健食品提防騙局?現如今,很多騙子以開展“養老幫扶”為名,以義務診療、免費醫療咨詢等方式,在獲得老年人信任後,誇大病情、虛構保健品為“特效”藥品,誘騙老年人高價購買保健品面對良莠不齊的保健食品市場和不斷變化的詐騙手段,老年人如何鑒别保健品真僞,保護自己的“錢袋子”,已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保健食品提防騙局?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保健食品提防騙局(購買保健食品謹防受騙)1

保健食品提防騙局

現如今,很多騙子以開展“養老幫扶”為名,以義務診療、免費醫療咨詢等方式,在獲得老年人信任後,誇大病情、虛構保健品為“特效”藥品,誘騙老年人高價購買保健品。面對良莠不齊的保健食品市場和不斷變化的詐騙手段,老年人如何鑒别保健品真僞,保護自己的“錢袋子”,已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問題。

8月24日15時,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聚焦“保健品詐騙”話題,舉行《揭露養老詐騙套路》系列直播的第二場——“帶咱爸咱媽遠離無良‘保健品’”,邀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馮軍、中日友好醫院保健醫療部一部主任喬薇和河南省商丘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董海珠與網友一同揭露老年人保健品騙局背後的真相,為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加道屏障。

詐騙形式多樣 老年人需要警惕

本次直播開場以萬家購集團詐騙案件引入,何某某于2011年成立北京萬家購公司,後又于2015年起陸續成立多家分公司、子公司,統稱萬家購集團,以此虛構公司的規模和實力。招募200餘人,采取公司化運營的模式,利用話術,通過電話、微信銷售保健品的形式,對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實施詐騙。董海珠作為該案的主審法官在直播中詳述了案件背景,同時警示網友,近年來随着科技發展,利用銷售保健品實施詐騙的行為方式、手段不斷變化,讓購買保健品的老年人防不勝防。

董海珠表示,詐騙行為方式從最早的走街串巷,與老年人面對面小範圍開展保健品宣傳,已轉變為通過電商、自媒體以及社交網絡等媒介獲取老年人對産品的關注。犯罪已處于“廣撒網、重點捕魚”的态勢,社會危害性明顯增大。不僅如此,騙子的犯罪手段越來越高超,越來越隐蔽。通過正規網站進行公開推廣宣傳;利用名人效應,邀請明星代言、網紅帶貨;假借“高科技”之名對産品進行包裝、宣傳,編造毫無根據的診療理念等方式都值得警惕。

“無論走民事訴訟還是刑事司法程序,都需要保存相關的證據。”董海珠介紹,老年人一旦被騙,保留證據是十分必要的一步,包括老年人所購買的産品、包裝、購買路徑及相關記錄、快遞單據等物流信息,與對方溝通的記錄、對方的名稱、地址、轉賬記錄,檢驗、鑒定結果,身體受到損害的照片、就醫治療證明等,證據越充分越有利。

認準藍帽子 保住老年人“錢袋子”

如何辨别保健食品?馮軍特别就此問題向網友們分享了辨别保健食品的六個關鍵點:

保健品不是藥,擺正心态很重要。

藍帽子擺第一,産品批号看仔細。

配料表眼睛亮,成分不足耍流氓。

适宜人群是關鍵,按量食用才保健。

一定看準兩日期,産品過期要丢棄。

購買産品去專櫃,避免被收智商稅。

之後,馮軍又就海淘保健品這一話題從市場監督管理的角度發表了看法。馮軍對海淘的定義進行了簡單闡述,緊接着又從不同國家對于保健食品管理的名稱、管理歸屬以及聲稱三方面差異展開分析。最後,馮軍從标準、質量以及文化三方面分析了海淘保健品在我國現階段發展情況及問題。馮軍強調,海淘是個人購物行為,不是國際一般貿易交易行為。由于網購産品的渠道五花八門,因此相關産品的質量難以保障,消費者要有風險意識,有抵禦國外消費風險的思想準備。

保健品不等于藥品 要謹遵醫囑

多年從事保健醫療研究工作的喬薇則從保健品的定義與食用角度為屏幕前的網友進行了科普。直播中,喬薇向網友強調,保健品絕對不能替代藥品,保健品不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在服用前也務必要留意保健品外包裝的“注意事項”。解答問題過程中,喬薇表示,老年人不應根據别人的推薦盲目服用保健品,需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有選擇地服用保健品。之後,喬薇就服用保健品的注意事項以及保健品與藥品的區别進一步列舉案例與網友探讨。

此外,喬薇還補充道,老年人容易受到騙子迷惑購買無良“保健品”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自身孤單。兒女們忙于工作,老年人缺乏陪伴。保健品銷售員經常會使用一些叔叔、阿姨、大爺、大媽的稱呼,跟老年人耐心、細緻地聊家常,講解産品性能,而且一些保健品詐騙集團還會定期組織老年人旅遊。有的老年人甚至覺得銷售人員比自己的兒女更細心,從而使得老年人和銷售人員之間逐步建立起信任感,最終願意去掏錢購買一些制作成本低廉但高價的無良“保健品”。

可見,對于兒女而言,一定要帶父母定期體檢,有病帶老人到醫院及時就醫。常回家看看,陪伴父母,多跟父母溝通。告訴父母保健品不是藥,不能治病,有病要去醫院治療。有些保健品确實可以購買,但要有辨别的購買,看保健品公司生産資質、看相關認證,這些做父母的可能無法辨别,就交由兒女來辨别,确定可以購買後由兒女去操辦。

子女們當聽到老人說計劃或已經購買保健品的時候,不要一味地批評、指責,老年人對這種态度一定會有抵觸情緒,怕挨說,往往隐瞞,這樣反而不容易了解真實情況。子女應該耐心詢問原委,了解保健品銷售來源,親自去核實。

老年人就醫需到正規醫院,切莫病急亂投醫,不要輕信所謂的免費講座、免費診療,更不要高價購買非正規藥品、保健品,避免上當受騙。

在我們身邊有形形色色的詐騙分子,隻有擦亮我們的雙眼,不輕信花言巧語,提高防範意識,才能讓犯罪分子再無可乘之機。

來源: 人民法院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