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畫廊 | 劉懷山,現為中國美協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做個善良的人。

我們判斷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與他的學曆高不高,能力強不強并不重要,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相處起來是否讓人舒服。
相處舒服的背後都藏着一種善良。
善良的人,懂得感同身受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隻看到煙。
世界之大,我們可以不知道全貌,但不能無視别人的艱辛。
一個人若是沒有了同理心,沒有了共情的能力,内心何來溫暖。
共情是能夠理解别人内心深處的感受。共情的能力決定了一個人愛的能力。
這世界上的愛,正是由人與人之間一點一滴的溫暖組成的。
有人說,要仁慈,你所遇見的每個人都在與生活打一場“硬仗”。
懂得感同身受,是一種處世智慧,也是一種高級的善良。
那些善良的人,往往最能體察到别人的不容易,并給予溫柔與善意,讓他人舒服自在。

名家畫廊 | 劉懷山

善良的人,懂得換位思考
越是善良的人,越懂得在别人陷入窘境時,設身處地、将心比心地替他人考慮。
生命,是一種回聲,唯有懂得“換位做事、換位做人、換位思考”,才能換得真心。
人心是相互的,你為别人着想,别人才會替你考慮,用換位思考,換來真心的朋友;用包容大度,換來輕松的一生。
每個人都不是單獨的個體,在生活中、工作中,都避免不了要與别人打交道。不能總站在自己的角度想事情,要懂得換一下位置看問題。
心生怒氣時,不宜武斷,應靜心分析;心生怨氣時,不宜責怪,應換位思考。
一個人的靈魂越高貴,就越善良,越懂得讓人舒服。
正所謂,君子如玉,觸手可溫。

名家畫廊 | 劉懷山

善良的人,懂得寬以待人
有位心理學家說過:你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着你所能抵達的高度。
層次越高的人,越是有共情能力,越是寬以待人。
有句話說得好:“幹淨,舒服,溫柔的語言,自發的關懷,都是源于一個人内心深處的善良。”
那些相處舒服的人,内心是柔軟的,相處中都選擇寬以待人。
一位作家曾說過:“人的心隻有拳頭那麼大,可是一個善良的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
換個角度,看待萬物,便是善良。
心懷悲憫,互相體諒,才是人情。
懂得仁慈,近城遠山,都是人間。
這世界,美就美在,有人是照耀他人的光,有人是等待黎明的夜。
孤獨不會消失,靈魂卻可相擁。但願我們,做個善良的人,成為那一束照亮别人的光。
點亮“在看”,與朋友們共勉!
(收看收聽更多《夜讀》文章,請關注新華社微信公衆号、下載新華社客戶端。)

主播 | 陶冶
作者:哲學君&張又年 來源:哲學人生網(ID: zxrsnet)、國學文化(ID: gxwh001)
監制:張越、吳炜玲
編輯:李昂、伍越、張歡
美術設計:趙丹陽
實習生:阮思羽、吳宇欣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社音視頻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