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前面17篇,一直在給大家分享關于小孩學鋼琴的相關知識、買鋼琴如何避坑的相關知識,都是個人愚見,大家見笑了。
和研究西方曆史言必稱古希臘古羅馬一樣,研究鋼琴,始終避不開施坦威、貝希斯坦、貝森朵夫之類的頂級品牌。
但動不動就說施坦威、貝希斯坦之流,其實挺空洞的,這些鋼琴,離我們太遙遠,且并不适合家用。
就猶如買家用汽車,大家并不會動不動就喜提賓利、勞斯萊斯。
施坦威
一般來講,大家對哪個汽車品牌相對靠譜,是清楚明白的,畢竟中國目前汽車保有量已達2.5億輛,大家每天都能接觸到汽車。
但同樣作為耐用消費品的鋼琴,大家對它的了解程度,可以說是遠遜于汽車。畢竟中國目前鋼琴保有量也就幾百萬台,比汽車低了好幾個數量級。
但鋼琴與汽車其實有許多相似之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對比一下兩者異同,相信能讓大家對鋼琴品牌的概念更加清晰。
貝希斯坦
鋼琴誕生于1709年的意大利,因為意大利是歐洲文藝複興起源地,有催生出鋼琴的氛圍。但意大利工業基礎薄弱,鋼琴實際是在工業制造能力更為強大的德奧、英法發揚光大。
汽車誕生于1885年的德國,制造業實力最硬核的國家。
參考時間節點:1640年,英國資産階級革命;1760年左右,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1865年左右,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
1825年,英國人創造了金屬琴架及斜向交叉的琴弦設計,至此現代鋼琴結構基本完善。
1860-1875年,德國人美國人改進了鑄鐵闆和擊弦機結構,宣告現代鋼琴結構的成熟,從那時直到現在,鋼琴的結構其實幾乎沒變了。
鋼琴與汽車,在家庭裡的角色,一個主内,一個主外。
由于都是制造業的産物,因此其質量與國家的制造業水平均成正比。
目前市場上的高級鋼琴品牌,均在歐美,比如德國(美國)施坦威、德國貝希斯坦、德國博蘭斯勒、德國斯坦格列泊索納、奧地利貝森朵夫、意大利法奇奧裡等,其價位一般都在幾十萬上百萬一台。類比于汽車界,和法拉利、蘭博基尼、勞斯萊斯、賓利、邁巴赫、阿斯頓馬丁,一個段位!
中級及偏上的鋼琴品牌,日本有雅馬哈、卡瓦依,捷克有佩卓夫、霍夫曼,等等。類比于汽車界,和奔馳、寶馬、奧迪、大衆、豐田、本田,一個段位!
珠江
初等鋼琴品牌,中國有珠江、星海、海倫、長江,韓國有英昌、三益(韓國已停産,近些年品質下滑厲害)。類比于汽車界,和現代、起亞、長城、吉利、長安,一個段位!
沒辦法,這不是崇洋媚外,制造業的技術是需要時間積累的,德國日本确實走在前面。德國已發展了200多年,日本也已發展了100多年,而我們改開後才開始發力,近20年才開始騰飛,我們能做到現在這水平已經很不容易了!
買汽車,我們一般都是去4S店,而4S店的車,都來自于廠家。
買鋼琴,我們一般都是去代理商專賣店,而專賣店的琴,都來自于廠家。
賣車的有小車行串貨賣的,賣鋼琴的實體店,串貨賣也很正常。
海倫
比如大衆旗下,有捷達、寶來、帕薩特、速騰、邁騰、輝騰;奧迪旗下,有A4、A5、A6、Q3、Q5、Q7,等等。
鋼琴也一樣。比如珠江旗下有珠江、裡特米勒、恺撒堡子品牌,而每個子品牌下面,又有細分的高中低配型号,比如珠江PN系列、裡特米勒RN系列、恺撒堡KN系列和KA系列,等等。
汽車有車架号來識别其身份,每台鋼琴也有唯一性産品序列号。
汽車的發動機很重要,鋼琴的擊弦機也很重要,都是精密機械結構。
汽車由幾萬個零件組成,鋼琴也有1萬左右的零件。
由于大家每天都能與汽車打交道,所以大家對汽車品牌相對更熟悉。
而鋼琴較小衆,且不是剛需,就造成品牌知名度低,也就造成了目前市場上魚龍混雜、魚目混珠、渾水摸魚、挂羊頭賣狗肉、欺騙式銷售的現狀。
哪些鋼琴品牌靠譜,歡迎閱讀我之前的文章。
雅馬哈
汽車價格相對透明可查,大家有很多渠道可以打聽到價格。
而鋼琴價格卻相當不透明,特别是那些雜牌琴,經常标價5萬,砍價能砍到2萬,真的是打到骨折。
大牌鋼琴的價格是可以通過官網查到的。
在這一點上,鋼琴完勝汽車。
大家的家用汽車,其實用上幾年,就想賣了換新車,很少很少用到十幾年強制報廢的。
而鋼琴,大品牌旗下2、3萬的琴,隻要平時注意防潮防曬定期調律,都能穩定用二十年及以上。
那些中高級品牌旗下幾十萬上百萬的琴,就更不用說了,爺爺買的,孫子重孫子都能用,哈哈哈哈
本号聚焦鋼琴學習與購買等相關内容創作分享,純個人立場,旨在為琴童家長解決一些學琴、買琴的困惑,實實在在地幫到大家。
純幹貨,感興趣的朋友敬請點個贊,關注一下吧,歡迎轉發,感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