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法中的縱筋表示。梁平法标注中,梁的縱筋包括面筋,底筋,腰筋,這些數字在集中标注中可以看到,在原位标注中也可以看到。
如上圖所示:先看集中标注, 第一排數據表示梁編号,第二根梁,兩跨帶一個懸挑梁,梁截面都是300x650,第二排是箍筋,兩肢箍,接着是面筋通長筋。一般還會用分号分隔通用底筋的,但這個沒有,因為每一跨的底筋都不一樣,沒辦法集中标注,所以都在原位标注了。第三排是構造腰筋用G開頭,就是梁的高度去掉闆厚,剩下高度超過450mm,都要配置的構造鋼筋,4根構造鋼筋,每邊兩根。第四排是梁面标高,這個表示比正常樓闆面标高低0.1米。
除了梁的構造腰筋,還有抗扭腰筋,是以字母N開頭的。構造腰筋和抗扭腰筋有什麼不同了。首先用途不同,一個是構造要求的不管受力的問題,梁高度太高了就要配構造腰筋。抗扭腰筋跟梁高度關系不大,按計算要求配置。再則兩者的錨固長度不一樣,構造的錨固搭接都按15d要求,而抗扭腰筋要滿足正常縱筋的要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