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六經八綱辨證步驟

六經八綱辨證步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5 11:25:27

六經八綱辨證步驟(詳解六經八綱辯證體系)1

六經八綱辨證步驟(詳解六經八綱辯證體系)2

上一篇文章,我們讨論了張仲景的六經辯證體系,不能用《黃帝内經》的髒腑經絡理論來解釋,必須用八綱理論來分析六經辯證體系。可以說,六經是來源于八綱的,六經是從八綱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讨,如何用八綱解釋六經體系?

一、什麼是八綱?

八綱的内容最早可以見于《黃帝内經》,到了東漢末年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張仲景将八綱運用于六經辨證體系。關于八綱的記載,還有很多,下面列舉幾條重要的:

《醫學六要》:治病大法有八,曰陰、曰陽、曰表、曰裡、曰寒、曰熱、曰虛、曰實。

《景嶽全書》:凡診病施治,必須先審陰陽,乃為醫道之綱領。又:六變者,表裡寒熱虛實也。

《醫學心悟》:病有總要,寒、熱、虛、實、表、裡、陰、陽八字而已。

《醫宗金鑒》:六經為病盡傷寒,氣同病異豈期然,推其形藏原非一,因從類化故多端。明諸水火相勝義,化寒變熱理何難,漫言變化千般狀,不外陰陽表裡間。

可以說,曆代醫家,都特别重視八綱。八綱辯證,是各種中醫辯證方法的總綱,包括髒腑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等。

八綱的定義:臨床醫生根據望聞問切取得患者信息,并進行歸納分析,以得出疾病病位、疾病的病性、機體反應的強弱以及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等情況,并歸納為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八類證候。

六經八綱辨證步驟(詳解六經八綱辯證體系)3

二、為什麼要用八綱來解釋傷寒論呢?

1.八綱精神,貫穿整個傷寒論

《傷寒論》中,雖然沒有提到八綱的字眼,但卻處處可以看到八綱的精神,下面舉出一些條文:

第7條:病有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

第11條:病人身太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在骨髓也。

第44條: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第56條: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第70條:發汗後,惡寒者,故也;不惡寒,但熱者,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第91條: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裡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第106條: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第180條: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第285條: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裡,不可發汗。

……

八綱的精神,在《傷寒雜病論》是随處見,可以說是貫穿整個傷寒論的始終。

2.六經病就是最好的八綱體現

六經病就是最好的八綱,六經病分别是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少陰病、太陰病和厥陰病。下面,我們将六經病進行八綱的分類。

六經八綱辨證步驟(詳解六經八綱辯證體系)4

(1)六經病的陰陽分類:

陽證:太陽病、陽明病和少陽病

三陽病都屬于陽證,三陽病病位屬陽。外邪侵襲人體,機體機能相對充盛,抗邪有于表陽部位,不陷入陰證,在三個陽性病位抵禦外邪,所表現出來的三大類陽性反應綜合征。

陰證:少陰病、太陰病和厥陰病

三陰病都屬于陰證,三陰病病位屬陰,外邪侵襲人體以後,機體機能不足,抗邪無力,疾病陷入陰證,在少陰、太陰或厥陰三個陰性病位抵禦外邪,所表現出來的陰性反應。

因此,三陽病和三陰病是最好的陰陽體現,六經病就是按照八綱的陰陽來分三陰三陽的。

六經八綱辨證步驟(詳解六經八綱辯證體系)5

(2)六經病的表裡分類

*表證:是指由皮膚、肌肉、筋骨等所組成的機體外的軀殼,包括太陽病和少陰病。

太陽病:病位在表,病性屬陽,是機體正氣充足,感受寒邪後,抗邪于體表,表現為一派收縮寒凝的症狀,聚集大量的津液在體表,欲汗出而不汗出的一種病理狀态,代表方是麻黃湯和桂枝湯。

舉例來說,一個身體強壯的年輕人,感受風寒邪氣後,就容易出現這種太陽病,正氣充足,正邪交争在表,出現惡寒,怕冷,頭項強痛,發高燒,脈浮等太陽證。

少陰病:病位在表,病性屬陰。人體陽氣不足,風寒邪氣侵犯人體的時候,無力抗邪,疾病就容易表現為在表的陰證,除了表證,還可能會出現陽虛的症候,少陰病恢複比較慢,也有一定的危險性。代表方劑是麻黃附子甘草湯和桂枝加附子湯。

舉例來說,一個身體比較虛弱,陽氣不足的老年人,如果感受風寒邪氣,就特别容易出現在表的陰證少陰病。由于身體陽氣不足,所以除了怕冷,流鼻涕,打噴嚏,頭身疼痛以外,還可能會出現低燒,少陰病的發燒一般是低燒,而且患者的脈是沉細無力的,和太陽病的脈浮緊不一樣。

*裡證: 病位在裡的疾病,一般是指食道、胃、小腸、大腸所組成的消化管道,包括陽明和太陰。

陽明病:病位在裡,病性屬于陽、實、熱證。機體素為陽實熱體質,感受外邪,邪從熱化,或與體内有形實邪相結,傷津耗液,反應在以胃腸消化系統為主的裡部,表現為大便難、發熱不惡寒反惡熱、汗出、脈大有力、口渴、煩躁等。主要包括陽明經證和陽明腑實證,代表方主要包括四大類:白虎湯類方,承氣湯類方、栀子豉湯類方和芩連柏類方。

