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生有一種教養叫和顔悅色

人生有一種教養叫和顔悅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2:39:53

人生有一種教養叫和顔悅色(晨讀待人和顔悅色)1

人生有一種教養叫和顔悅色(晨讀待人和顔悅色)2

待人和顔悅色

不僅是一種美德

更是一個人最大的教養

人生有一種教養叫和顔悅色(晨讀待人和顔悅色)3

俗話講,“脾氣人人有,拿出來是本能,壓下去才是本事”。胡适先生也曾說過:“世間最可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待人和顔悅色,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個人最大的教養。

對陌生人和顔悅色,是禮。你對待别人的态度,就是将來别人對待你的态度,唯有和顔悅色寬待他人,才有可能得到熱情的回應。

在知乎上曾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了解一個人要看他對陌生人的态度?”其中有一個答案令人印象深刻:“因為陌生人和你的利益不相關,對利益相關者的态度取決于智商和情商,對不相關者的态度取決于素質和修養。”

看清一個人的人品和教養,就去看看他們如何對待陌生人。不管是服務員還是農民工,凡是有良好的教養,必定懂得尊重他人。

有兩則新聞,看完讓人心生感悟:公交車剛到站,一名穿着講究的女士,和一位身上帶泥的工人大叔一起上車。女士為了占位置,車剛停穩就匆匆往裡搶,不僅撞到了大叔,而且一點歉意都沒有,還不友善地翻着白眼諷刺着:“農民工還坐車,衣服這麼髒,能不能注意點。”大叔特别不好意思,讪讪地低下頭,也沒在一旁的空位坐下,直接站在車門旁,沒有作聲。

另一個城市,由于突降大雨,導緻交通堵塞。交警冒雨執勤,一位女司機主動下車,将一把绛紅色大傘撐到交警頭上,為其擋雨。事後得知,這名女司機與交警并不認識,卻足足為陌生交警撐了5分鐘的雨傘,直到交通恢複暢通,才留下雨傘,低調開車離開。

教養,就是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懂得每個人都不容易。

對待陌生人不是幹癟單薄的客套,而是推己及人的和顔悅色,這就是你的教養。

對父母和顔悅色,是孝。在一次訪談中,主持人問周國平:“為什麼我們都把好脾氣留給外人,卻把壞脾氣留給最愛的人?”

連這位一向儒雅的哲學家也說:“這個錯誤,我也常常犯。”

周國平還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是種教養。”

生活中,我們和不同的人相處,會展現不同的态度。

陌生人前是規矩禮貌,疏離中帶着客氣;

同事之間可以開幾句熟絡玩笑,但始終不失分寸;

普通朋友噓寒問暖,親近但不親密;

在親近的人,尤其是父母面前本性卻完全暴露無遺。

孔子講,孝敬父母最難的事情是“色難”,就是說最難的是給父母好臉色。

給父母買好房子、請保姆、吃大餐、去旅遊,是物質上給父母的享用,這是低層面的“孝”。高層面的“孝”,應該表現為對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

所以,能對父母做到和顔悅色,也是最大的教養。

我們不經意的态度,往往傷害他們最深。真心愛父母,應該和顔悅色,從内心深處發出微笑,讓他們感到快樂、幸福。

對愛人和顔悅色,是愛。愛人,是這個世界上,雖然沒有血緣關系,卻要相伴最久的人。對愛人的态度,藏着一個人最真實的教養。

很多時候,人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承受一些壓力,就對親密的人發洩。的确,愛人是跟自己關系最親密的人。但關系親密并不意味着能無止境的無理取鬧,沒有人天生就該承擔他人的情緒發洩。

和顔悅色,是深愛的外在表現。真正有教養的人,是把好的情緒和态度留給愛人。

一輩子那麼短,我們總該擇一個心裡有暖意的人相處,彼此溫柔相待。

來源:微信公衆号“新華社”

人生有一種教養叫和顔悅色(晨讀待人和顔悅色)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