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血壓,不同病人“危險分層”不同,了解高血壓病的“危險分層”,能幫助認識自己高血壓病的危險程度,以便更好配合醫生治療。
來源:微信公衆号 王伯軍大夫談消化
作者:王伯軍 甯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内科主任醫師
高血壓病人的病曆上往往記錄着“高危”或“低危”,這是什麼意思?是不是“高危”患者病情很危險,而“低危”患者就不要緊了呢?
不是的!!!
這叫“高血壓危險分層”,是根據未來10年内發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風險的高低來進行劃分的,分為:很高危、高危、中危、低危。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是指:心肌梗死、心髒猝死、腦梗死、腦出血等等。
高血壓危險層次越高者,未來十年内發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風險越高!
根據什麼來進行高血壓病人的“危險分層”呢?
首先要根據血壓,對高血壓進行分級:
若患者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分屬不同的級别時,則以較高的分級為準。
再根據高血壓的分級、心血管的危害因素、靶器官損害、并發症,對高血壓病人進行危險分層:
心血管危險因素:
靶器官損害:
并發症:
高血壓病人危險分層的意義:
不同層次的高血壓病人,未來10年内發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不同,危險層次越高者發病風險越高,越需要積極治療,需要控制血壓、血糖、血脂,戒煙、戒酒,并積極鍛煉,控制體重。
“很高危”——未來10年内發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風險超過30%;
“高危”——此風險為20-30%;
“中危”——此風險為15%——20%;
“低危”——此風險<15%。
同樣水平的血壓,發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險性是不同的。例如,兩個人都是50歲,血壓都是150/90 mmHg,但一個人除了高血壓外,沒有其他危險因素(例如高血脂、糖尿病、吸煙、肥胖等),但另一個人除了高血壓,還有冠心病。在未來10年中,前者發生嚴重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低于15%,但後者卻超過30%。在治療策略上也不同。前者心血管事件風險較低,可以不急着吃藥,先拿出兩三個月的時間來嘗試減體重、少吃鹽、多運動,如果血壓正常了就不用吃藥了。而後者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很高,就要立即接受降壓藥物治療,改善靶器官損害,嚴密觀察,避免發生嚴重心腦血管事件,防止和改善并發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