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月28日,戊戌年臘月二十三,小年。
如果說進入臘月就是奏響了新年的前奏曲,那麼,迎來小年就是新春開幕前最後一段音符,短暫而優美,滿溢着喜氣和年味兒。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寫福字
二十五掃塵土,二十六割大肉
二十七殺小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對聯貼門口,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過了小年,我們就可以掰着手指,靜候新春的到來。在這個吐舊納新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緊張地做着過年的最後準備。
小年由來
傳說竈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竈鍋底下燒死了。
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竈王。
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彙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竈底。老百姓覺得竈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彙報。
于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竈“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财運。
小年習俗
祭竈王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玉皇大帝根據竈王爺的彙報,再将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于竈王爺之手。
因此送竈時,人們在竈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竈王升天的坐騎備料。
祭竈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
祭竈曆史
祭竈的風俗,由來甚久。竈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甯媚與竈”的話。
先秦時期,祭竈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竈、門、行、戶、中雷五神)。
竈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晉以後則列為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中國道教興盛之後,為老婦。
現在民間供奉的東廚司命定福竈君,是一對老夫婦并坐,或是一男兩女并坐,即竈君和竈君夫人的畫像。
祭竈風俗
竈君神像,貼在鍋竈旁邊正對風匣的牆上。兩邊配聯多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聯也有寫成“回宮降吉祥”的。
中間是竈君夫婦神像,神像旁邊往往畫兩匹馬作為坐騎。祭竈時要陳設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以使其“嘴甜”隻能說好事。
送竈,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祭竈時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别要為竈君坐騎撒馬料,要從竈台前一直撒到廚房門外。
這些儀程完了以後,就要将竈君神像拿下來燒掉。等到除夕時再設新神像。
小年飲食
因為小年這一天祭竈節,所以吃什麼是很講究的。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竈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台。
此外,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
小年時,還有吃麻糖的習俗,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
據說,小年是竈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報告一年來人間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
也就是竈神的述職日,吃麻糖就是想讓這竈神的嘴巴被糖給粘住張不開,不能把人間的美味奢華的情景禀報給天,以免得愛吃喝的人們受到處罰。
而竈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就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别有風味。而關東糖堅硬無比,摔不碎,吃時必須用菜刀劈開,口味微酸。
晉東南地區,有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将炒玉米用麥芽糖黏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除了這些,還有吃粘糕、米餅、火燒以及爆米花糖等食俗習慣。
團圓在路上
到了小年,就意味着距離除夕不過一個禮拜的時間了。在外地工作的人們紛紛買好車票,收拾好行李,備好年貨,浩浩蕩蕩地踏上回家的路。
本來熱鬧的城市街道,越來越冷清;而常年冷清的鄉下小路,越來越熱鬧。
小年的鐘聲已經敲響,風中的回聲似乎飄散着團圓的喜氣,正催促着我們早日走向家的方向。
好好期待着與故人的重逢吧,相信你們一定有很多往事要分享,還有很多未來要展望。
小年已至,大年不遠。新春已在路上,團圓也已經在路上。願你穿過人山人海,跨過山川河流,終能找到唯一的這一條回家路。
(内容整理自中國網,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漲知識,點好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