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男生若即若離代表什麼

男生若即若離代表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6 03:45:44

最近有一部電視劇《好好說話》,以獨特的賣點吸引住了大家的目光。

劇中一對已經各自小有成就的夫妻因為誤會而離婚,幾經波折解除誤會,兩人對愛情都有了新的理解。

劇中,王耀慶飾演的地産大亨李恒基白手起家,在商場上呼風喚雨,卻被結婚十幾年的妻子牛志玲(由曾黎飾演),突然沒有理由地通知離婚。

在李恒基的漫漫追妻路上,他不斷向牛志玲發起追問:

明明一起白手起家,攜手共同面對苦難,怎麼在兩個人都事業有成的時候,卻突然鬧着要分開呢?

有觀衆覺得曾黎飾演的牛志玲很作,明明丈夫聰明、體貼、能幹、孝順,并且結婚十幾年還一直對她疼愛有加。

不管因為什麼原因而離婚,這個女人都是作精中的作精。

後面劇情揭曉了牛志玲離婚的原因,是因為她知道自己的生理結構很難生育。

并且和丈夫結婚十幾年都沒有生育,怕耽誤對方才選擇用離婚來逃避問題。

在旁人看來,牛志玲僅僅因為一個溝通就能解決的問題,卻選擇用離婚這種極端的方式來逃避感情有點誇張。

但現實中,确實有很多人喜歡在感情中逃避。

有的人會在暧昧到極緻的時候突然抽身;有的人會在感情需要确認時反複逃避給出答案;有的人會在确定關系後,逃避生活中的難題。

這一類人會表現出不想被依賴,需要很多的空間感,有時很抗拒在外人面前表現親密;

有時會非常不信任這份情感關系,有時會忽略你們之間的情感交流,經常不給出反應,或者經常忘記你講過的話。

當和一個人接觸時有以上感觸的話,就要明白你是在和一個習慣性回避依靠的人在戀愛。

而這種類型的人,有一個學術詞語來形容,叫做:回避型依戀。

男生若即若離代表什麼(男人若即若離是什麼意思)1

01

對方為何總想逃避?

具有回避型依戀特征的人,會自然地避開自己不熟悉以及不擅長的關系,以冷處理,躲避,打壓,漠視的方法給予回應。

這與他們出生之後接觸的生活模式有關,這類孩子在出生之後,沒有得到及時的回應和正向反饋。

因為家長長期的忽視,他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也因此沒有完善地建立起和父母的感情聯結。

在他們的成長模闆中,在情感建立的時候,隻體會到被冷漠對待,他們也就潛移默化地學習了這個相處模式。

這類孩子普遍在還未達到自理年齡的時候,就被迫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在向家長發出情感需求和依賴時,得到的都是拒絕的回應。

而當他們試圖通過自己摸索這個世界時,得到的反饋都是大人的訓斥或者責罵。

時間久了,他們對親密關系就會産生抵抗心理,認為依賴他人和表達親密是羞恥的表現。

他們内心渴望被關愛,但表面上會非常抗拒親密,所以才會做出一時熱情一時冷漠,這種讓人捉摸不定的行為。

而這一類人在處理感情的時候,并不是運用技巧在極緻推拉,僅僅是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信心處理好一段關系,于是反複逃避。

雖然内心很想得到關注,但因為習慣性地壓抑自我需求,而會對親密關系産生懷疑。

他們認為,隻有逃避,才能避免與他人建立關系時内心的彷徨不斷和自我懷疑。

因為長期得不到贊賞和支持,具有回避型依戀的人很難和他人建立信任感,并認為不回應才是自己最熟悉的相處模式。

這種與他人相處的方式,會在他們的前半生不斷重複,從而形成了對他人輕視,忽略的習慣。

有的人習慣以打壓、擡杠、逃避、無視等消極的方式來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因為他們内心深處的不安全感和低自尊在作祟。

男生若即若離代表什麼(男人若即若離是什麼意思)2

02

對方想要逃的時候該如何應對?

有一個女性朋友各個方面都特别優秀,顔值高、學曆好、薪水高、能力強。

追她的人很多,但她隻談了一次戀愛就結婚生子了。

因為對感情的不信任,大多數追求她的人隻能看到她冷漠、高傲的一面,覺得她不論對誰都冷若冰霜、愛理不理。

真正了解她的人才知道,因為從小父母離異,由奶奶撫養長大,她信任的門檻很高,所以不會輕易嘗試戀愛。

有的男人仗着自己有足夠的金錢或者權利,想要對她使用若即若離的推拉技巧,在她面前表現出自己非常搶手的樣子。

她隻會認為這個男人對感情非常不認真,轉身就将對方打入黑名單,再也不會理會。

這種想在她面前表現出具有神秘感、漫不經心的搭讪技巧,在她看來隻是幼稚和短擇的手段。

真正打動她的,其實是她老公的持之以恒,一年又一年被打擊而沒有退縮的愛意,一次又一次真誠而肯定的真心。

回避型的人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本能就是疏遠、冷淡,因為他們會害怕被批評和評價,時刻做好準備,逃避自己不喜歡的接觸。

回避型的人很善于防備那些“企圖”與之親近的人。

假如你表現得飄忽不定,卻突然與對方表白,因為你之前表現出的不确定,對方會不接受你的示愛,并立刻會對你冷淡下來。

男生若即若離代表什麼(男人若即若離是什麼意思)3

03

與回避型人的相處關鍵

對于一個喜歡用逃避來解決問題的人,對方的無視、想要獨處、需要空間,其實都是逃離親密的一種本能防禦手段。

事實上,每個人都渴望被親近、被依賴,由于過往的失敗經曆讓回避型的人害怕去面對親密接觸,他們的内心其實是害怕被否定。

所以,與回避型人的親密相處,不能過于要求他們會給予熱情的情感回應。

可以逐漸培養親密互動的習慣,比如從适應牽手到适應擁抱,他們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和慢慢溝通培養互動的相處模式。

如果對方強烈表現出不适應,就需要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給予對方修複内心的時間,不要讓對方覺得被約束。

在對方不能給到自己關心和愛護的時候,也不要以為對方是不愛自己才會産生這樣的行為,對方隻是沒有能力給出關愛的動作。

人之所以選擇群居,是因為我們對彼此的需要,有需要就會有依賴,有依賴就會有親密的時候,這是人類本身的情感需求。

有親密需求的人和害怕親密需求的人在一起,需要更多的溝通和慢慢地影響,影響對方對親密關系羞愧的看法。

畢竟大家都要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更要學會正确表達,良性溝通。

也要考慮對方的感受,不要傷害到對方、揭對方的短處,打壓對方的自尊心。

多多認可、鼓勵,循序漸進地和對方親近,讓對方在感覺安全、舒适的環境裡社交,才能讓這段關系更加堅固、和諧。

作者 | 羽冰 畢業于北京師範大學金融學專業,曾從事于金融行業,後轉媒體行業3年,國内外影視分析研究者,擅長從看劇中思考人生,以及從國内外女性生存現狀中探索現實情感價值觀,深度啟發衆多女性婚戀與自我提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