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句話,叫“老而不死是為賊”。這話乍一聽讓人感到十分的冒犯,人老了長壽點怎麼就是個盜賊、害蟲了?這句話到底出自于何處?為什麼會有這樣充滿敵對性的說法?
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是我們的至聖孔子所說的,出自于《論語·憲問》。原文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胫。”
什麼意思?
就是說有原壤這麼個“人才”,某次在會客廳等待孔子的時候,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還岔開雙腿坐着。要知道先秦是特别講究禮法的時期,為了表示敬重與禮節都是跪坐在地上,叉腿坐是很不禮貌的行為舉止。
孔子本身就主張“不學禮,無以立”,那麼看重禮節的人看到原壤的熊樣,内心的無名火蹭蹭往上冒,立馬開啟怒怼模式。
毫不留情地說道:“你小時候就不懂孝順尊重長輩愛護兄弟,長大了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成就,現在老了還不死,簡直是禍害!然後就拿起手杖抽他的腿。”
剛說了孔子本人少而好禮,能讓他大動肝火而且絲毫不給情面的破口大罵簡直是讓人難以置信。其實孔子對原壤這麼一副爛泥扶不上壁的咬牙切齒的模樣是有原因的,那孔子跟原壤是什麼關系?
孔子跟原壤的關系在《禮記·檀弓下》中有記載:“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夫子為弗聞也者而過之。”
這段記錄說的是原壤這号人是孔子的老相識,結果原壤的母親去世時,他居然敲着他母親的棺木唱歌!
孔子當時無視了他,但是作為一個推崇禮節尤其是孝道的人,内心說不嫌棄惡心他的這個老友肯定不可能。所以後來真性情的孔子又碰上了他坐沒坐相的損樣就直接罵上了。
所以各位看官看到這應該知道孔子又被斷章取義了吧。
第一,孔子說“老而不死”是針對到具體的個人的,這個人就是毛病多多的原壤,而不是泛指某個群體,更不是指老人。
第二,“老而不死是為賊”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 ”,也就是從小不講仁義道德,長大還沒作為,老了也沒有長者風範的人,可不就是浪費社會資源、浪費國家糧食的混蛋麼?
因此現在用這句話來形容任意一個老人,是非常不恰當且不禮貌的。
今天終于知道了“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的意思了!放到圈子裡讓更多人漲漲知識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