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壁上觀”在日常使用中,往往是指站在一邊旁觀并不幫忙的意思。對于這個成語,很多小夥伴應該都知道它的用法和意思,但是從字面來看又難免有些困惑,袖手旁觀的人難道都是站在牆上圍觀的嗎?站在牆壁上别說圍觀他人,能夠站穩不掉下來,恐怕都可以說是對牛頓的挑釁了。
那麼作壁上觀這個成語到底是怎麼來的呢?這就要從秦朝末期說起了,《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将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軍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揣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将,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說的是在項羽率領楚軍殺了昔年蒙恬部将蘇角、俘虜王離之後,楚軍在各路反秦諸侯中兵力可稱第一。在秦楚雙方決戰巨鹿的時候,諸侯們都率領自己的軍隊在城下營修壁壘,卻并不敢出兵。等到楚軍出擊秦軍的時候,諸侯軍隊就在自己的壁壘之上觀看。當時的楚軍将士十分勇猛,諸侯軍看着此情此景心裡都十分驚恐,等到楚軍破秦之後,項羽召見各路諸侯,各位将領們進楚軍轅門的時候,都膝行向前,甚至不敢擡頭看一眼項羽。
西楚霸王項羽
從這一段記載中,除了能夠感受到項羽和當時楚軍的勇猛與無上威權,還能看出其他各路諸侯畏縮膽怯的言行舉止,雖說是合力抗秦,但他們連出兵援助或者從旁助陣的勇氣都沒有,隻敢在自家壁壘之上瑟縮旁觀,可見他們并沒有和項羽正面一戰的能力。
同時,從這個成語的出處我們也不難了解到,“作壁上觀”中的“壁上”兩個字,指的并不是牆壁上,而是壁壘之上。決戰之時并不出兵,而是站在壁壘之上看着,也就是袖手旁觀的意思了。
本文由一隻實心喵christine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