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字可見最早的字形是小篆,與現在的寫法差不多。字象為從辟從言。言,為言說。辟,當另解。
辟,甲骨文字形,從卩從辛從口。卩(jié),描繪的是人曲膝而跪的樣子。口,是言說,講話。辛,大家理解不一,主要有三種:
比較通行的是《白虎通·五行篇》辛所以殺傷也。把辛解釋為“象斧钺形”的刑具。《說文》辠(罪)也。意思相關。
華強考證,辛就是二十一代商王小辛,是實際的曆史人物。
《孟子·滕文公下》彼身織屨,妻辟纑,以易之也。朱熹注:辟,績也。黃金貴根據文獻認為,辟是紡織的一道工序,即用紡墜紡麻,有旋轉、回環之義。
接下來可以嘗試據象釋義。
口是言說,認定誰有罪,該如何處罰,不是普通人說了就算的,誰說了能算?君主。商王小辛即是君主。君主之義後代仍然沿用:《詩經·大雅·文王有責》皇王維辟。這位辟就是皇王周武王。
《說文》辟,法也。從卩從辛,節制其罪也。從口,用法者也。用法者除了君主,還可以是君主委托的人,屈膝的人背對着君主在幹嘛?用口替君主宣告,相當于後世宣旨。用法的過程,考慮節制其罪的程度,需要用口,用言辭,來辨别、區分。例如:辟謠,就是駁斥,排除謠言。
于是,辟字家族的字有三個基本意思:
一是分開。開天辟地;用刀劈開;用手掰開叫擘;聲音炸響叫噼噼啪啪;雷電開裂叫霹靂。
二是表層。牆壁、細胞壁;遠離中心叫偏僻;胳膊在胸膛的兩邊叫臂。
三是回環。開門為闢,依門軸旋轉;躲開某點繞行叫回避,或曰路遇商王小辛,行人回避;璧的中心有孔,是玉的圓環。
譬,則三個意思兼備,并且話題聚焦于言說:分開言說;用表層言及内核;拿别的事繞開來講道理。辟(譬)也者,舉他物而以明之也(《墨子·小取》)。拿其他事物來說明這個道理,就叫做譬。
攝影 江備
人,天生擁有一種神奇能力——通感,即不同感官的感覺可以相互溝通。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列子·湯問》)。聽覺視覺形象相通,知音知己情意相連。于是,人們便能借象以征事,借用具體之象暗示人事之理,簡言之,用具象征召事理。這就是象征。通感和象征成為隐喻的根源,蘊涵着人類的深邃智慧。隐喻是現代的說法,古代稱之為譬。
什麼是譬?《說文》譬,谕也,谕,告也。段注:曉之曰谕,其人因言而曉亦曰谕。谕即喻。譬,就是比喻,也叫做比方。比是并人,方是并船,都是指兩者并排相較。總之,譬,是要借助于其他的事物來說明某一事理。
這些信息,包含三個要點:譬是一種言說方式;目的是為了讓人明白;想要說清楚,得借助于其他事物。這裡面隐含的一個條件是,借用的事物跟要說的事物需要有相似的地方。所以修辭學對比喻辭格的解釋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
攝影 詩酒年華
為您鍊接
象思維(88)譬稱
漢字解象(55)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