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潘天壽映日荷花别樣紅創作時間

潘天壽映日荷花别樣紅創作時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4 08:54:09

林語堂先生在《生活的藝術》中曾說:“享受大自然不單是限于藝術和圖畫,顯現于我們眼前的大自然是整個的。它包括一切聲音、顔色、精神和氣氛。”在探藝者眼中,一堆破布頭、爛泥巴、枯樹葉和舊書報,這些都是他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素材與靈感之源。“陽朵姥姥”劉雪玲女士就是這樣一位可以化腐朽為神奇、“點石成金”的癡迷探藝者,一位堅持為垃圾“美容”的藝術家。

那麼,什麼是藝術呢?藝術是地平線上的一道曙光,它帶給人們希望;藝術是裝飾人類平凡生活的花朵,它以獨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們;藝術是一幅水墨畫,點綴着一望無際的風景;藝術是一種舞蹈,絢麗着青春的色彩;藝術是詩歌的一章,劃破長空,陶冶着人們的情操。在劉雪玲老師看來:“藝術是熱情者的遊戲,而美是一種無目的的快樂,正是因為遊戲的無功利性,人們才能盡情享受并探索美的樂趣”。劉雪玲天生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和挖掘美的雙手,枯葉、樹枝、破布、爛泥、廢紙……在她變戲法似的剪裁和揉搓中,瞬間便有血有肉、活靈活現。幾十年來,她完成了不少藝術佳作。比如:她的布貼畫獲全國拼布創意大賽金獎,她創作的樹葉畫兒童繪本曾獲2020年冰心兒童圖書獎,報紙拼貼畫被陳忠實紀念館收藏,近萬件泥塑作品分别陳列在西安的幾所幼兒園中,漢長安城村寨印記博物館、南佐遺址博物館以及家鄉的許多個廢棄已久的窯洞内……這些泥塑作品用栩栩如生的人物景緻還原着昔日的人間煙火與熱鬧紛繁。

《最後一片葉子——陽朵姥姥藝術作品集》是由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于2022年出版的新書。本書是中國民間布貼撕紙畫藝術家劉雪玲女士潛心40餘年創作的手工作品集錦,她以家鄉的黃土風情為主題,将自己的藝術作品分門别類,主要包含布貼畫、撕紙畫、泥塑畫、樹葉畫等。本書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作者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對藝術的深入領悟,對愛與美的孜孜追求。我們從她的書中,可以感受到一位環保家切身行動的力量,體會到溫情與童趣、浪漫與關愛、親情與陽光,從而生發出一種令人感動的精神力量。

潘天壽映日荷花别樣紅創作時間(落紅不是無情物)1

布貼畫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貼補工藝,曆史悠久,也稱布堆畫、布摞花,還叫撥花,布貼畫繼承民間民俗傳統,突出拼貼工藝,巧妙利用織物紋樣色澤,剪貼成形,拼合成畫,制作成風景、人物、花卉等形式。它反映出民間藝美情趣,也反映着當地的民俗風情。劉雪玲布貼撕紙藝術的獨特性不是對具體事物的描摹,而是對生活的提煉,尤其是在創作中帶有詩意的抽象美,反映出她獨具個性的藝術風格。比如:陽朵姥姥創作出了一批具有獨特慶陽農民畫特點的民俗紙貼畫,有獅子滾繡球、劉海撒金錢、蓮裡生子、社火舞龍、孩風輪、母雞孵蛋、老婆采葫蘆、老漢耍葫蘆、拉驢趕集等。她吸收陝北農民畫和慶陽肚兜畫元素,形成陽民俗紙貼藝術,既有木刻風味,又有剪貼效果,稚拙、熱烈、歡樂,内心充滿激情。

“草不謝榮于春風,木不怨落于秋天。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樹葉,是春的喜悅,夏的茂盛,秋的風景,冬的回味。春天的樹葉是又小又嫩的;夏天的樹葉是又綠又壯的;秋天的樹葉是五彩缤紛、五顔六色的。經過秋霜的打擊, 葉子的顔色用語言難以表達,深紅,暗紅,似紅非紅,似綠非綠,紅中夾雜着綠,綠中又透着紅,總而言之,它包含了各種層次的紅和綠,雖然顔色很多,但秋姑娘卻把它調彙得異常融恰,真是多一分則太豔,少一分則太淡,這是任何一位畫家都難以做到的。而陽朵姥姥劉雪玲之所以喜歡以秋葉作畫,我想,不僅是因為它美,更是因為愛花之人,從不摘花;愛葉之人,想必也是如此吧。“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緻敬那片葉子、那棵樹和那些無人問津卻靜默如初的美麗。在她的作品中,落葉不枯,老樹其實也不老。它們雖然走過了歲月的輪回,然而,依舊可以經過一雙妙手而意趣盎然、富有無限魅力,這是作者對生命的深刻體會,也是發自内心對大自然的熱愛。

“詩”一經诠釋便失去了韻味,“畫”一經闡述就少了意境。這些已被“陽朵姥姥”注入生命和靈魂的破布頭、爛泥巴、枯樹葉和舊書報,正講述着新的故事,等待着更多的讀者與觀衆去用心品味和感悟。翻閱該畫冊,我仿佛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樹葉化作一隻隻蝴蝶從空中飄落下來,劃出了一道道美麗的弧線,火紅的楓葉,輕飄飄地從書本的桎梏中掙脫出來,輕盈地飄飛在房間裡。在那一刹那間,它看見了世界的美麗,聽見了鳥兒的呼喚,同時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李蕾)

編輯:衛衛 責編:王越美 終審:趙梓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