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幸福路綜合農貿市場

幸福路綜合農貿市場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06:05:23

農貿市場是一個城市最有煙火氣的地方,與家家戶戶的“菜籃子”息息相關。汪曾祺曾說過:到了一個新地方,有人愛逛百貨公司,有人愛逛書店,我甯可去逛逛菜場。看看生雞活鴨、鮮魚水菜、碧綠的黃瓜、通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

7月底,一場農貿市場及周邊品質提升工作會議将市北人的目光吸引到了全區24處“菜籃子基地”上。

會上播放了農貿市場創城工作專題片,其中既有像河西智慧農貿市場、大連路農貿市場等交易井然有序、市場幹淨衛生的“優等生”,也有存在冒市經營、垃圾桶無蓋、商品擺放雜亂、飛線淩亂等問題的“後進生”。

如何讓“後進生”加快腳步邁入“優等生”梯隊?市北區出台了《市北區農貿市場及周邊品質提升工作方案》,集結市場監管局、城管局、綜合執法局、公安市北分局、交警市北大隊、各街道辦事處等相關責任單位成立了規範化農貿市場創建工作專班,對農貿市場及周邊環境衛生、經營秩序、交通秩序、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垃圾分類、市場公廁等依職能定期開展聯合執法,從多方面推動農貿市場及周邊管理工作規範化精細化。

與此同時,市北區充分發揮“優等生”引領作用,今年計劃新建和升級改造10處以上農貿市場、創建60%以上規範化農貿市場、打造22處示範農貿市場(含攤點群和生鮮超市)。

據市北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姜文生介紹,新建和升級改造10處以上農貿市場這項工作目前已完成90%,另外新建的兩處農貿市場分别位于曉港名城和雙山街道,目前已經完成硬件設施建設,攤位已經全部打造完畢,正在進行招商工作。

走進市北區正在悄悄“變臉”的農貿市場,眼前煥然一新:海雲庵農貿市場重新布設了電線,更換了老舊燈具,購物環境更明亮了;益欣市場新做排煙系統,加裝了淨化器和空調,夏天逛市場更涼爽了;康定路市場新增1600餘平方米的經營面積,品類更加豐富,空間布局更加美觀敞亮……

河西智慧農貿市場:“智慧農貿”讓消費“更透明”

“您已進入疫情防控區域,請您測量體溫、佩戴口罩,注意身體健康。”剛踏入河西智慧農貿市場,便可聽見溫馨的提示音,眼前出現了一個一米多高、可以360度旋轉移動的機器人,除了可自動測量體溫、用攝像頭監控市場環境外,它還可為顧客提供公共設施查詢和語音咨詢服務。

幸福路綜合農貿市場(實探市北這五家農貿市場)1

在河西智慧農貿市場,消費者可全程溯源食品安全。崔冬妮攝

與此同時,在井然有序的蔬菜區、水果區、熟食區之間,另一台小巧靈活的機器人正在進行噴霧式消殺。“别小看了這個‘小個頭’,頂五六個人幹活呢!”河西智慧農貿市場經理喬守洪說,該市場總面積達5700平方米,以往需要5-6位工作人員分區域消殺,耗時将近兩小時。“現在每天用智能消殺機器人,半小時内便可完成全域消殺,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也不會對業戶和消費者帶來幹擾。”

智慧+

“智慧+”是改造後的河西市場最大的特色。去年6月啟動升級改造時,河西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便與阿裡巴巴合作引進了智慧市場(客如雲)管理系統,曆時半年,這裡已經變成了集商品展示交易、電子商務、無公害檢測檢驗、商品信息源頭追溯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星級标準智慧型農貿市場。

從入口處直行10米,擡頭便可看到一個巨大的電子屏,農藥殘留檢測信息、攤位菜品溯源信息、菜價、客流數據分析、實時交易額和一周内交易筆數和交易額即時更新。在它的西側,伫立着一塊一人高的觸摸式電子屏,消費者通過點擊“商家公示”“菜價公示”“質量檢測”“産品追溯”等版塊,就可以随時調取想了解的信息。

“這個市場建于2007年,運營十幾年後,出現了地面破損、門頭不齊、攤位淩亂、硬件陳舊等‘通病’。”河西智慧農貿市場總經理袁紹起說。在市場内經營了十幾年的攤主馮啟玲也是感觸頗深:“之前市場内光線差,一些老年顧客都看不清秤上的斤兩。頂棚老化了,遇上下雨天十有八九會漏水,沒有硬化的地面濕漉漉的,顧客過來買菜還得注意不被水窪的髒水濺到……”

