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武大郎是賣燒餅的還是縣令

武大郎是賣燒餅的還是縣令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2 08:23:49

一部《水浒傳》寫盡了元末明初,一衆綠林好漢與朝廷鬥智鬥勇的故事。家國仇怨,兄弟恩義,現實的無奈都在小說寫照中淋漓盡緻的體現出來。而這其中,也少不了世俗的糾紛,和觀者的質疑。

武大郎和潘金蓮的故事,就是讀者們最想讨論的事情,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誰對誰錯?

武大郎是賣燒餅的還是縣令(黃堂造謠三寸丁)1

小說中的“武大郎”,身不滿五尺

在《水浒傳》第二十四回中就有寫到:“這武大郎,身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起他一個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筆墨之間,皆可見得,說武大郎是現代版的“矮窮矬”也不為過。

這一回中武松對武大郎說:“假如你每日賣10扇蒸炊餅,你從明日為始,隻做5扇蒸出去賣。”就知道,武大郎還是個賣燒餅的,這也為後來人說“此處有假”而埋下了引子。

武大郎是賣燒餅的還是縣令(黃堂造謠三寸丁)2

緊接着,第二十五回《水浒傳》就講到:“那婦人揭起席子,将那藥抖在盞子裡;把那藥貼安了,将白湯沖在盞内;把頭上銀牌兒隻一攪,調得勻了,左手扶起武大,右手把藥便灌。”故事到這裡,就很明白了。武大郎還被自己的媳婦兒毒死了!命運如此多舛,讓人看了不禁噓噓。

“武大郎與潘金蓮”所謂真相,從何而來

《水浒傳》成為了我們耳熟能詳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武大郎”形象也被世人知曉的更多,這時候就有人出來說話了,大多出處都是源于下面這段話。

據《清河縣志》的記載:“武大郎原名武植,幼時喚作大郎,少時聰慧,家貧,中年中進士,做了山東陽谷縣的知縣,相貌不俗,身材高大,為官清廉,為民除惡,鄉民送萬民傘。武、潘共育四子,後世子孫徙至武家那村,半數姓武”。

武大郎是賣燒餅的還是縣令(黃堂造謠三寸丁)3

1992年冬,武家那村武氏族人挖掘了武大郎古墓。為緬懷先祖,武氏族人又對武大郎墓修葺一新,在1996年,籌資重新修建,于墓前修建碑樓,并撰寫碑文。

再就是2009年,報道說曾有施耐庵的後人專程跑到清河縣武大郞祠堂,代表先人向武氏後人進行道歉,并寫下道歉詩,裱糊在武植祠牆上。

《水浒傳》究竟有沒有“污名化”武大郎,世人衆說紛

觀點一:真實的武大郎,是身高八尺“唯有讀書高”的讀書人。

明代初期,确實有武大郎、潘金蓮以及西門慶這三人。但曆史上真實的這三人,和我們所熟悉的《水浒傳》中的三人,卻是不同的。據《清河縣志》記載,說武植是明朝永樂年間的進士,後任山東陽谷縣令。武大郎還是個身材高大的帥哥,其妻潘氏則是大家閨秀。

武大郎是賣燒餅的還是縣令(黃堂造謠三寸丁)4

觀點二:黃堂造謠,“三寸丁、谷樹皮”賣炊餅的武大郎,都是施耐庵道聽途說的。

武大郎有一好友黃公子,早年間還未任山東陽谷縣令時,曾幫助過自己。後來有一日,黃公子遇到點問題想讓武大郎幫助,未果,便心神恨意,四處抹黑武大郎及其妻子。因為黃堂的報複:武植、潘金蓮就這樣被黑了。

武大郎是賣燒餅的還是縣令(黃堂造謠三寸丁)5

觀點三:曆史上的“武值”和小說中的武大郎,并不是同一人。

據《浙江通志》記載,武松他是個常在湧金門一帶賣藝閑漢,并無哥哥。而小說中的“武大”則有可能是作者虛構出來的人物,也有可能是民間故事衍生而來的街坊路人而改編的形象。

再就是從時間線上來看,曆史上的武植,在明朝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公元1424年)任陽谷縣縣令。期間黃堂求助武大郎未果,而大散謠言。那麼,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就病死的施耐庵,難道是穿越到未來去聽到了“謠言”,再穿越回來寫進《水浒傳》?顯而易見,并不符合年代發展的時間軌迹。

武大郎是賣燒餅的還是縣令(黃堂造謠三寸丁)6

用一段待求證的曆史去反駁另外一段曆史,顯然說服力就沒有那麼強了。對于以上三種觀點,以及通篇所講到的武大郎的“真假”故事,您有什麼不一樣的解讀,歡迎留言評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