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農業科學家袁老帶着他的“稻下乘涼夢”離開了我們,農作物需要種子已是一種生活常識,不會有人問,地裡種糧是不是要買種子。但經常有人咨詢“買來的雞下蛋再孵小雞是否可行”,其實所有直接産蛋或産肉的終端商品代動物,都不适宜用來繁殖飼養,目前,畜牧業的這一基本常識的普及還差強人意。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先來看一組數據:
2019年我國商品代白羽肉雞、黃羽肉雞、水禽出欄量分别為44億隻、49 億隻、42 億隻, 同比分别增加約5 億隻、10 億隻、13 億隻。是不是驚覺:哇,原來國内養了這麼多雞!
再來看一組數據:
2019年雞肉占國内肉類總産量的19%,豬肉約為35%;雞肉占世界肉類總産量的35%,豬肉占32%。是不是要感慨:這麼看是不是以後會養更多的雞,生産更多的雞肉?
再來解釋幾個名詞
白羽肉雞:又稱快大白雞,羽毛以白色為主,主要特點是生産效率高,一般42天就能從50克(一兩)左右找到2500克(5斤)以上,飼料轉化率高,料重比在1.5-1.8,也就是說1.5斤的飼料能長1斤的雞肉,是陸地上飼料轉化率最高的動物。這類雞肉産品一般分割銷售,快餐店的雞肉都是這種。山東,東北飼養的白羽肉雞居多。
黃羽肉雞:包含了黃羽、麻羽和與黃麻羽有關的羽色,通俗的理解,凡是羽毛帶顔色的雞統稱黃羽肉雞。它們的主要特點是雞出欄時間相對較長,生産效率低。按飼養時間,可分為快速雞(60天内出欄)、中速雞(60-100天出欄)以及慢速雞(100天以上),出欄體重約1.5公斤-2公斤,一斤體重消耗2.5斤飼料。飼養時間長,風味物質沉積多,口感較好。江浙、兩廣一般是黃羽肉雞飼養為主。
商品代雞:直接給消費者提供商品的雞就是商品代雞。我們平常買的肉雞就是商品代肉雞(一般是公雞母雞混合飼養)長大就是屠宰産肉;商品代蛋雞(隻養母雞)就是産蛋賣蛋(當然,産蛋率低的時候就賣淘汰雞)。
父母代雞:通俗的講,就是商品代雞的爸爸媽媽,一般按1隻公雞10隻母雞這個比例來養,産蛋是為了孵化商品代雞苗。
祖代雞:顧名思義,就是商品代雞的爺爺奶奶,一般也是按1隻公雞10隻母雞這個比例來養,産蛋是為了孵化父母代雞苗。
曾祖代雞:是祖代雞的爸爸媽媽,主要用于産蛋孵化繁殖祖代雞。
原種雞:用于培育新品種或者說曾祖代雞。
祖代雞、父母代雞、商品代雞都可以從國外或國内買得到,但是曾祖代雞和原種雞從國内外市場買不到,屬于家禽育種核心機密資源。
國内的白羽肉雞和黃羽肉雞的來源
國内的白羽肉雞都是進口祖代雞經過兩代孵化繁殖來的。白羽肉雞是西方國家經過百年時間,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由一批批科學家通過“遺傳算法”不斷優選而來。目前,國内沒有白羽肉雞的原種雞,更沒有自己培育的白羽肉雞品種,但是白羽肉雞最大的優勢就是吃料少,長肉快,能為我們提供性價比最高的肉類産品。為了滿足國内市場需求,國内養殖企業每年要從國外進口數十萬、上百萬套祖代雞(一套有10隻母雞,一隻公雞)。價格多少,能進口多少套到國内,都是國外的育種公司說了算,我們沒有話語權,所以說祖代雞控制着中國養雞行業的命門,類似手機行業的“芯片”,國内培育自己的白羽肉雞品種是肉雞養殖行業的“卡脖子”技術。
黃羽肉雞是我國本土雞品種,所有羽毛不是白色的雞統稱黃羽雞。國内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地方特色雞品種,這些是豐富的家禽遺傳資源,它們是進行雜種優勢利用和培育高産品種的優秀原始素材。也就是說國内各種各樣的雞的品種,就為科學家們培育出長的快,肉又好吃的雞的品種提供了可能。據了解,自從華為被美國嚴重打壓以後,國家科技部非常重視各個行業的“卡脖子”技術,肉雞品種的自主培育已被農業部被提上日程,行業的科學家們都在帶領科研團隊奮戰在肉雞品種培育的路上。
買來的祖代雞一直養着不行嗎?
肯定不行,任何動物都有生老病死,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而且雞作為經濟動物,我們一定會計算它的産出是不是大于投入,有沒有效益,養着是不是合适。無論商品蛋雞還是祖代雞,都有一個産蛋周期,比如商品蛋雞,一般500天以後産蛋率就很低,需要淘汰;父母代雞和祖代雞也一樣,随着日齡的增長,産蛋率下降,蛋品質下降,吃同樣多的飼料産出的100個蛋孵化出的小雞越來越少,肯定就不合适了,一般也就養個三五年就需要淘汰。
買來的雞苗為什麼不能一直無限繁殖
因為除了原種雞、曾祖代雞是純基因,白羽肉雞商品雞、父母代雞、祖代雞都是雜交基因。如果多次繁殖的話就會出現基因分離現象,一些隐性劣質基因就有可能表達出來,産生的後代就會整齊不一,生産性能低下,抵抗能力強弱不等,達不到理想的養殖效益。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817肉雜雞,又叫小白雞,感慨一下國人的智慧。這個雜交品種是山東省為了給扒雞制作一個專用的雞種專門培育出來的。為了培育一個适合制作扒雞,保證味道不錯,且在養殖領域又有經濟價值的肉雞品種,各種雜交組合都被試驗過。經過研究人員的努力,終于在1993(也有說法是1988年)年8月17日孵化出了第一批雜交肉雞。為了紀念這個日子,所以這個雜交組合産生的肉雞就被命名為817肉雞。817雜交肉雞的生産極為簡單,采用大型肉雞父母代的公雞與常規商品代蛋雞進行人工受精獲取的受精蛋,即為817雜交種蛋,再進行孵化産出817雜交肉雞苗,一般飼養5-7周,體重達到1.3-1.8kg之間即可出欄。
但是,僅僅一個817肉雜雞遠遠不能滿足國内市場的需求,而且用于生産817肉雜雞的父母代雞都是國外進口品種。雖然品種培育非常耗時耗力,但肉雞養殖業隻有像華為自己研發、生産手機芯片,推出鴻蒙系統一樣,自主培育國内的白羽肉雞品種,不再依賴于進口才能抓住行業的源頭。
看到這裡,您明白了嗎?糧食需要種子,養肉雞也是一樣,雞品種培育就是肉雞的種子,也許未來某一天,家禽育種科學家也會像袁爺爺把雜交水稻推向世界一樣,讓自主培育的肉雞品種走向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