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疼、脫發、腿抽筋……這些都是腎髒不好的表現嗎?哪些不良習慣會讓腎受傷呢?又有哪些好習慣可以保護腎髒,讓腎髒更健康呢?
腎髒不好
身體會報警
日常生活中,大家好像經常把“腎不好”挂在嘴邊。比如,脫發多、早上臉腫、腰疼、腿抽筋等等,都會懷疑是不是腎不好。那麼,這些表現真的代表腎髒出問題了嗎?其實,上述問題中隻有早上臉腫、腿抽筋可能表示腎髒有問題,而脫發和腰痛不一定是腎髒出了問題。腎髒不健康的預警信号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01
浮腫:身體浮腫是腎髒病的常見症狀之一。不同患者的浮腫現象或輕或重,輕者可能會在早晨出現臉頰、眼部的浮腫,重者可能會出現全身浮腫現象。
02
血尿、蛋白尿(泡沫尿):血尿可分為肉眼血尿及鏡下血尿。肉眼血尿是指肉眼可見的尿液呈紅色或洗肉水樣,鏡下血尿是指在顯微鏡下可見尿液中的紅細胞增多。蛋白尿是指尿化驗中尿蛋白陽性。患者尿中常見泡沫增多,以較小的泡沫為主,久久不能散去,提示患者尿中有蛋白。
03
高血壓:高血壓會造成腎損傷,導緻高血壓腎病,即原發性高血壓引起的腎髒結構和功能損害;高血壓也是腎病的常見表現。也就是說,高血壓和腎髒關系密切,高血壓既可引起腎病,腎病也可以引起高血壓。
04
血肌酐升高:血肌酐是檢驗腎功能的一個指标,它的升高就意味着腎髒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損傷。腎髒受損後,肌酐不能排除體外,從而使血肌酐升高。
05
食欲不振:若患了腎病,體内毒素排洩不暢,也會出現食欲不振的情況。
06
貧血:腎性貧血是指各種因素造成腎髒促紅細胞生成素産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漿中一些毒素物質幹擾紅細胞的生成和代謝而導緻的貧血。貧血的程度常與腎功能減退的程度相關。
不良生活習慣
帶來腎損傷
腎損傷包括急性腎損傷和慢性腎損傷。這兩種腎損傷的臨床表現相似,都有血肌酐升高等化驗異常,可有尿量的變化(少尿、無尿)和貧血等表現;病因也相似,例如急性腎損傷不好轉,就可轉變成慢性腎損傷;慢性腎損傷患者也可以發生急性腎損傷,這種情況稱為慢性腎髒病基礎上急性腎衰。急性腎損傷的常見原因有脫水、消化道出血等腎前性病因、尿路梗阻、急性腎炎、急進性腎炎、藥物性腎損傷、重症感染、地震等原因導緻的擠壓傷等。慢性腎髒病的常見原因有慢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損害、腎結石、藥物性腎損害、多囊腎、痛風等。兩種腎損傷造成的後果是腎髒不能正常工作,導緻代謝産物(肌酐、尿素氮、血鉀、酸性物質等)在體内蓄積,導緻貧血、骨病、尿量減少、心衰、神經系統症狀等。腎損傷會對人體造成如此大的危害,那麼,有哪些不良習慣會導緻腎損傷呢?
高鹽飲食
高鹽飲食帶來的水鈉潴留和高血壓會導緻腎小球處于“三高”(高壓力、高灌注和高濾過)狀态,從而加重腎髒負擔。此外,高鹽飲食對腎還有以下危害:
1. 加重蛋白尿。攝入鹽分過多可增加尿蛋白排洩,使腎功能顯著惡化。
2. 加重腎性骨病。食鹽中含有鈉離子,鈉從人體排出時會攜帶一部分的鈣離子。如果平時鹽吃得多,排鈉增加的同時鈣排出也會相應增加。因此,高鹽飲食可導緻尿鈣水平升高而加速腎髒病患者的骨質疏松。
3. 增加腎結石的風險。尿鈣是大多數結石的主要成分。如前所述,大量攝鹽可導緻尿鈣增加,而尿鈣增多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
亂用藥物
藥物通過腎髒排洩,用藥種類太多、劑量過大就會對腎髒造成損害,導緻腎功能發生障礙,如四環素、鍊黴素、慶大黴素、止痛藥、某些抗癌藥物等。
很多人認為中藥最安全,其實部分中藥也都有副反應,少數還有嚴重的腎毒性,如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這種藥物會直接對腎造成損傷,長期使用會引發慢性腎衰竭。
暴飲暴食
暴飲暴食會使人體攝入過多甜膩和油膩的食物,加重腎髒負擔,還會引發肥胖。肥胖患者是糖尿病高發人群,其中又有約四成糖尿病患者并發糖尿病腎病。
大量吃海鮮有時會導緻急性腎損傷。海鮮産品是高蛋白食物,含有嘌呤含量較高,和啤酒混合在一起,會産生過多的尿酸和尿素氮等代謝物,加重腎髒負擔,易導緻高尿酸血症,甚至腎結石、尿毒症。
亂用利尿劑
利尿劑是幫助患者排尿的一種藥物,有些愛美人士或高血壓患者控制疾病時,會使用利尿劑來降低體重或血壓。但是,不适當使用利尿劑可能會引起體内容量不足,導緻腎髒缺血,從而出現腎功能受損。如果利尿劑使用過量,還會造成腎髒遠曲小管的損傷,也會出現腎功能異常。
不控制基礎疾病
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會導緻高血壓腎損害和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損害分為良性高血壓腎硬化症和惡性高血壓腎硬化症。良性高血壓腎硬化症是高血壓長期作用于腎髒所緻,惡性高血壓腎硬化症指在原發性高血壓基礎上,發展為惡性高血壓後引起的腎髒損害。
糖尿病腎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腎髒疾病,屬于糖尿病最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症,已成為世界終末期腎髒病的第二位原因,僅次于腎小球腎炎。
保護腎髒
從吃和動做起
在飲食方面,民間常說的“以形補形”沒有道理,“吃豆子或者吃豬腰能補腎”的說法是錯的。建議大家低鹽飲食,少吃動物内髒。慢性腎功能障礙患者和有腎髒疾病的患者,在飲食方面應注意低鹽、低嘌呤、低蛋白,有時需要低鉀飲食,但不要吃低鈉鹽。低鈉鹽中鈉離子含量少,但加入了一部分鉀離子,用氯化鉀來替代氯化鈉。腎髒功能不佳的患者排鉀能力下降,吃低鈉鹽可能會引起高鉀血症。高鉀血症可能會引起心跳變慢,甚至心髒驟停。劇烈運動或長時間不運動後的突然運動,如馬拉松比賽、劃艇、爬山、舉重等,可造成橫紋肌溶解,有時會出現急性腎損傷。因此,應合理運動,科學安排運動量。
轉載自“健康中國”微信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