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乳是一種發酵食品,因為和腌制食品屬于“近親”,很多人抱有疑問,腐乳是健康食品嗎?而其含鹽量較高,更是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今天,就讓我們解開關于腐乳的一些疑問和誤會。
腐乳是怎麼制作出來的?
腐乳的主要原料,就是人們常吃的黃豆。在制作腐乳之前,先要制作豆腐,過程很簡單,無非是泡豆,打漿,點鹵,然後除去一部分豆清,就成了有點強度的豆腐。豆腐再切成小塊,就是制作腐乳的坯料了。這時候要接種毛黴之類的菌種,豆腐表面就長出一層毛茸茸的黴菌菌絲,喜歡的人會覺得毛茸茸的狀态很可愛,脆弱的可能會覺得很恐怖。其實不必害怕,這些菌都是專門篩選過的“善良”菌,不産生毒素,也不會緻病。
然後,再加較多的鹽,把菌“腌”到難以生存的程度,再加入含有香辛料、糖、辣椒、紅曲、醪糟之類各種配料制成的調味汁,裝瓶悶起來,後熟幾個月,就變成了市場上的腐乳産品。因為配料不一樣,工藝細節不同,出來的産品也各種各樣。
吃腐乳就是在吃豆腐營養有過之而不不及
聽到這裡,朋友們肯定首先有一種感受:原來吃腐乳就是在吃豆腐?對啦。豆腐裡的各種營養成分,在制作腐乳的過程中幾乎沒有什麼損失,反而是有所增加的。
1、有利控制血壓:
比如說,蛋白質變成了更容易消化的多肽和氨基酸,味道也更鮮美了。這些肽當中,還包括一些有利于控制血壓的活性肽,因為有研究發現,它們可以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I的活性。
2、礦物質更好吸收:鈣、鎂、鐵等礦物質不僅沒有減少,生物利用率還會上升,因為大豆當中原來含有很多植酸,它是非常妨礙礦物質吸收的,但發酵的時候,黴菌已經把它“幹掉”了。
3、更容易消化:那些妨礙蛋白質消化的成分,也被黴菌清除了。
4、更多B族維生素
從維生素角度來說,發酵會産生相當多的B族維生素,彌補了豆腐維生素含量低(很多B族維生素在點鹵後擠水的時候流失了)這個缺點。
大豆異黃酮效果更強
或許又會有朋友問了,我吃豆腐是為了得到大豆異黃酮,這種保健成分在發酵中會不會被黴菌消滅掉?答案正好相反。黴菌不僅沒有把它消滅,反而讓它變得效用更強了。因為原來大豆中的異黃酮是和糖結合的糖苷形式,生物利用率低一些;發酵之後呢,變成遊離形式,更便于在人體中發揮作用。
腐乳含鹽量高千萬别多吃
腐乳的确有個缺點,就是它必須放不少的鹽才能幫助防腐。腐乳産品中的含鹽量因品種而有所差異,多數産品的平均含鈉量能達到2-3%,相當于含鹽5-7.5%。
雖然腐乳塊本身的鹹度低于腐乳汁,但一大塊重量在20克左右,小塊也有10克左右,攝入的總鹽量還是相當可觀的。按5%含鹽量計算的話,20克醬豆腐相當于1克鹽。
所以說,要想享受腐乳的營養價值和健康好處,就要用它來替代三餐中的鹽,而不能在吃同樣多鹽的同時再來兩塊腐乳。
用腐乳替代一部分鹽,可以增加營養素的供應,包括增加了一點鈣、鎂元素,增加了有利于控制血壓的肽,同時又不會增加總的鈉量。
腐乳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樣不健康,請放心食用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