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愛好者跟我探讨一台春雷3T9的維修,我就順便看了看這台經典名機的電路。3T9是70年代上無三廠生産的3波段12晶體管台式機,電路特點與外形有點類似海燕T241。3T9有多個型号包括3T9, 3T9A, 3T9B和3T9C,本文主角是3T9B,帶中頻寬窄帶調節。
該機的收音電路使用了5隻矽NPN晶體管3DG201和兩隻PNP管3CG201,帶高放,獨立本振,一中放AGC,高放AGC,二級雙調諧中周,切換耦合電容實現帶寬調節。收音電路使用電子穩壓濾波供電。低放電路帶音調控制,OTL推挽功放。
高放電路
該機使用365p的等容空氣連調諧,天線連接入選頻LC網絡,高放管為共射接法,它的基極偏置受AGC控制,在強信号時降低工作點和增益避免阻塞。此處調幅選頻高放的使用對于提升靈敏度有一定好處,但絕對不是唯一目的。絕大多數機其實并沒有高放,僅僅使用LC選頻,一樣有很好的靈敏度。事實上該機高放電壓增益設計并不高,更多考慮是提高選擇性,減少幹擾,提升信噪比,高放級受AGC控制,整機的動态範圍可以大大擴展。
混頻和本振該機本振管由一隻3DG201共基接法完成,獨立式本振牽制作用小 穩定性更好,振幅在波段内更加均勻,使得高低端靈敏度更加一緻。混頻管也由一隻3DG201接成共基接法,高放信号注入射極,共基接法的輸入電阻小,隔離抗幹擾能力強。由于使用了獨立本振,混頻管電流可以進一步降低,這對于降低混頻噪聲是有利的。
中放電路常見的調幅機中周均為單調諧形式,通常都共有三隻。單調諧的幅頻曲線頂部為尖峰,通帶内增益不均勻,不能很好的平衡選擇性與音質。3T9的中放電路使用了兩組雙調諧中周,雙調諧中周幅頻特性好,可以做到選擇性與音質之間最好的平衡,但是電路複雜一些,調試也繁瑣,所以成本高,隻有一些高級機才會用到。
雙調諧與單調諧的幅頻曲線
雙調諧中周的外形與單調諧的一樣,隻是兩隻中周靠在一起,它們都諧振于中頻頻率,通過電容将它們連接起來稱作電容耦合雙調諧中周。在電子管機上常用的是電感耦合雙調諧中周,它把兩個中周封裝在一起,通過線圈互感實現耦合,圖中為飛利浦25T的雙調諧中周,它是該機最大的亮點。對于雙調諧中周,耦合系數是比較關鍵的參數,電感耦合的耦合系數出廠時候就固定了,用戶無法調整。電容耦合的雙調諧就可以通過改變耦合電容的大小來改變耦合系數,這将會影響幅頻曲線的寬度,也就相當于調整了帶寬。耦合電容增大,耦合系數減小,雙峰距離會增大,帶寬變寬,反之則增大。3T9B正是利用這個原理實現的寬窄帶切換。
飛利浦25T電感耦合雙調諧中周
電感耦合
第二級中放沒有采用傳統的單管共射極放大,而是用了兩隻管子組合成共射共基組态,這種接法的增益高動态範圍大。
中放和高放AGC3T9設計了兩重AGC用來控制第一中放增益和高放增益。第一重AGC控制高放,它的控制信号取自第一中放管基極,中頻饋入AGC放大管2CG201進行放大,它的輸出端有一個中頻諧振中周,放大後的中頻經過二極管整流RC濾波得到直流分量,這個直流量對地是負值。可以看到這個直流電壓并沒有直連高放管基極,中間還插入了一隻二極管,它的作用是這個直流電壓隻有達到某個量值才會導通起控,也就是所謂的delayed AGC。
另一路AGC控制一中放基極電位,控制信号取自檢波後的音頻電平,經過二極管整流和RC濾波後,同樣串聯一隻延時二極管通往中放管基極,在強信号時拉低基極電位降低增益,避免過載和檢波失真。
音調和低放電路該機的音調網絡使用了衰減和負反饋相結合的形式,由于是大型台式機,推動兩隻喇叭想必它的功放電路頻響和動态範圍應該是相當不錯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