舉例來說,像張飛這樣的強壯體質,平時陽實熱重,體質壯實,面紅,急躁易怒,容易上火,平時容易生什麼病?一般得病就容易出現從陽化熱,出現發熱不怕冷,口渴,煩躁,多汗,心煩,脈大有力等陽明熱證。

太陰病:病位在裡,病性屬于陰、虛、寒證。機體素為陽虛體質,尤其是脾陽虛弱,感受外邪後,邪從寒化,出現脾陽不足,寒濕内蘊的症狀,症狀表現在以胃腸消化系統為主的裡部,比如大便溏或稀、腹脹滿、腹部冷痛、口不渴或者渴喜熱飲等惡寒症狀,這個就是太陰病。

舉例來說,像林黛玉體質,平素體弱陽虛,嬌弱無力,生病時就不像張飛一樣,一派熱證,常表現出的是一派陽虛寒濕的症狀,比如大便溏或者稀,胃口不好,肚子冷痛,手腳冰涼等,這個就是太陰病。

這類患者一般平時比較怕冷,手腳冰涼,大便不成形,舌質淡胖苔白,脈也比較沉弱無力。太陰病代表方是四逆湯

*半表半裡:病位在半表半裡,一般是指表之内,裡之外,即胸腹兩大腔間,為諸多髒器所在之地,如果病邪集中反應于此體部,就稱為半表半裡,包括少陽病和厥陰病。

少陽病:病位在半表半裡,病性為陽性,人體正氣相對不足,生病後,病邪所反應的部位,不以皮膚、肌肉和筋骨為主的表部,也不在以胃腸系統為主的裡部,而是反應在胸腹腔兩大腔間,表現為胸悶,心煩,口苦,默默不欲飲食,目眩等症狀時,就是半表半裡陽證,就是少陽病。少陽病的代表方是小柴胡湯。

舉例來說,一名女性,正在例假期間,身體相對氣血不足,感冒了,出現了口苦,胸悶,一陣冷一陣熱,心煩急躁,不愛吃飯,睡眠不好等症狀,伴有舌質紅,苔薄黃,脈弦細。這些症狀不歸為在機表的表證,也不屬于消化系統的裡證,歸屬于半表半裡證,這些症狀體現出一派陽性症狀,沒有虛寒證,便歸為少陽病

厥陰病:病位在半表半裡,病性是陰性的。人體素來陽氣不足,生病時病邪所反應的部位不在表,也不在裡部,而集中在胸腹兩大腔間,症狀表現寒熱錯雜,有胸悶及頭面耳鼻等孔竅熱證,比如口苦,咽幹,目眩,耳鳴等,同時可以見到大便溏或稀,下利,手腳冰涼等惡寒證,則屬于厥陰病。

厥陰病為陰證,卻可以見到一些熱症,是因為厥陰病為半表半裡,邪無出路,常容易郁久而化熱。厥陰病的代表方是柴胡桂枝幹姜湯。

六經八綱辨證步驟(詳解六經八綱辯證體系)6

(3)六經病的寒熱虛實屬性

八綱中,表裡代表病位,陰陽代表病性,病位加病性就可以對疾病有明确的診斷。那麼,六經又有什麼寒熱虛實屬性呢?

*三陽病:太陽病,陽明病和少陽病

三陽病,病位都在表,病性為陽。三陽為病,機體機能往往相對充盛,正氣抗邪有力,症狀表現常為陽實熱證。

*三陰病:少陰病,太陰病和厥陰病

三陰病,病位在裡,病性為陰。三陰為病,機體陽氣不足,身體機能衰退,正氣抗邪無力,症狀往往表現為陰虛寒證。

因此,三陽病多為熱,為實,三陰病多為寒,為虛。

正氣陽氣充盛的人,得病容易熱化,往往容易得三陽病,表現為實證熱證。比如太陽病,有發熱惡寒,陽明病有發熱不惡寒,少陽病有往來寒熱。

陽氣虛衰之人,得病就容易從寒化,往往容易得三陰病,表現為虛證寒證。比如,三陰病都容易出現手腳冰涼,脈沉弱,甚至有可能出現下利等虛寒證。

鄭欽安在《醫理真傳》中說:醫學一途,不難于用藥,而難于識症。亦不難于識症,而難于識陰陽。從臨床來看,病位往往容易辨别,病性是辯證的難點。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識别陰陽呢?

八綱中的寒熱和虛實常用來幫助我們辨别疾病的陰陽,尤其是虛實,因為并不是所有疾病都可以明确它的寒熱屬性,而虛實屬性卻相對容易判定,往往通過望聞問切就可以明确,尤其是舌診和脈診。那麼,如何通過寒熱虛實來判斷一個疾病的病性,我們以後再探讨。

今天,我們把六經辯證體系裡的八綱内容做了一些簡單的梳理,以讓大家更清楚的理解八綱理論對六經辯證體系的重要性。

張仲景對八綱進行了發展,在病位表裡之間,加入了半表半裡,使疾病的病位定位更加精準。為什麼要加入半表半裡呢?

古人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世間萬物複雜多變,疾病也是千變萬化,想要解決複雜多變的疾病,簡單的把疾病進行二分法,明顯是不足的,需要搭建起更加完善的辯證體系。

所以古人治病,有時候就會犯了“不在表,就在裡”的錯誤。三分法,加入半表半裡,就可以更好地解決更多的疾病。所以,加入半表半裡,是張仲景最偉大的貢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