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史記記載,“契”協助大禹治水有功,于是帝舜讓他教化百姓,并将他封在“商地”,賜予“子”姓,故而商朝王族姓子。
其中,帝舜“賜姓子氏”的說法,大概是司馬遷穿鑿附會,因為先秦時都還沒有賜姓習俗,帝舜如何會給商契賜姓。
當然,不管商契得姓過程可不可信,但商代王族姓子是不争的事實,比如大名鼎鼎的孔子、墨子都是商代王族微仲(微子啟之弟,纣王兄弟)的後代,兩人都姓子。
問題在于,商代王族為何姓“子”?鮮為人知的是,商朝王族姓子的背後,暗含了深刻的中華文化,一直流傳至今。
首先,商人如何取名?
欲要知道商代王族為何姓“子”,不妨先看一看商人是如何取名的。
甲骨文出土,證實商代帝王世系(見下圖)與《史記》的幾乎一緻,反映出《殷本紀》的可信度。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對商代帝王名字的研究,可以發現其中存在一個規律。
從商代先公王亥開始,一直到帝辛(纣王)結束,商代曆代先公先王的名字中間,都有天幹中的一個字。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商朝帝王取名采取的是“日名制”。
據傳,當時天上一共有十個太陽,它們名字分别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時人将之稱為“十天幹”,它們每天輪流出現一個,十天為一個周期。
商代帝王取名,即由出生當日的天幹而來,就是“區别字 十幹字中某個字”。比如,在甲日出生的有大甲、陽甲,乙日出生的天乙、武乙,丁日出生的有武丁、沃丁,我們熟知的帝辛就是在辛日出生。
值得一提的是,從夏代帝王世系來看,夏朝采用“日名制”應當比商朝還要早,夏朝初期君主太康、仲康、少康(比商契略晚),古文字學家陳夢家《殷虛蔔辭綜述》中指出他們實際是大庚、中庚、少庚,而“庚”屬于天幹之一,因此夏朝初期中國可能已有“日名制”了。
其次,商代時“子”為何意?
甲骨文中的子字,大緻有三種寫法,但字形非常形象嬰兒,所代表的意義基本一緻,本義都是嬰兒,後來引申為特指“直系血統的下一代男性”等。下圖,是其中的一種寫法,起初代表頭部的是方形,而非圓形。
商人對子字還有一種使用方式,就是将之作為十二地支首位之“子”。下圖,括弧處的字形,用于表達十二地支中的“子”。十二地支是中國古代天文學最核心的内容,中國古代天文學最重要的符号,究竟産生于何時、以及各自代表的意義,如今存在不小的争議,這個話題暫且不談。但根據甲骨文記載來看,商代時已經開始使用天幹地支。
需要說明的是,先有上圖括弧處的子字字形,後有上圖非括弧處的字形,應該是以利器在堅硬的龜甲獸骨上锲刻,不易刻畫,所以“子”字的頭部逐漸就锲刻成為上圖字形了。
當然,也有學者認為,子字意義非同凡響,可能與“王”同義,不是普通人可以自稱的,所以春秋戰國時子字才會成為尊稱,比如老子、孔子、孟子等。
總之,子字初始含義是什麼,如今也沒一個公認的說法,但以甲骨文記載來看,大緻代表嬰兒、“直系血統的下一代男性”、十二地支第一位等。
第三,商代使用幹支紀日法
所謂幹支紀日法,使用天幹地支記錄日序的方法,是農曆的一部分,與幹支紀年法一樣,用天幹地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來記錄日序,從甲子開始到癸亥結束,六十天為一個周期,循環記錄。與幹支紀年“天道”五行不同,幹支紀日是“地道”五行!
根據甲骨文記載,商代使用的是幹支紀日法,六十天為一個周期,因此商朝初期可能還沒有類似年歲的概念。随着年歲概念的出現,直到商代晚期,可能才有按照君王即位年次的紀年,比如甲骨文中的“唯王二祀”、“唯王八祀”等,意思是“商王二年”、“商王八年”。
總之,由天幹地支發展而來的曆法,起初是幹支紀日法,後來才被用來紀年、紀月、紀時,其中幹支紀年法出現較早,但直到東漢光武帝時才被正式使用。
綜上可見,在紀日問題上,商朝将天幹地支結合,采用的是幹支紀日法;在姓名問題上,大概也會天幹與地支的結合,于是取名時使用天幹的“日名制”,姓氏上選擇地支,而“子”排在地支第一位,地位最為突出,或許由此成為商朝王族的姓氏。也就是說,姓子、名中含有天幹,将地支之首與天幹結合,正好由此突出與神話商朝王族。
至于帝舜賜給商契子姓,以及文獻中“契,母(簡狄)吞鳦子(燕卵)而生,故曰子氏”,應當隻是後人的臆測,并非曆史真相。
參考資料:《史記》、甲骨文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