去年6月,河西市場重新設計了外部形象、内部布局,劃定了業态分布、攤位标準,部分區域做了幹濕分離。這讓重新開張的馮啟玲眼前一亮:“改造後的市場裡很敞亮,環境跟大型超市一樣整齊舒适。”

袁紹起介紹,以前市場裡沒有空調,遇到高溫天,不光業戶們熱得滿身汗,也不利于蔬菜等保鮮。“現在安裝了中央空調,賣菜的、買菜的都不用受苦了。”

“智慧型農貿”正是市北區打造示範農貿市場的轉型方向之一,未來将引入更多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在保護消費者權益、方便消費購物的同時,極大地方便市場和相關職能部門對市場經營活動的動态監管。

大連路農貿市場:基地直供讓菜品“更新鮮”

幸福路綜合農貿市場(實探市北這五家農貿市場)2

大連路農貿市場購物環境十分舒心。崔冬妮攝

常到大連路農貿市場買菜的市民近來發現菜價比之前便宜了些,蔬菜類均價優惠了5角—1元左右。原來,市場内的部分業戶與周邊市區菜農“牽手”,直接從蔬菜生産基地采購新鮮平價的菜品。

“之前業戶從批發市場進貨,按照市場規律會有多重加價環節,我們一直想從采購源頭上找突破口,經過到周邊市區勘察比較,為業戶推薦了蔬菜生産基地合作,蔬菜從地頭直銷到市場。”大連路農貿市場辦公室負責人史夢說,如此一來,就省了中間差價,替消費者的錢袋子“減了負”。

近些年,大連路農貿市場的變化一直在潛移默化中發生。原先1.8米的過道拓寬到了2.4米,以前7-8平方米的蔬菜攤位和生肉攤位面積都拓展了兩倍,寬敞的台面可以陳列品類更豐富的菜品。為了滿足大量購物的需要,市場還為消費者配備了超市同款購物車。“市場因為周邊都是小路,不好停車,所以結合改造新規劃了13個免費停車泊位,日間可供業戶和消費者停放,夜間免費提供給周邊居民。”史夢說。

自從改造提升後,來大連路農貿市場買菜的市民越來越多。

家住紹興路的馬先生即使要坐10餘站車也要來這兒買菜,“沖的就是菜新鮮、低價,螃蟹、蛤蜊味美、量足。”他表示,不但過道寬敞了,每家攤位前面還放了一個滅火器,看在眼裡感覺很安心。

“大連路農貿市場建築面積達7000餘平方米,不僅有果蔬肉禽等常規經營項目,還有布市、制衣、被褥等特色經營攤點,安全責任是頭等大事。”史夢說,為此,市場為130餘家業戶都配備了滅火器。每個月都有專門的檢查人員檢查滅火器的壓力、噴灌、保險銷、壓把、瓶體等細節,超過使用期限時及時換新。“光是實現‘一戶一器’還不夠,人人掌握滅火器的使用方法至關重要。我們對業戶進行消防技能培訓,并不定時抽區域進行消防演練,确保每個業戶都熟練掌握基本的消防常識。”

幸福路綜合農貿市場(實探市北這五家農貿市場)3

大連路農貿市場配備了微型消防站。崔冬妮攝

近日,大連路農貿市場在環境衛生、清晰标價、安全防疫等方面的工作獲得第三方測評機構的好評。“市北區按照《青島市規範化農貿市場創建辦法》的規定,持續開展三年規範化農貿市場創建活動。今年市北區實現60%以上的農貿市場都走向‘規範化’。”市北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姜文生介紹,這個評分體制從今年6月開始實行,每月評定一次,對評為“優秀”的農貿市場進行獎補,評為“不合格”的農貿市場将在内部會議上被曝光、點名批評。

“讓菜品更新鮮,環境更舒心、安全,這是我們對标‘規範化’不斷提升的方向。”史夢表示,外部監督有助于精确查找短闆,制定問題清單和提升整治方案,最終為老百姓創造一個更優質安心的購物環境。

商城路綜合市場:一戶一屏 明碼标價

幹淨整潔、停車有序、文明經營、秩序井然...這是走進商城路綜合市場的第一感覺。近年來,市北區結合各農貿市場實際,從完善設施、規範行為、制定制度等方面入手,打出了一套升級改造“組合拳”,讓轄區内農貿市場煥然一新。而華麗變身的農貿市場也給周邊居民帶來了更多便捷和舒适。

幸福路綜合農貿市場(實探市北這五家農貿市場)4

“2021年,市場就進行了首次升級改造,新規劃了160個停車位、硬化了路面,給每個經營業戶配備了垃圾桶,生熟區嚴格分開管理,并給海鮮區增設了排水系統。”商城路綜合市場經理王小龍介紹說:“今年7月,我們在‘硬件’方面又進一步提升改造,給市場内35家商鋪安裝信息公示屏,營業執照、商品價格等信息一目了然,讓顧客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以前綜合市場裡原來是黃泥路,坑窪不平、買海鮮的區域污水橫流,現在地面重新處理後能保持幹淨整潔,再來買菜是一種新的體驗和享受。”家住開平路附近的羅先生指着兩側整齊劃一的攤位說,菜攤上的蔬菜、綜合攤上的日常用品都分門别類,擺放得一目了然。“而且手機掃一掃就能付款,非常方便。菜市場升級改造了,我們的購物體驗也跟着不斷提升。”

康定路農貿市場:露天早市 華麗變身

“改造之後感覺整個市場都‘高大上’了,就像在超市裡一樣。”潘女士住在本溪路附近,當她走進改造後的康定路農貿市場,發現不但環境變得煥然一新,市場面積也有所擴建,市場攤位布局也變得更加合理。這讓她禁不住驚訝:“住在附近幾十年了,自從有了這個市場就在這裡買菜。以前要想完整地逛一圈市場隻能選擇從兩頭進入,現在市場内部打通了,可以任意選擇出入口。看着市場變得越來越好,我買菜的心情都變好了。”

幸福路綜合農貿市場(實探市北這五家農貿市場)5

據康定路農貿市場負責人王順介紹,這處市場原是一處露天早市,自建立以來,便一直為轄區居民提供貨品齊全、物美價廉、安全放心的各類農産品、海鮮産品等,受到周邊居民的歡迎。經過4年多的改造,退路進室以後,這裡以全新的面貌呈現在居民面前。道路暢通,居民買菜更加舒心了。王順說:“整個市場面積大約8600平方米,包含600餘個攤位。目前,市場有果蔬、水産海鮮、肉食面點、百貨、副食品、花卉觀賞魚、露天攤點群等七個經營區域。今年,市場圍繞規範化創建要求增建了2000平方米的經營區域,擴大了觀賞花和觀賞魚行市,市民在市場購物的同時還能充分享受購物的樂趣。”

如今,這裡已然是市北區的改造标杆市場,後期将增設中央空調和智慧化硬件設施,為居民提供更好、更優的市場消費環境。

南山市場:讓老百姓的“菜籃子”越拎越舒心

備受市民關注的南山市場升級改造項目被列入2022年市辦實事之一,這一改造項目将在9月提上日程。

幸福路綜合農貿市場(實探市北這五家農貿市場)6

南山市場海鮮攤位改造後效果圖

“南山市場始建于20世紀90年代初,市場内現有海貨經營廳7個,總面積為2179平方米。經過30多年的運營,市場的軟硬環境和配套設施已跟不上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據市北區市場一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市北區計劃在9月中旬對南山市場進行升級改造,預計10月底完工。據了解,市北區市場一中心正在有序推進南山市場升級改造前期準備工作。目前,已完成設計方案和施工圖,下一步,将按照時間節點完成施工造價和招投标确定施工單位。

“因為海鮮攤位經常需要沖洗,下水道口子小,長期半隻腳就泡在水裡,心裡早就盼着市場改造了。”在南山市場經營了20多個年頭的于先生說,聽說9月份市場就要進行改造提升,商戶們紛紛拍手叫好。從效果圖上可以看到,改造後的海貨區現場環境整潔有序,過道寬敞幹淨,照明、通風、排污等設施一應俱全,整個市場規劃布局清晰合理。

據該負責人介紹,南山市場升級改造後,将根除市場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硬件設施破舊現狀,市場經營環境明顯改善,各類設施配套齊全,攤位整齊劃一,門頭規範,購物環境明亮幹淨,使消費者的購物舒适度和滿意度得到明顯提升,讓老市場煥發出新活力。

(來源:青島日報《市北專刊》、大衆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